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马来西亚华人和印度人政治参与历史比较研究

封面

作者:石沧金等

页数:246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2036845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马来西亚华人和印度人政治参与历史比较研究》分为“二战”前、“二战”时期、“二战”后至独立前、1957-2000年、2001-2018年五个阶段,引入政治参与理论,较为全面系统分析马来西亚两大少数族群华人与印度人的政治参与历史,并从原因、途径、主体、影响等多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探讨和总结了两大少数族群政治参与历史的异同。作者认为,马来西亚政治的趋向应该是走多元族群共存共荣的民主公平发展之路。

作者简介

  石沧金,男,2003年获得暨南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马来西亚族群关系、海外华人宗教信仰等。在《世界民族》《东南亚研究》《南洋问题研究》《世界宗教研究》《宗教学研究》《南洋学报》(新加坡)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担任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民间信仰海外传播图谱与功能研究》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十余项。2011年4月-2012年4月,在马来亚大学访学。2010年以来,也曾到新加坡、印尼、泰国、德国、英国、毛里求斯等十多国进行短期学术调研或参加学术会议。

本书特色

全书分为二战前、二战时期、二战后至独立前、1957-2000年、2001-2018年五个阶段,引入政治参与理论,较为全面系统分析马来西亚两大少数族群华人与印度人的政治参与,并从原因、途径、主体、影响等多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探讨和总结了两大少数族群政治参与的异同。作者认为,马来西亚政治的趋向应该是走多元族群共存共荣的民主公平发展大道。《马来西亚华人和印度人政治参与历史比较研究》对于推动马来西亚族群政治研究、华侨华人研究以及国际移民研究,都具有比较明显的积极作用。

目录

序言一
序言二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章 “二战”前马来亚华人与印度人政治参与及比较
第一节 “二战”前马来亚华人政治参与
第二节 “二战”前马来亚印度人政治参与
第三节 “二战”前马来亚华人与印度人政治参与比较

第三章 “二战”时期马来亚华人政治与印度人政治参与及比较
第一节 “二战”时期马来亚华人政治参与
第二节 “二战”时期马来亚印度人政治参与
第三节 “二战”时期华人与印度人政治参与比较

第四章 “二战”后至独立前马来亚华人与印度人政治参与及比较
第一节 “二战”后至独立前马来亚华人政治参与
第二节 “二战”后至独立前马来亚印度人政治参与
第三节 “二战”后至独立前马来亚华人与印度人政治参与及比较

第五章 1957-2000年马来西亚华人与印度人政治参与及比较
第一节 1957-2000年马来西亚华人政治参与
第二节 1957-2000年马来西亚印度人政治参与
第三节 1957-2000年马来西亚华人与印度人政治参与比较

第六章 2001_2018年马来西亚华人与印度人政治参与及比较
第一节 2001-2018年马来西亚华人政治参与
第二节 2001-2018年马来西亚印度人政治参与
第三节 2001-2018年马来西亚华人与印度人政治参与比较

结语
附录日据时期马来亚的印度独立运动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马来西亚华人和印度人政治参与历史比较研究》:  以上是华社代表性的执政党马华公会的参政情况。接下来,我们再来了解代表性的反对党民主行动党的政治参与活动。  民主行动党,俗称“火箭”,原是新加坡人民行动党(People’s Ac-tion Party)在马来西亚联邦各州的支部,1965年8月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联邦后,10月,留在马来西亚的原人民行动党党员重新组织了民主行动党,并在次年3月正式注册成立。  民主行动党的宗旨主要有:通过宪制议会途径,在马来西亚建立社会民主;重申并复原马来西亚宪法作为国家最高法律的世俗架构,尊重民主价值及基本人权,且让每一个马来西亚公民享有公正平等的权利;向所有族群灌输国民精神与团结观念,营造一个团结的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共同身份认同;承认宗教自由的基本权利,包括保障个别宗教免于遭受法律压制和歧视性的对待;支持及肯定马来西亚文作为国语的地位,保障各个母语,包括华文、淡米尔文、英文及原住民语言等的地位,皆被肯定并享有推广、学习及使用的权利;设定以诚信、伦理和爱心为核心的道德价值观,以提倡透明且自由的态度,进而相互尊重和理解彼等的多元文化传统与宗教信仰;等等。①  民主行动党公开提出“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的奋斗目标,反对巫统马来人至上(Ketuanan Melayu)的单元种族主义路线,坚持落实多元民族与多元文化主义的理念。因此,该党被巫统中的右派视为延续李光耀挑战马来人特权的代理政党。  该党深得城市和新村中下层华裔选民的支持,也获得部分印度裔民众的参与。所以,民主行动党党员包括华人、印度人和马来人,但华人党员占70%以上,可以说该党是华人政党。  自1969年开始,民主行动党积极参与全国大选,并在当年的大选中取得不俗成绩,此后至1999年,民主行动党一直是马来西亚国会内的最大反对党。民主行动党的“温和改良主义,对于监督和制衡国阵政权,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特别是在反对民族同化、揭露政府弊案、促进社会开放和扩大公民自由方面,行动党的表现获得各方的赞赏”①。  从建党到2000年,民主行动党的历史发展大致可分为两大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反对国阵政府的同化政策,反对马来人特权,主张多元种族、多元宗教、多元文化和多元语言并存,实现“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20世纪90年代组成反对党联盟,以期打破国阵在国会议席中逾2/3的垄断特权。  1967年,成立不久的民主行动党发表《文良港宣言》②,宣称自己为社会民主党,主张通过宪制手段实现民主社会主义。《文良港宣言》主张实行种族平等的原则,建设一个多元种族社会;坚决反对把公民划分为“土著”与“非土著”;在接受、宣扬及发展国语的同时,也要保障国内其他民族自由使用他们语文的权利;在解决城乡地区经济与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时,必须摒弃种族因素,消除各族之间的经济不平衡才是作为在一个多元民族社会中促使国家融合的正确途径。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马来西亚华人和印度人政治参与历史比较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92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