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越过山顶看到人声鼎沸:沧海桑田五千年 良渚古国逐梦人

封面

作者:袁明华,商赟著

页数:165页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30820045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良渚古城遗址申遗这一主题,以纪实文学为主要表现手段,以申遗重要节点、重要事件、重点成效、重点项目为切入,通过采访、记录、整理、创作等方式,反映良渚古城遗址申遗过程。整理申遗路上的事件和人物,挖掘申遗背后的故事和情节,再现风雨兼程、艰辛曲折、荡气回肠的申遗历程。

本书特色

良渚古城遗址作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如何让圣地闪射出她本该具有的璀璨夺目的光芒,如何走好今后的朝圣之路,文学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文字虽然定格在了某一个瞬间,时间继续在文字的气息中游走,良渚古城遗址并未停下其前行的脚步。
我们走向圣地,圣地也在走向我们。

目录

第一章 序曲
第二章 良渚的前世今生
第三章 良渚古城复活记
第四章 良渚文明与申遗之重
第五章 申遗路上的西西弗斯神话
第六章 遍地英雄下夕烟
第七章 我们都是开创者
第八章 我没想到的你们都做到了
第九章 聚焦阿塞拜疆巴库
第十章 众生朝圣
附录 千年悬案:良渚文明为何消逝?
后记

节选

  《越过山顶看到人声鼎沸:沧海桑田五千年 良渚古国逐梦人》:  2019年7月6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将中国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举成为本次大会的高光亮点。至此,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总数达55项,与意大利并列世界第一。良渚古城遗址作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将中华史前文明带入了一个新纪元,既改写了中国历史,也改写了世界历史。与此同时,良渚申遗引发国人对申遗关注度的空前高涨。良渚申遗成功对于中国和中华文脉传承究竟意味着什么?对于人类物质和精神双重文明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究竟有多重要?一系列问题的持续发酵,使这一事件在朋友圈持续刷屏。  《越过山顶看到人声鼎沸:沧海桑田五千年 良渚古国逐梦人》撰文之初,正值小满节气,对岸的麦子黄了,两个月前鲜黄的油菜花,又再度黄了,包裹黑色菜籽的荚果和整个株丛都黄了。农民的收获季到了。那时良渚古城遗址尚未列人《世界遗产名录》,从中央到地方,大家都满怀期待。我感觉我那3个月的准备过程,就如同河对岸的生长过程,也该进入收获季了。和良渚古城遗址申遗一样,我们都在期待一个越过山顶看到人声鼎沸的过程。  那时我刚从另一部关于植物的著作中脱身。那天从超山山顶上下来,枝干高扬的杨树上,斜阳翻飞着亮闪闪的绿叶,也翻飞着漫天杨絮。我像当年的植物猎人一般在山问小径瞎撞,终于在一个隐秘的去处找到了那个保护所,找到了取自茅山遗址的那批五千年前的牛脚印和传说中的那条独木舟,也就是如今展陈在良渚博物院的那条仿制品的本尊。当终于找到原物时,我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在急速加快,仿佛自己也成了神秘人物,正投身一段令人难忘的神秘之旅中。  下到山底时,我有点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  “喂——收菜籽了啊?”  我长喊一声,双手拢成喇叭状。  看到河对岸有两个老人在劳作,感觉满世界跟着亮堂起来。  那时我似乎总是在穿越。一会儿穿越去五千年前的古城,一会儿又回到现实的水域划一回皮划艇,皮划艇忽又幻变成独木舟远去,穿行于一望无际的水稻田,两岸稻花飘香,充满了远古的气息。  无数次走过莫角山,走过反山,走过瑶山,走过老虎岭,走过无数的山,走过无数的水,我像郦道元和徐霞客一样,在解密一种属于岁月和光阴的景象。只是郦道元和徐霞客当年面对的是实景和实物,无论山水还是植物;而我叩问的是看不见的远古,地下气象万千,地上土丘一堆,需要时时充当考古学家的角色。但其强大的磁场就在那样的日子里将我彻底吸附,即便跨越七大洲四大洋,远渡复活节岛,我的那根风筝线,总被她紧紧攥着。  我的耳际没有狂风暴雨,没有滔天巨浪,却时不时地响起一个已经苍老却又强劲有力的声音:  “你不要再去挖墓了,你要去寻找五千年前的那个国家呀!”  一个更遥远的声音更是醍醐灌顶:  “神灵啊,我该如何救良渚?我到底该如何救良渚?”  我在莫角山台地宫殿基址上北眺大遮山的一脉青山,在远古的气息中,感慨这是多好的一块风水宝地啊。那时的人类会看风水吗?那时的神灵会指导人类看风水吗?  那时的人类是如何建设自己的家园的?那时的人类也会像今天的人类这样游历吗?或者只是为了生存而迁徙?  那时的良渚人也会像今天的人类这样说,只要心里有了故乡,灵魂在哪里都不再流浪?  于是我特别喜欢这样一个题目:  “越过山顶看到人声鼎沸”。  我不知道五千年前的良渚人是否已经给良渚取了良渚这个名字,不知道沧海桑田是如何演绎了良渚的涅槃轮回,但山还是那个山,水还是那个水,稻谷还是那个稻谷,也许山又生长了,也许河流改道了,也许稻谷进化了,当制玉的老祖宗隐去后再度复活,此处所呈现的一定还是人声鼎沸的模样。  我的一位从事社会科学的老友说:  它是一种隔过了母亲,隔过了祖母、曾祖母、太祖母,而与更老更老的始祖母的遥遥的心灵感应,在她从未感知的心底深处,呼吸出最远古的情感。  也许,自她诞生的那一天起,她就叫良渚。  我感佩于四代了不起的考古人物,为了唤回五千年前的人声鼎沸,所作出的前赴后继的奋斗。一环扣一环的猜想,一环扣一环的发掘,换来一环扣一环的惊喜。但事实上有时又并非一环扣一环,83年的考古发掘,并非如一场艰苦卓绝的接力赛那样目标清晰而明确,在复活良渚文明的过程中多有彷徨和徘徊。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越过山顶看到人声鼎沸:沧海桑田五千年 良渚古国逐梦人》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86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