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历代经典宝库红楼梦:失去的大观园

封面

作者:康来新

页数:256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1087814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红楼梦》是的古典长篇小说。大观园里的少男少女,有“呼之欲出”的真切,可以感觉到他们血脉的流动,感受到青春的欢乐、喜悦、烦恼、苦闷与忧伤。尤其是宝玉、黛玉、宝钗之间的情感,难解而美丽。本书是《红楼梦》的简写精华版,讲述了古代传统社会大家族中,林黛玉与贾宝玉之间的爱情悲剧以及个人无法掌控的命运。

作者简介

康来新:台大中文系毕业,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文学硕士。现任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学术专长为红学、宗教学及明清小说。著有《可爱:我读美人诗》《发迹变泰:宋人小说学论稿》《红楼长短梦》《石头渡海:红楼梦散论》《晚清小说理论研究》《从滑稽到梨香院》等。

本书特色

1.中国文学的不朽丰碑,经典中的经典。
2.还没写完就被读者追捧,一部著作开创一门学问——红学。
3.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流传。
3.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畅销台湾四十年,一家人共读的经典。

目录

【导读】 真性真情读《红楼》

正篇

一、在神仙的国度

青埂峰下

三生石畔

二、在人间的大地

远客.

摔玉

梦里迷情

金锁印象

镜子传奇

庙院烟云

陪父亲游园

悲喜元宵夜

雨丝风片

晚春心绪

胭脂的代价

田亩的使者

诗酒花开少年时

寒塘冷月

花凋

续篇 因果名册

简述后四十回

因果名册

晴雯 · 袭人 · 香菱

黛玉 · 宝钗

元春 · 探春 · 湘云

妙玉 · 迎春 · 惜春

凤姐 · 巧姐 · 李纨

宝玉

后记 生之热情

附录 原典精选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摘录)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摘录)

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节选

青埂峰下
青埂峰下有块石头。
石头好像并不快乐,悠悠叹息的声音,风一样地飘过峰谷之间,连那片青苍翠绿,也像含着欲滴的悲哀。
青埂从地面升起,峰顶高高举着臂膀,一直伸入缥缈虚无的云间。白天,偶尔一些心高胆大的鸟儿,扑扑展翅飞来,绕着峰 顶兜转几圈,又“忒儿”的一声,惊飞而去。入夜,淡蓝的星子,眨着好奇的眼睛,悄悄打量这片寂寂的无人之境。青埂峰,正介乎天、地之间,而石头,石头既然在青埂之峰,这么一来,它向上嘛,可以仰望天空;向下呢,可以俯视大地;左盼右顾,青山翠谷,四围环拥。天,像一口巨大的圆盖,从上方笼罩下来,特别有一种无所不包的恢弘器宇。地呢?四四方方,阡陌纵横,屋舍俨然,活脱就是棋盘的样子,那上面的布局尤其莫测高深,每一个微动都像是无比的神机妙算。再说青埂峰吧,这峰永远是一袭不变的绿袍,也不理会天上的星辰,如何从古往运行到今来, 更无睹于人间的季节,如何从春夏流转到秋冬,青埂峰依然是青埂峰,始终固执那顽强的绿意。
天圆地方,山色长青,这岂不是神工的奇妙,神意的美好吗? 然而,石头所以闷闷,始终快乐不起来,就正是因为天圆地方,山色长青啊!
在石头想来:第一,它绝对应该归属于湛湛青天的,这是一个第一基本的肯定。第二,如果它不能上天,那么,最起码,它也应该可以下地,去红尘走个一遭。
可是,真实的光景又如何呢?石头渴望登天,而无所不包的广阔天空,却偏偏遗弃了它。石头痴想下地,然而漫漫时日,苦苦等待,总得不到机缘,容它插足地上奥秘的棋局。石头只能滞留在青埂峰,年年、月月、日日,没人管、没人理、没人爱,独个忍受一成不变的单调绿色。就这么一个无聊的所在,连鸟儿也不愿稍作逗留,而星星,更要迷惑难解的青埂峰。
“唉——”
长长一声叹息。石头习惯性望向长天。天圆融澄明,蔚蓝无边。石头越发刺心,“有家归不得”的憾恨,又在隐隐作痛。
“天上是我的家,家却不要我了。三万六千五百个兄弟,个个称心快意,上天补缺。只有我,我是多出的一个,一点儿用也没有。”
“这是不公平的啊!这是拿我开玩笑啊!既然当初那么苦苦费心锻炼了我,那么,说什么也应该用我,要我!啊,神呀!这难道真是出于你的意旨吗?”
一腔的疑惑、悲怨,却得不到任何一个微声的答复。苍穹无言,依然以一片毫无瑕疵的美丽,静静俯视,俯视枯枯守候在青埂峰的石头。
这样圆融完好的天空,石头何尝不喜欢呢?但它更希望自己也是那完满的一部分啊!它感觉有什么东西在心里蠢蠢欲动着, 好像冰解雪融,刹那,那疑怨又化作最初的温热。它想起完满以前的破裂与残缺…… 三生石畔
迈开步子,神瑛侍者转身离开了赤霞宫,他不能抑止自己去寻向那一片凄美的强烈渴望。
红色的云霞,潮水一般推涌着一轮火球,太阳就要落山了, 犹如一个赫赫英雄的死亡,华美而悲壮。神瑛侍者就这么一径向着斜日沉沉的西方走去,像朝香客虔诚无比的圣山行呢。但他的心,却因为越来越高涨的渴望,以致微微疼痛起来。
他总是蠢蠢渴望着什么,然后又每每怅怅落空。长久以来,这样起、落、升、跌的往复循环,好像已经成为自己最亲密的一 个习惯了。
第一个渴望,几乎在悠悠醒转的一刹那间就孳生了,那时神瑛侍者甚至没有一个正式的命名称呼,只是以庞大沉默的顽石姿态,在辽远的荒山,等待登天的使命。
渴望登天,登上天去,和自己亲爱的石兄石弟们,在伟大女神的护持下,被送上破裂的天空。而天,因为众石补缀,前行后继,井然有序,于是又重建起原有的圆满美丽。
而这个渴望毕竟是落空了。
然后是青埂峰渺渺茫茫、不着边际的岁月,在独自嗟叹里,顽石全然不解,究竟自己在天地宇宙间具有怎样的意义?烦怨痛苦之际的一个黄昏,夜色渐浓,星月初灯,突然从人间烟火处逐渐传来身影与笑语。
神瑛侍者继续前行,火烧之天犹留有最后的余烬。步履疾驰间,他又温习起当时的情怀了——微微的不安,以及更大的刺激,新奇与亢奋。一个一个名字,一桩一桩故事,人间的名字,人间的故事,娓娓从夜空的对话中传来,远处的灯火扑扑打闪。多么有趣的一个去处啊!庙堂之上,有辉煌的迁升;江湖之远,有飘 蓬的流浪。人间的庭园,风景无限;人间的女儿,千情百态;春天杨柳抽芽,冬天雪花纷飞;出嫁迎娶的喧嚷锣鼓,婴儿降世的 嘹亮哭声……
“我一定要离开这个青埂峰!我要去向灯火烟尘的人间!”
又是一个迫切渴望的诞生,顽石认定两个来者必能救自己脱离这死寂之境。来者既然可以自如地从人间来,又自如地去到青埂峰,想来应是法力无边!
茫茫大士、渺渺真人,一僧一道,果真是法力无边的,最起码,他们确确实实带给顽石崭新的改变,以及另一个等待实现的承诺。
是女娲水去火来的锻炼,使得顽石通解了神灵,从混沌变为清醒灵敏,具备了各种的觉知。而渺渺真人、茫茫大士呢?当顽石突然打断他们的对话,苦苦央求下凡人间的意愿时,两位竟然应允了顽石的恳求,虽然他们再三警诫:人间的快乐无比短暂, 瞬息即逝,像彩霞霎时的流失,像琉璃在弹指间的粉碎。但,谁 管他这许多呢?只要能够脱离这毫无变化、毫无寄托的单调青埂峰,谁还想到以后又怎样呢?
而最大的奇妙,是真人、道士两双手的指点比画,两张口的喃喃念语。本来顽石虽然具有相当的灵心,但却无改于石头庞大的蠢质。突然之间,重新再造一般,顽石的形体也变化自如起来,缩小缩小再缩小,直到盈盈一握,不及巴掌之大;而且鲜明莹解, 分明一块美玉。还不止于此呢?他们在美玉上雕刻了字迹,于是 成为一件“质美而文”的好东西。就打这一刻起,无论心性或形象,青埂峰的顽石真可以称之为通灵宝玉了。心性的意愿固然可以无边飞驰,而外形可大可小,变化自如,更是来去随意了。僧、道应允过,有一天时候到了,会轮到美玉托生为人,好好一游,只是,去到人间之时,不知究竟何时。
这以后,它就开始四处徜徉,也更加了解起天上神仙国度的一个大概。
对于神仙的国度,通灵的宝玉一无留恋,它只是一心期待时候到了,总会轮到自己投胎为人的。在漫无目的的闲逛中,通灵宝玉闯入了赤霞宫,赤霞宫的主人警幻仙姑十分友善,有心使它成为宫里的一员。如果不是人间的吸引力这么无法抗拒,留在仙姑的宫里也未始不是一条出路,它已摆脱了单纯物质的无知无觉、蠢然不动,可说是修炼有时的仙物了。这仙物逐渐幻化人形,终有一天也是真仙的模样,但是它的心志并不在于此!
摔玉
黛玉猛地被匆匆进来的“混世魔王”吃了一惊,不!毋宁说,她被自己吃了一惊。
是个风采翩翩的混世魔王呢!紫金冠下一张神采飞扬的脸,血色极好,泛着健康的红色。帽箍齐眉,绣金的两条龙,正戏弄一双明珠。眉下的一对眼睛,极温暖、极柔和的眼神,清亮的一泓水,盛着盈盈的笑、脉脉的情。颈间的璎珞,垂着五色丝绦绾系的一块美玉。
她习惯性微微捂着心,几乎害怕那剧烈的跳动会一下蹦出胸怀来。不只因为骇异来人出乎意外的英姿焕发,而是,而是灯下初晤一份奇异的熟稔,轻轻蹙起眉尖,黛玉努力思索着──
“好奇怪,会在哪儿见过呢?怎么这等眼熟?”
会在哪里呢?她恍恍惚惚,晕船的感觉。斜晖脉脉水悠悠,好像到了一个无人之境,水声潺湲,水花拍打岸边的一块孤石,点点清凉喷溅在石上的一株孤草上……
再睁开眼,水波退去,灯火下仍是一张焕发明朗的脸。他头上的佩戴已经褪下,身上也换了家居便服。
“还没见过远客,怎么着,就脱了衣裳?快,见你林妹妹!”
宝玉长长作揖,这才闲闲坐定。
刚一进屋,就见那人在灯火众人里,但好奇怪,这个林妹妹明明在灯火众人间,又偏偏像远远在灯火众人外,竟像蓦地在寂寂溪涧的一个照面呢!而且还不该是第一次的照面,像老早以前就见过的不尽往事悠悠。
静静不动的当儿,是临水顾盼的一株娇花。稍稍举手投足,
又像春风拂过嫩柳的枝丫,极其优美的一番韵致,宝玉被深深吸引了,嘴里却嚷着──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 陪父亲游园
宝玉恍若走入一个梦境之中,尽管发起痴来。他心里怦然一动,一份相识熟稔的奇异感觉,努力去想,实在是想不起来了, 怎有这样眼熟的风景呢?石筑的牌坊在哪儿见过?
怔忡在那儿,别人都以为宝玉这大半天的应付,怕是精神涣散了吧!其实,这一刻,宝玉并不是体力精神不支,他是完全忘情在自己寻思的想象中。
圣贤经书,宝玉未必比别人博学审问,但是旁收杂学的,他倒还有一招,像园里引进的百草千花,连大人们不能辨识的,他亦可以一一道来,有板有眼。
譬如《楚辞》《文选》里的香草,他自言自语,一一指正, 冷不防被父亲喝住。贾政在宝玉面前往往变得十分悭吝,舍不得赐下任何一句微微赞语,唯恐一个好字,会使宝玉从此自大起来。另外,基于传统,对宝玉这样的性子,是要防他流于空疏,就像 孔子对子路,总是在热头上冲一盆冷水。
有一株海棠,如一柄华伞的开展,花色红晕,一如丹砂染上唇颊;而且丝垂翠缕,有一种扶病的娇弱,在群芳诸艳中,算是最为出色的,贾政听说原产于女儿国中,就叫“女儿棠”。
宝玉则以为这花颇有大家闺秀的风范,所以就以“女儿”命名,何苦一定要附会于“女儿国”呢?而且扯上一堆野史稗官, 弄假成真,实在大可不必。
这个女儿棠所在的院落另外还种了芭蕉。女儿棠含有“红色”,芭蕉蓄着“绿意”,宝玉就命为“红香绿玉”了。及至进屋,更是曲折精致,而且突然还见相似的一群人,似乎从对面相迎而来,原来是装有玻璃的大镜。众人在其中,几乎迷了路,然后峰 回路转,才又走回平阔的大路上。
红花海棠,绿叶芭蕉,玻璃大镜……其实行到此处,宝玉已经是失去弹性的橡皮筋了,整个人就要松垮,总算在贾政假意的呵斥下——“还不回去”,疾步逃去,结束这要命的游园。
黛玉 · 宝钗
正册的首页,是悬有一围玉带的两株枯木,以及埋有金簪的白雪一堆——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从薛宝钗也进入贾府以后,黛玉和宝钗就一直隐隐以一种对峙局面彼此相持着,黛玉、宝钗、宝玉的三边关系说明了“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的一种冲突。黛玉属于仙境前世的仙草,而宝钗属于人间今生最尊贵的金锁,这样两名极端世界的女子, 在因果名册里却是共同隶属在第一页里,具有相同分量。
本来黛玉对宝钗是怀着相当敌意的,直到宝钗以一片姐姐的雍容大度,真诚开导,又温暖照顾这个病弱孤苦的表妹,黛玉才算化解心中芥蒂,也真心拿宝钗当姐姐。剑拔弩张的紧张虽然化解,但是在宝玉婚姻的事上,依然是一道难解的三角习题。
而黛玉在幽幽绿意的潇湘馆里,不是做梦就是作诗,不是流泪,就是在爱情的忧伤和甜美之中,一颗诗心未曾着眼于大家族纷纭的人事关系里。渐渐地,渐渐地,她越来越成为孤独的一个人,几乎所有的长辈们、当家管事的,对于她,尤其是和贤慧懂事的宝钗相比的她,失去了爱戴和拥护的热情。她的身体是这样虚弱,她的口齿是这样锋利,她的心眼是这样窄小不能容人…… 瑟瑟一阵秋风,哗啦啦从园西穿过树枝,直透东边过去,檐下风铃叮叮不住在风里琤琮。黛玉觉得冷,打开毡包取衣时,看见了两方旧手帕,帕上题着诗词,剪破的香囊扇带,和通灵美玉上的穗子……黛玉痴看着,眼眶已是泪水微泛,感怀不能已,只有抚琴消遣愁绪—— 风萧萧兮秋气深……望故乡兮何处……山迢迢兮水长……
感夙因兮不可惙,素心如何天上月…… 突然琴韵变作裂帛金石,嘣的一声琴弦断了,在外一旁倾听的妙玉只觉一阵不祥。
成长是多么艰辛,在青涩萌长的年岁里,黛玉和宝玉还是一片赤子的肝胆相照,等两人长大成人,心里虽然亲,形象上却反而彼此矜持着,有时只能用浮言虚礼致意。黛玉更加疑惑了,她又笃信自己的疑惑,以为宝玉终究是要娶宝钗了,所以彼此疏远了。黛玉绝望,不肯吃药,只求速死。
其实,这完全是误会呀,根本是黛玉杯弓蛇影地自寻烦恼, 然而,可怜的一颗心啊!又怎样日日夜夜饱受失丧的焦虑恐惧呢! 宝玉来探视黛玉,他丈六金身,却必得藉黛玉一茎所化,任凭弱 水三千,他只取一瓢饮。
怡红院已经枯萎的海棠花,突然含起花苞,而且竟然在十一月里不按花序节令地怒放起来,贾母一高兴就吩咐大伙赏花。宝玉想起那年海棠花死,晴雯也跟着去了,现在海棠花再度荣显,而晴雯终究是不能回来了。本来欢喜的心又沉重起来……看一回, 赏一回,叹一回,爱一回,无数的悲喜离合都弄到海棠花上了……
当时匆匆穿换了几回衣服,没有将通灵宝玉挂上,袭人看见他脖子空荡荡,再去询问,再去寻觅时,玉却不见了……
这是宝玉的命根子哪!全家上下,一片慌乱,能够想的所有法子皆已用尽,都不得要领,最后还请妙玉扶乩,沙盘上,仙乩留下的一行字痕是: 噫,来无迹,去无踪,青埂峰下倚古松。
欲追寻,山万重,入我门来一笑逢。 究竟什么意思呢?连妙玉也不能解。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历代经典宝库红楼梦:失去的大观园》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86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