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本书根据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工程力学

封面

作者:严朝成

页数:288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6806478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的。全书分为三大模块共14个学习情境。模块1为力与力的合成,包括静力学基础和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等内容;模块2为杆件变形及其内力,包括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与扭转、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弯曲、组合变形及压杆稳定等内容;模块3为杆件体系的位移与内力分析,包括平面杆件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静定结构位移计算、力法及位移法等内容。每章后都配有思考题和习题。本书力求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叙述简明清晰,理论联系实际,内容简明扼要,语言通俗易懂,图文相得益彰。本书适用于高职高专层次院校和应用型本科层次院校的建筑工程、道路桥梁工程、工程造价、市政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亦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特色

本书为适应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目标的需要,在内容编排上,改变了以力学理论为体系的框架,以实践活动为主线组织编排教材,在每一课中,紧紧围绕工程实际,引出任务,提出设计思路和提供完成任务所需的力学资源,为让学生完成案例,提供必要技术支持和帮助。这样的编排有利于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工程力学学习活动的实现。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减少人工计算,减少理论课时,重在对力学概念的理解和程序编制的应用,计算由计算机来完成,解放大脑,解放学习难度。教材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的工具性,计算机是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手段,也体现少课时,重实践的理念。
在学习活动的选择上,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在教材中反映建筑文明的成果,选择适合高职学生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相应的,体现时代性和实践性的命题作为工程力学综合活动的内容。这些内容涵盖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等。它们都是我们身边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或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增加了教材的亲和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顺利进入课程的学习。工程力学在专业群课程体系中是“基层共享”的课程,因此在课程内容上注重学生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找准在专业群课程体系中的定位。

目录

绪论(1)

模块1力与力的合成(5)

学习情境1静力学基础(6)

任务1静力学的基本概念(7)

任务2静力学公理(8)

任务3约束与约束反力(11)

任务4物体及物体系统的受力分析(15)

小结(19)

思考题(20)

习题(21)

学习情境2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23)

任务1平面汇交力系(24)

任务2力矩与平面力偶系(34)

任务3平面一般力系和平面平行力系(39)

任务4物体系统的平衡(51)

小结(54)

思考题(55)

习题(57)

模块2杆件变形及其内力(65)

学习情境3杆件变形的基本概念(66)

任务1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66)

任务2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67)

思考题(69)

学习情境4轴向拉伸与压缩(70)

任务3轴向拉伸和压缩时的内力(71)

任务4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74)

任务5轴向拉(压)杆的变形及胡克定律(76)

任务6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78)

任务7轴向拉(压)杆的强度条件和强度计算(82)

任务8应力集中的概念(84)

小结(85)

思考题(86)

学习情境5剪切与扭转(90)

任务1剪切与挤压的实用计算(91)

任务2切应力互等定理与剪切胡克定律(95)

任务3圆轴扭转时的内力(96)

任务4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98)

任务5圆轴扭转时的强度计算(100)

任务6圆轴扭转时的变形及刚度计算(101)

小结(103)

思考题(104)

习题(105)

学习情境6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108)

任务1静矩(109)

任务2惯性矩(111)

任务3惯性半径和惯性积(115)

任务4形心主惯性轴和形心主惯性矩的概念(116)

小结(116)

思考题(117)

习题(118)

学习情境7弯曲(120)

任务1弯曲内力(121)

任务2梁的内力图(126)

任务3弯曲应力(135)

任务4弯曲变形(146)

任务5提高梁抗弯强度与刚度的措施(154)

小结(157)

思考题(158)

习题(160)

学习情境8组合变形(165)

任务1组合变形的概念(165)

任务2斜弯曲(166)

任务3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变形(170)

任务4偏心压缩与拉伸截面核心(173)

小结(177)

思考题(178)

习题(179)

学习情境9压杆稳定(181)

任务1细长压杆的临界力(182)

任务2压杆的临界应力(185)

任务3压杆的稳定计算——折减系数法(188)

小结(193)

思考题(193)

习题(195)

模块3杆件体系的位移与内力分析(197)

学习情境10几何组成分析(198)

任务1几何组成分析的目的(198)

任务2平面体系自由度和约束的概念(199)

任务3几何不变体系的简单组成规则(201)

任务4几何组成分析举例(203)

任务5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206)

小结(207)

思考题(207)

习题(208)

学习情境11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212)

任务1静定梁(213)

任务2静定平面刚架(216)

任务3静定平面桁架(221)

任务4三铰拱(227)

任务5静定组合结构(230)

思考题(232)

习题(233)

学习情境12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237)

任务1概述(238)

任务2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公式(239)

任务3积分法(240)

任务4图乘法(242)

任务5静定结构在支座移动时的位移计算(247)

小结(248)

思考题(248)

习题(249)

学习情境13力法(252)

任务1超静定结构概述(253)

任务2力法的基本原理(254)

任务3力法的典型方程(256)

任务4力法计算举例(257)

小结(262)

思考题(263)

习题(263)

学习情境14位移法(266)

任务1位移法的基本原理(266)

任务2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268)

任务3单跨超静定梁的杆端内力(270)

任务4位移法计算举例(273)

小结(278)

思考题(278)

习题(279)

参考文献(280)

节选

本书为适应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目标的需要,在内容编排上,改变了以力学理论为体系的框架,以实践活动为主线组织编排教材,在每一课中,紧紧围绕工程实际,引出任务,提出设计思路和提供完成任务所需的力学资源,为让学生完成案例,提供必要技术支持和帮助。这样的编排有利于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工程力学学习活动的实现。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减少人工计算,减少理论课时,重在对力学概念的理解和程序编制的应用,计算由计算机来完成,解放大脑,解放学习难度。教材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的工具性,计算机是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手段,也体现少课时,重实践的理念。
在学习活动的选择上,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在教材中反映建筑文明的成果,选择适合高职学生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相应的,体现时代性和实践性的命题作为工程力学综合活动的内容。这些内容涵盖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等。它们都是我们身边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或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增加了教材的亲和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顺利进入课程的学习。工程力学在专业群课程体系中是“基层共享”的课程,因此在课程内容上注重学生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找准在专业群课程体系中的定位。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本书根据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工程力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91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