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健
页数:253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6089319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晋察冀画报》是份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诞生在抗日根据地的大型摄影画报,以此为开端,其个摄影记者、个摄影机构均诞生于此,也为建国后的摄影体制奠定了基础。本书全面系统研究了晋察冀画报的诞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对49年后摄影体制的贡献。
本书特色
中国共产党第一份大型摄影画报《晋察冀画报》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察冀根据地,中共第一位摄影记者、第一个新闻摄影机构也诞生于此。以《晋察冀画报》及丛刊、画刊等相关摄影出版物为媒介平台,晋察冀的摄影活动得到了蓬勃发展,在摄影创作、人才培训、组织机构、画报出版、摄影理论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不仅在当时发挥了宣传第一的作用,也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体制摄影奠定了组织、人才、观念基础。
本书以《晋察冀画报》为主要研究对象,兼顾晋察冀的相关摄影出版物,分析了晋察冀摄影出版和摄影活动的成就、影响及历史局限,同时对画报创办者、第一摄影家沙飞的摄影作品、摄影理念进行细致剖析,以探求特定时代与个人命运的互动关系。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
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及其文化出版事业
二、《晋察冀画报》与晋察冀摄影的重要地位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摄影史与画报史研究
二、沙飞与摄影人物研究
三、摄影图像与摄影理论研究
四、战争宣传及战争影像研究
五、已有研究的不足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创制、演进与变迁——画报内史
第一节 现代视觉传播的兴起——画报发展概述
一、作为一种现代媒介——从美术画报到摄影画报
二、抗战时期国统区画报概览
三、抗战前中共摄影宣传活动的发展
第二节 战争中的摄影宣传——《晋察冀画报》的诞生
一、风气之先——晋察冀根据地摄影工作的滥觞
二、认识、物质与行动——铜版与《晋察冀画报》的诞生
三、沙飞与聂荣臻——惺惺相惜的战地双璧
四、宣传何以可能——从新闻摄影到宣传画报
五、“毛主席图像”——画报宣传中的图像政治
第三节 从画报到画刊——战时画报的演进之路
一、《晋察冀画报》——纵贯战时的图像传播
二、《晋察冀画报丛刊》——抗日战争的图像总结
三、《晋察冀画刊》——“面向连队”的战争动员
四、蔚为大观的晋察冀画报出版物
第四节 燎原之火——根据地摄影画报群体的兴起
一、《晋察冀画报》的终结与《华北画报》的诞生
二、根据地摄影画报群体的兴起
第二章 理念、组织、物质——战争中的图像生产
第一节 摄影武器论——战争语境中的摄影象征
一、摄影武器论的来源与发展——从沙飞谈起
二、政治第一——摄影武器论的观念发展
三、“抓”“摆”之争与新闻真实
四、“政治需要”与“专业主义”——《团结的堡垒排》创作辩论
第二节 组织与个体——人才培养与观念撒播
一、培训的自觉——从师带徒到摄影训练班
二、组织的力量——根据地摄影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物质与精神——图像生产的限制与突破
一、器材的焦虑
二、精神的突破
第三章 从形象建构到战争动员——图像传播中的功能转向
第一节 晋察冀的摄影传播与画报传播
一、发稿与展览——摄影图像的内外传播方式
二、路径与对象——《晋察冀画报》的传播考察
三、图像的力量——传播中的形象动员
第二节 战争、民主、日常生活——抗日根据地的图像建构
一、图像建构何以可能
二、正义必胜——图像中的抗日战争
三、人民当家做主——民主生活的形象呈现
四、美好家园——图像中的日常生活
五、遮蔽的图像与溢出的刺点
第三节 战争动员的典型文本——《晋察冀画刊》的内容与风格
一、“为兵服务”——报道内容的一元转向
二、战争动员——《晋察冀画刊》的功能取向
三、整体性与丰富性——走向成熟的版面修辞
四、“俗套照片”——走向模式化的影像风格
第四章 体系、影响、局限——历史视野中的画报
第一节 晋察冀画报的历史影响与珍贵遗产
一、开创之功——晋察冀画报的历史影响
二、战争底片——中共革命的视觉遗产
第二节 革命图像叙事的影响与局限
一、何谓“真实”——沙飞的矛盾与坚守
二、红色摄影——革命宣传摄影模式的影响与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
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及其文化出版事业
二、《晋察冀画报》与晋察冀摄影的重要地位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摄影史与画报史研究
二、沙飞与摄影人物研究
三、摄影图像与摄影理论研究
四、战争宣传及战争影像研究
五、已有研究的不足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创制、演进与变迁——画报内史
第一节 现代视觉传播的兴起——画报发展概述
一、作为一种现代媒介——从美术画报到摄影画报
二、抗战时期国统区画报概览
三、抗战前中共摄影宣传活动的发展
第二节 战争中的摄影宣传——《晋察冀画报》的诞生
一、风气之先——晋察冀根据地摄影工作的滥觞
二、认识、物质与行动——铜版与《晋察冀画报》的诞生
三、沙飞与聂荣臻——惺惺相惜的战地双璧
四、宣传何以可能——从新闻摄影到宣传画报
五、“毛主席图像”——画报宣传中的图像政治
第三节 从画报到画刊——战时画报的演进之路
一、《晋察冀画报》——纵贯战时的图像传播
二、《晋察冀画报丛刊》——抗日战争的图像总结
三、《晋察冀画刊》——“面向连队”的战争动员
四、蔚为大观的晋察冀画报出版物
第四节 燎原之火——根据地摄影画报群体的兴起
一、《晋察冀画报》的终结与《华北画报》的诞生
二、根据地摄影画报群体的兴起
第二章 理念、组织、物质——战争中的图像生产
第一节 摄影武器论——战争语境中的摄影象征
一、摄影武器论的来源与发展——从沙飞谈起
二、政治第一——摄影武器论的观念发展
三、“抓”“摆”之争与新闻真实
四、“政治需要”与“专业主义”——《团结的堡垒排》创作辩论
第二节 组织与个体——人才培养与观念撒播
一、培训的自觉——从师带徒到摄影训练班
二、组织的力量——根据地摄影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物质与精神——图像生产的限制与突破
一、器材的焦虑
二、精神的突破
第三章 从形象建构到战争动员——图像传播中的功能转向
第一节 晋察冀的摄影传播与画报传播
一、发稿与展览——摄影图像的内外传播方式
二、路径与对象——《晋察冀画报》的传播考察
三、图像的力量——传播中的形象动员
第二节 战争、民主、日常生活——抗日根据地的图像建构
一、图像建构何以可能
二、正义必胜——图像中的抗日战争
三、人民当家做主——民主生活的形象呈现
四、美好家园——图像中的日常生活
五、遮蔽的图像与溢出的刺点
第三节 战争动员的典型文本——《晋察冀画刊》的内容与风格
一、“为兵服务”——报道内容的一元转向
二、战争动员——《晋察冀画刊》的功能取向
三、整体性与丰富性——走向成熟的版面修辞
四、“俗套照片”——走向模式化的影像风格
第四章 体系、影响、局限——历史视野中的画报
第一节 晋察冀画报的历史影响与珍贵遗产
一、开创之功——晋察冀画报的历史影响
二、战争底片——中共革命的视觉遗产
第二节 革命图像叙事的影响与局限
一、何谓“真实”——沙飞的矛盾与坚守
二、红色摄影——革命宣传摄影模式的影响与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