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老舍
页数:208
出版社:万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4705397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茶馆》是老舍的代表戏剧集,收录了其创作的有名话剧《茶馆》《龙须沟》,另附多篇老舍先生的经典短篇。《茶馆》是中国话剧目前的经典,创作于1956年,剧作通过一个叫裕泰的茶馆,展示了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以及在这个社会中的芸芸众生,剧中出场的人物多达数十人,但人物均性格鲜明,能够“闻其声知其人”,“三言两语就勾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廓来”。本剧在靠前外多次演出,赢得了较高的评价,是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经典作品。《龙须沟》创作于1950年,是一曲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颂歌,老舍因此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该剧描写了北京一个小杂院中几户人家在社会变革中的不同遭遇,表现了新旧两个时代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剧中塑造了程疯子、王大妈、娘子、丁四嫂等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 本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京派文学领袖,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一生着作丰富,善于刻画普通人的生活和心理,文笔生动,语言幽默风趣,极富浓郁的地方色彩。代表作品有《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我这一辈子》《猫城记》等。
本书特色
《茶馆》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瑰宝。他是第一个被称为“人民艺术家”的作家,对于这个称号,老舍先生是当之无愧的。
——曹禺
据我接触到的世界文学情报,全世界得到公认的中国新文学家也只有沈从文与老舍。
——朱光潜
他的写作精力是惊人的。他又最会利用他的时间,他在朋友谈话、社会活动和栽花、养猫之间,不断地完成着他的杰作。他的为人,更是和他的作品一样,爽朗、幽默、质朴、热情。
——冰心
我认为《茶馆》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最好的作品。作品的特点就是不煽情,语言平实、口语化,却最能表达深刻的感情,能让人落泪。
——王蒙
目录
龙须沟
月牙儿
老张的哲学
想北平
我的母亲
习惯
猫
多鼠斋杂谈
宗月大师
节选
第二幕 人物 王淑芬、报童、康顺子、李三、常四爷、康大力、王利发、松二爷、老林、难民数人、宋恩子、老陈、巡警、吴祥子、崔久峰、押大令的兵七人、公寓住客二三人、军官、唐铁嘴、刘麻子、大兵三五人。 时间 与前幕相隔十余年,现在是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指使中国军阀进行割据,时时发动内战的时候。初夏,上午。 地点 同前幕。 〔幕启:北京城内的大茶馆已先后相继关了门。“裕泰”是硕果仅存的一家了,可是为避免被淘汰,它已改变了样子与作风。现在,它的前部仍然卖茶,后部却改成了公寓。前部只卖茶和瓜子什么的;“烂肉面”等等已成为历史名词。厨房挪到后边去,专包公寓住客的伙食。茶座也大加改良:一律是小桌与藤椅,桌上铺着浅绿桌布。墙上的“醉八仙”大画,连财神龛,均已撤去,代以时装美人—外国香烟公司的广告画。“莫谈国事”的纸条可是保存了下来,而且字写的更大。王利发真像个“圣之时者也”,不但没使“裕泰”灭亡,而且使它有了新的发展。 〔因为修理门面,茶馆停了几天营业,预备明天开张。王淑芬正和李三忙着布置,把桌椅移了又移,摆了又摆,以期尽善尽美。 〔王淑芬梳时行的圆髻,而李三却还带着小辫儿。 〔二、三学生由后面来,与他们打招呼,出去。 王淑芬 (看李三的辫子碍事)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儿也该剪了吧? 李 三 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 王淑芬 也不能那么说!三爷你看,听说西直门的德泰,北新桥的广泰,鼓楼前的天泰,这些大茶馆全先后脚儿关了门!只有咱们裕泰还开着,为什么?不是因为拴子的爸爸懂得改良吗? 李 三 哼!皇上没啦,总算大改良吧?可是改来改去,袁世凯还是要作皇上。袁世凯死后,天下大乱,今儿个打炮,明儿个关城,改良?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 王淑芬 别顽固啦,三爷!人家给咱们改了民国,咱们还能不随着走吗?你看,咱们这么一收拾,不比以前干净,好看?专招待文明人,不更体面?可是,你要还带着小辫儿,看着多么不顺眼哪! 李 三 太太,你觉得不顺眼,我还不顺心呢! 王淑芬 哟,你不顺心?怎么? 李 三 你还不明白?前面茶馆,后面公寓,全仗着掌柜的跟我两个人,无论怎么说,也忙不过来呀! 王淑芬 前面的事归他,后面的事不是还有我帮助你吗? 李 三 就算有你帮助,打扫二十来间屋子,侍候二十多人的伙食,还要沏茶灌水,买东西送信,问问你自己,受得了受不了! 王淑芬 三爷,你说的对!可是呀,这兵荒马乱的年月,能有个事儿作也就得念佛!咱们都得忍着点! 李 三 我干不了!天天睡四、五个钟头的觉,谁也不是铁打的! 王淑芬 唉!三爷,这年月谁也舒服不了!你等着,大拴子暑假就高小毕业,二拴子也快长起来,他们一有用处,咱们可就清闲点啦。从老王掌柜在世的时候,你就帮助我们,老朋友,老伙计啦! 〔王利发老气横秋地从后面进来。 李 三 老伙计?二十多年了,他们可给我长过工钱?什么都改良,为什么工钱不跟着改良呢? 王利发 哟!你这是什么话呀?咱们的买卖要是越作越好,我能不给你长工钱吗?得了,明天咱们开张,取个吉利,先别吵嘴,就这么办吧!All right? 李 三 就怎么办啦?不改我的良,我干不下去啦! 〔后面叫:李三!李三! 王利发 崔先生叫,你快去!咱们的事,有工夫再细研究! 李 三 哼! 王淑芬 我说,昨天就关了城门,今儿个还说不定关不关,三爷,这里的事交给掌柜的,你去买点菜吧!别的不说,咸菜总得买下点呀! 〔后面又叫:李三!李三! 李 三 对,后边叫,前边催,把我劈成两半儿好不好!(忿忿地往后走) 王利发 拴子的妈,他岁数大了点,你可得…… 王淑芬 他抱怨了大半天了!可是抱怨的对!当着他,我不便直说;对你,我可得说实话:咱们得添人! 王利发 添人得给工钱,咱们赚得出来吗?我要是会干别的,可是还开茶馆,我是孙子! 〔远处隐隐有炮声。 王利发 听听,又他妈的开炮了!你闹,闹!明天开得了张才怪!这是怎么说的! 王淑芬 明白人别说糊涂话,开炮是我闹的? 王利发 别再瞎扯,干活儿去!嘿! 王淑芬 早晚不是累死,就得叫炮轰死,我看透了!(慢慢地往后边走) 王利发 (温和了些)拴子的妈,甭害怕,开过多少回炮,一回也没打死咱们,北京城是宝地! 王淑芬 心哪,老跳到嗓子眼里,宝地!我给三爷拿菜钱去。(下) 〔一群男女难民在门外央告。 难 民 掌柜的,行行好,可怜可怜吧! 王利发 走吧,我这儿不打发,还没开张! 难 民 可怜可怜吧!我们都是逃难的! 王利发 别耽误工夫!我自己还顾不了自己呢! 〔巡警上。 巡 警 走!滚!快着! 〔难民散去。 王利发 怎样啊?六爷!又打得紧吗? 巡 警 紧!紧得厉害!仗打得不紧,怎能够有这么多难民呢!上面交派下来,你出八十斤大饼,十二点交齐!城里的兵带着干粮,才能出去打仗啊! 王利发 您圣明,我这儿现在光包后面的伙食,不再卖饭,也还没开张,别说八十斤大饼,一斤也交不出啊! 巡 警 你有你的理由,我有我的命令,你瞧着办吧!(要走) 王利发 您等等!我这儿千真万确还没开张,这您知道!开张以后,还得多麻烦您呢!得啦,您买包茶叶喝吧!(递钞票)您多给美言几句,我感恩不尽! 巡 警 (接票子)我给你说说看,行不行可不保准! 〔三、五个大兵,军装破烂,都背着枪,闯进门口。 巡 警 老总们,我这儿正查户口呢,这儿还没开张! 大 兵 屌! 巡 警 王掌柜,孝敬老总们点茶钱,请他们到别处喝去吧! 王利发 老总们,实在对不起,还没开张,要不然,诸位住在这儿,一定欢迎!(递钞票给巡警) 巡 警 (转递给兵们)得啦,老总们多原谅,他实在没法招待诸位! 大 兵 屌!谁要钞票?要现大洋! 王利发 老总们,让我哪儿找现洋去呢? 大 兵 屌!揍他个小舅子! 巡 警 快!再添点! 王利发 (掏)老总们,我要是还有一块,请把房子烧了!(递钞票) 大 兵 屌!(接钱下,顺手拿走两块新桌布) 巡 警 得,我给你挡住了一场大祸!他们不走呀,你就全完,连一个茶碗也剩不下! 王利发 我永远忘不了您这点好处! 巡 警 可是为这点功劳,你不得另有份意思吗? 王利发 对!您圣明,我胡涂!可是,您搜我吧,真一个铜子儿也没有啦!(掀起褂子,让他搜)您搜!您搜! 巡 警 我干不过你!明天见,明天还不定是风是雨呢!(下) 王利发 您慢走!(看巡警走去,跺脚)他妈的!打仗,打仗!今天打,明天打,老打,打他妈的什么呢? 〔唐铁嘴进来,还是那么瘦,那么脏,可是穿着绸子夹袍。 唐铁嘴 王掌柜!我来给你道喜! 王利发 (还生着气)哟!唐先生?我可不再白送茶喝!(打量,有了笑容)你混的不错呀!穿上绸子啦! 唐铁嘴 比从前好了一点!我感谢这个年月! 王利发 这个年月还值得感谢!听着有点不搭调! 唐铁嘴 年头越乱,我的生意越好!这年月,谁活着谁死都碰运气,怎能不多算算命、相相面呢?你说对不对? 王利发 Yes,也有这么一说! 唐铁嘴 听说后面改了公寓,租给我一间屋子,好不好? 王利发 唐先生,你那点嗜好,在我这儿恐怕…… 唐铁嘴 我已经不吃大烟了! 王利发 真的?你可真要发财了! 唐铁嘴 我改抽“白面儿”啦。(指墙上的香烟广告)你看,哈德门烟是又长又松,(掏出烟来表演)一顿就空出一大块,正好放“白面儿”。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个强国侍候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 王利发 福气不小!不小!可是,我这儿已经住满了人,什么时候有了空房,我准给你留着! 唐铁嘴 你呀,看不起我,怕我给不了房租! 王利发 没有的事!都是久在街面上混的人,谁能看不起谁呢?这是知心话吧? 唐铁嘴 你的嘴呀比我的还花哨! 王利发 我可不光耍嘴皮子,我的心放得正!这十多年了,你白喝过我多少碗茶?你自己算算!你现在混的不错,你想着还我茶钱没有? 唐铁嘴 赶明儿我一总还给你,那一共才有几个钱呢!(搭讪着往外走) 〔街上卖报的喊叫:“长辛店大战的新闻,买报瞧,瞧长辛店大战的新闻!”报童向内探头。 报 童 掌柜的,长辛店大战的新闻,来一张瞧瞧? 王利发 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 报 童 也许有,您自己找! 王利发 走!不瞧! 报 童 掌柜的,你不瞧也照样打仗!(对唐铁嘴)先生,您照顾照顾? 唐铁嘴 我不像他,(指王利发)我最关心国事!(拿了一张报,没给钱即走) 〔报童追唐铁嘴下。 王利发 (自言自语)长辛店!长辛店!离这里不远啦!(喊)三爷,三爷!你倒是抓早儿买点菜去呀,待一会儿准关城门,就什么也买不到啦!嘿!(听后面没人应声,含怒往后跑) 〔常四爷提着一串腌萝卜,两只鸡,走进来。 常四爷 王掌柜! 王利发 谁?哟,四爷!您干什么哪? 常四爷 我卖菜呢!自食其力,不含糊!今儿个城外头乱乱哄哄,买不到菜;东抓西抓,抓到这么两只鸡,几斤老腌萝卜。听说你明天开张,也许用的着,特意给你送来了! 王利发 我谢谢您!我这儿正没有辙呢! 常四爷 (四下里看)好啊!好啊!收拾得好啊!大茶馆全关了,就是你有心路,能随机应变地改良! 王利发 别夸奖我啦!我尽力而为,可就怕天下老这么乱七八糟! 常四爷 像我这样的人算是坐不起这样的茶馆喽! 〔松二爷走进来,穿的很寒酸,可是还提着鸟笼。 松二爷 王掌柜!听说明天开张,我来道喜!(看见常四爷)哎哟!四爷,可想死我喽! 常四爷 二哥!你好哇? 王利发 都坐下吧! 松二爷 王掌柜,你好?太太好?少爷好?生意好? 王利发 (一劲儿说)好!托福!(提起鸡与咸菜)四爷,多少钱? 常四爷 瞧着给,该给多少给多少! 王利发 对!我给你们弄壶茶来!(提物到后面去) 松二爷 四爷,你,你怎么样啊? 常四爷 卖青菜哪!铁杆庄稼没有啦,还不卖膀子力气吗?二爷,您怎么样啊? 松二爷 怎么样?我想大哭一场!看见我这身衣裳没有?我还像个人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