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吴靖青
页数:349
出版社:中西书局(原百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80703878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卷选编了有关表导演方面的数十篇有代表性的论文。内容到中国自1978年以来在戏剧、影视表导演方面的理论、实践与教学的多项研究成果,是我国近三十年来多位在该领域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艺术家、教育家的思想精华与研究荟萃,展示了中国的戏剧艺术在新时期里勇于开拓、博取众家之所长的发展轨迹。
作者简介
吴靖青,女,1972年出生,江苏昆山人,武汉大学英文系学士,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戏曲学硕士,现任上海戏剧学院学报《戏剧艺术》编辑,讲师,主要从事表演学、文学等方面的研究。
相关资料
导演与舞台“设景”
舞台空间,是导演艺术具体运用上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具体概念,一般指的是观众所能够看到的舞台面,包括景和演区。观众所看不到的舞台空间部分,是和这个景区一同归舞台设计者和装置工作者处理的,而演区则是由导演为主与演员共同处理的。这两者,又是不可分割的部分。于是,导演与舞台设计者之间就会引起矛盾。矛盾的解决,关键在于舞台“设景”是否能够适应舞台调度的需求,诸如:演员活动,不仅是在环境布置中要有合乎生活的合理的支点,还要有配合戏剧需要的,并有利于舞台画面组合的“设景”安排,场有场的舞台中心,幕有幕的舞台中心,各有如何突出重点的考虑,也有需要相应减弱的考虑,也有高潮场面逐步“建筑”起来的考虑
目录
总序
前言
导演与舞台“设景”
总结·借鉴·展望
论斯坦尼及其体系
舞台创作技法
表演探索
和青年导演的谈话
话剧学员的戏曲表演训练方传芸
关于舞台行动分类
关于话剧演员的舞台言语训练
“第四堵墙”及其他——布莱希特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表演节奏训练小议
空间·画面·调度
“表演流派”引发的思考
阿尔托式戏剧的演出形式及风格特征
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渊源及其变异
三个演剧学派的不同“性格化”方法
话剧表演艺术的新课题
导演的舞台形式感
导演情境论
舞台行动假定性之构成
论舞台想象
表演纵横谈
接受者与合作者——从阐释学看导演的创造
钦差大臣(剧本)——一场戏五种解释的滑稽导演
单人剧和无对象交流
增加学生的“心理皱褶”——导演教学谈
朱端钧: 创建中国“民族导演学派”的巨匠
编后记
相关资料
没有找到相关资料
前言
导演与舞台“设景”
总结·借鉴·展望
论斯坦尼及其体系
舞台创作技法
表演探索
和青年导演的谈话
话剧学员的戏曲表演训练方传芸
关于舞台行动分类
关于话剧演员的舞台言语训练
“第四堵墙”及其他——布莱希特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表演节奏训练小议
空间·画面·调度
“表演流派”引发的思考
阿尔托式戏剧的演出形式及风格特征
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渊源及其变异
三个演剧学派的不同“性格化”方法
话剧表演艺术的新课题
导演的舞台形式感
导演情境论
舞台行动假定性之构成
论舞台想象
表演纵横谈
接受者与合作者——从阐释学看导演的创造
钦差大臣(剧本)——一场戏五种解释的滑稽导演
单人剧和无对象交流
增加学生的“心理皱褶”——导演教学谈
朱端钧: 创建中国“民族导演学派”的巨匠
编后记
相关资料
没有找到相关资料
节选
本卷选编了有关表导演方面的数十篇有代表性的论文。内容到中国自1978年以来在戏剧、影视表导演方面的理论、实践与教学的多项研究成果,是我国近三十年来多位在该领域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艺术家、教育家的思想精华与研究荟萃,展示了中国的戏剧艺术在新时期里勇于开拓、博取众家之所长的发展轨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