
作者:崔敏 刘爱军 王国辉 韦红霞
页数:308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1322839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韦绪性主任医师,躬身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6年的疼痛学术研究心得和临证经验集萃,也是对其主编的《中医痛证诊疗大全》《中西医临床疼痛学》所构建的中医疼痛学诊疗体系的具体运用。全书突出了三大特点:①理论特色鲜明,进一步完善了中医疼痛学的理论框架,其中痛证病机五论、痛证论治步骤、类病-主证-主方诊疗模式、中医疼痛靶向疗法等均系首创;②临床经验独到,韦绪性长于类病同治,所创制的30余首笑痛系列方剂,泛治诸多痛证,且以病赅证,病证结合,研究深入;③实用性强,书中“术”“案”结合,以“术”类“案”,以“案”明“术”,融临证思维、学术观点、医案于一体,便于运用。本书内容丰富,颇多创新,堪称是一部继承发扬并举,整理提高结合,具有较高学术、实用价值的专著,可供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和中医药院校学生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韦绪性,1953年生于河南内黄县,为二级主任中医师,兼职教授,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省管优秀专家,首批河南省名中医,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整理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整理研究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疼痛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文化建设与科普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特聘专家,安阳市笑痛中医研究所所长,安阳市疼痛学会(河南省第一)主任委员等。数十年孜孜以求,集医疗、教学、科研、管理诸多成就于一身,先后主编、编写出版《中医痛证诊疗大全》《中西医临床疼痛学》等著作60余部,主编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等教材4部,发表论文50余篇,获第一最与地厅级科研成果奖、科技进步奖7项,长于疼痛及疑难病诊疗,为我国中医疼痛学创始人。
目录
第一节 痛证论治步骤
一、抓主症,从标止痛
二、辨病性,从本治痛
三、防复发,杂合以治
第二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辨治思路
一、权衡标本,治分主次
二、补肾为先,兼调肝脾
三、重视化瘀,贵在权变
四、调理经络,贯穿始终
第三节 从伏邪论治痹病
一、伏邪致痹,始于“三气”,伏于“三必”
二、蠲痹笑痛方开辟群阴,迎阳归舍
三、祛除伏邪,始终重视“治未病”
第四节 从瘀论治前列腺痛
一、察病机:精道瘀滞,病位深在
二、论证治:瘀血与湿热、肾虚相关
三、谈用药:攻补兼施,调理三焦
第二章 韦氏中医疼痛学要略
第一节 中医疼痛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创建中医疼痛学的构想
二、中医疼痛学的科学内涵
三、中医疼痛学的发展与展望
第二节 痛证病机五论
一、“不通则痛”论
二、“不荣则痛”论
三、不通不荣相关论
四、“诸痛属心”论
五、“久痛人络”论
第三节 痛证辨证
一、痛证定义
二、痛证分类
(一)病因分类
(二)病位分类
(三)病性分类
三、辨痛六要
(一)辨表里
(二)辨虚实
(三)辨寒热
(四)辨气血
(五)辨病位
(六)辨病势
四、类病-主证-主方诊疗模式
第四节 痛证论治
一、痛证论治溯源
(一)《伤寒杂病论》开创辨治先河
(二)《肘后备急方》疗法多样
(三)《千金方》从脏腑论治创新意
(四)金元四家辟新径
(五)明清医家继承创新
二、痛证论治三要
(一)辨缓急,治分标本
(二)察病位,脏络异治
(三)审病程,法随证转
三、中医疼痛靶向疗法
……
第三章 笑痛系列方撷要
第四章 痛症诊疗经验
附:岐黄传承忆父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