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晓霞著
页数:758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10114592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清代四川巴县的婚姻档案为中心,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婚姻中常例婚、童养婚、退悔婚等多个方面的情况。不仅如此,还针对某些具体的婚姻形式做了仔细的分类、研究与反思,如童养婚,按被夫家虐待、被夫家休退、与夫家不睦几种讨论了女方在夫家的生活状况,并就兴讼的原因与知县的审断作了更深层次的讨论。婚姻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进入婚姻市场的择偶者,根据自身条件和家庭背景,选择配偶资源,完成婚姻匹配。这批巴县婚姻档案,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夫妻之间、婆媳之间、亲家之间、亲生父母与养父母之间、出嫁女儿与娘家之间以及邻里亲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是研究清代巴县婚姻家庭关系的手史料。
作者简介
张晓霞,女,1975年6月生,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人。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文献学专业档案文献方向。曾任成都大学图书馆馆长、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等职务。先后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其中有20余篇发表在《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甘肃社会科学》、《兰州学刊》等核心期刊上。近年主要致力于清代巴县档案的整理和研究,尤其在巴县婚姻档案的整理和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目录
序言 陈廷湘
凡例
绪论
第一节 巴县婚姻档案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巴县婚姻档案的史料价值
第三节 巴县婚姻档案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 巴县婚姻档案的文种
第一节 状、票
第二节 契约、庚帖
第三节 拦词、投词、回词
第四节 罚帖、节略
第二章 巴县婚姻档案的语言和称谓
第一节 语言——以供词为例
第二节 语言——以退婚文约为例
第三节 称谓——以契约文书和诉讼文书为例
第三章 巴县婚姻档案中的官代书戳记与画押
第一节 官代书戳记
第二节 画押
第四章 巴县婚姻档案所呈现的抱告制度与诉讼实态
第一节 抱告制度在巴县婚姻诉讼中的实践
第二节 “好讼”与“无讼”之争
第五章 童养婚档案研究
第一节 童养媳被出抱的原因
第二节 童养媳在夫家的生活状况
第三节 兴讼的原因及知县的审断
第四节 对童养婚研究状况的反思
第六章 退悔婚档案研究
第一节 尚未成配而退悔
第二节 已经成配而退婚
第三节 对退婚文约的思考
第七章 嫁卖生妻档案研究
第一节 拐卖与嫁卖之风盛行
第二节 嫁卖生妻的三方
第三节 诉讼的原因及知县的审断
第八章 孀妇再嫁档案研究
第一节 守节与再嫁——矛盾的选择
第二节 孀妇再嫁之主婚人
第三节 孀妇及再婚对象
第四节 诉讼的原因及知县的审断
第九章 犯奸档案研究
第一节 犯奸案件涉及的相关因素
第二节 私通原因
第三节 知县的审断
第四节 对犯奸案件审断的思考
第十章 卖娼档案研究
第一节 卖娼妇女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卖娼原因
第三节 卖娼场所
第四节 控案主体及知县的审断
结语
第一节 巴县婚姻档案的形式和内容特点
第二节 对清代档案整理和利用的思考
参考文献
凡例
绪论
第一节 巴县婚姻档案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巴县婚姻档案的史料价值
第三节 巴县婚姻档案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 巴县婚姻档案的文种
第一节 状、票
第二节 契约、庚帖
第三节 拦词、投词、回词
第四节 罚帖、节略
第二章 巴县婚姻档案的语言和称谓
第一节 语言——以供词为例
第二节 语言——以退婚文约为例
第三节 称谓——以契约文书和诉讼文书为例
第三章 巴县婚姻档案中的官代书戳记与画押
第一节 官代书戳记
第二节 画押
第四章 巴县婚姻档案所呈现的抱告制度与诉讼实态
第一节 抱告制度在巴县婚姻诉讼中的实践
第二节 “好讼”与“无讼”之争
第五章 童养婚档案研究
第一节 童养媳被出抱的原因
第二节 童养媳在夫家的生活状况
第三节 兴讼的原因及知县的审断
第四节 对童养婚研究状况的反思
第六章 退悔婚档案研究
第一节 尚未成配而退悔
第二节 已经成配而退婚
第三节 对退婚文约的思考
第七章 嫁卖生妻档案研究
第一节 拐卖与嫁卖之风盛行
第二节 嫁卖生妻的三方
第三节 诉讼的原因及知县的审断
第八章 孀妇再嫁档案研究
第一节 守节与再嫁——矛盾的选择
第二节 孀妇再嫁之主婚人
第三节 孀妇及再婚对象
第四节 诉讼的原因及知县的审断
第九章 犯奸档案研究
第一节 犯奸案件涉及的相关因素
第二节 私通原因
第三节 知县的审断
第四节 对犯奸案件审断的思考
第十章 卖娼档案研究
第一节 卖娼妇女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卖娼原因
第三节 卖娼场所
第四节 控案主体及知县的审断
结语
第一节 巴县婚姻档案的形式和内容特点
第二节 对清代档案整理和利用的思考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