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叶显恩
页数:466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30606866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叶显恩先生对珠江三角洲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一部扎实的著作。本书既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珠江三角洲生活画卷,也描绘了千百年来珠江三角洲筚路蓝缕,从蛮荒到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的这一段曲折而不平凡的历程。这一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的发展篇章对于珠三角地区在新时代的发展,例如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一带一路”政策(重点是21世纪新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展,具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叶显恩,海南省临高县人,1937年生。196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1965年中山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年至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组建明清经济史研究室,任室主任、研究员。
目录
上编 珠江三角洲的生态环境与冲积平原的开发
第一章 适宜于海洋经济的自然环境
一、珠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和历史沿革
二、珠江三角洲的地形、土壤和气候
三、南海和珠江水系的水文地理
第二章 北方士民的南迁和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开发
一、唐代之前的移民与三角洲农业的缓慢发展
二、宋代北方士民的南迁与三角洲冲积平原的开发
三、明清三角洲冲积平原的扩大与深入开发
第三章 人口的增殖与耕地的扩大
一、明代以前人口状况的简略回顾
二、明代人口统计失实的检讨与实际增殖态势
三、清代人口消长概况
四、耕地的增辟及其与人口比例变动的大势
五、人口压力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四章 宗法土地制度与商业化
一、以乡族集团地主所有制为特点的土地占有关系与商业化
二、沙田的开发与宗族制的发展
第五章 继承与变异:珠江三角洲与徽州宗族制比较研究
一、待开发的生态条件下进行竞争的工具
二、宗法制传承的典型与变异
三、社会特权的追求与族内经济关系的商业化
四、渗透商品意识的宗族伦理与宗族制的特点
下编 广州市场的转型与珠江三角洲商业化
第六章 广州于明后期的转型与珠江三角洲社会结构、风尚的变化
一、中国海上贸易的故乡与广州在海贸第一的地位
二、广州市场结构、功能与运作方式的历史性变化
三、珠江三角洲社会结构与社会风尚的变化
第七章 明清之际社会经济凋敞与清代经济的复兴
一、李士桢受命于广东经济凋敞、藩孽横行之时
二、整顿吏治,以兴利除弊,安定商民
三、“恤商裕课”与经济复苏
四、广州十三行的创立和“恤商”思想
第八章 18、19世纪世界商业扩张时代的广州贸易
一、南海贸易格局的变化
二、“独口通商”与广州贸易
三、广州华商资本的发展与卷入世界市场
第九章 商风炽烈下各种商人的商业活动
一、海贸中心港市的产物:口岸商人
二、庶民海贸商人的兴起
三、内地贩运商人
四、小商贩的活跃
五、商业资本在当地所起的作用
第十章 商品性农业的发展
一、在生计胁迫下的利润动机与经济作物的种植
二、经济作物专业区的形成
三、出现果木专业区域和以雇佣劳动经营的果园
四、农业商业化的发展水平及性质
第十一章 桑基鱼塘生态农业与珠江三角洲社会
一、桑基鱼塘的出现及其历史演变
第一章 适宜于海洋经济的自然环境
一、珠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和历史沿革
二、珠江三角洲的地形、土壤和气候
三、南海和珠江水系的水文地理
第二章 北方士民的南迁和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开发
一、唐代之前的移民与三角洲农业的缓慢发展
二、宋代北方士民的南迁与三角洲冲积平原的开发
三、明清三角洲冲积平原的扩大与深入开发
第三章 人口的增殖与耕地的扩大
一、明代以前人口状况的简略回顾
二、明代人口统计失实的检讨与实际增殖态势
三、清代人口消长概况
四、耕地的增辟及其与人口比例变动的大势
五、人口压力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四章 宗法土地制度与商业化
一、以乡族集团地主所有制为特点的土地占有关系与商业化
二、沙田的开发与宗族制的发展
第五章 继承与变异:珠江三角洲与徽州宗族制比较研究
一、待开发的生态条件下进行竞争的工具
二、宗法制传承的典型与变异
三、社会特权的追求与族内经济关系的商业化
四、渗透商品意识的宗族伦理与宗族制的特点
下编 广州市场的转型与珠江三角洲商业化
第六章 广州于明后期的转型与珠江三角洲社会结构、风尚的变化
一、中国海上贸易的故乡与广州在海贸第一的地位
二、广州市场结构、功能与运作方式的历史性变化
三、珠江三角洲社会结构与社会风尚的变化
第七章 明清之际社会经济凋敞与清代经济的复兴
一、李士桢受命于广东经济凋敞、藩孽横行之时
二、整顿吏治,以兴利除弊,安定商民
三、“恤商裕课”与经济复苏
四、广州十三行的创立和“恤商”思想
第八章 18、19世纪世界商业扩张时代的广州贸易
一、南海贸易格局的变化
二、“独口通商”与广州贸易
三、广州华商资本的发展与卷入世界市场
第九章 商风炽烈下各种商人的商业活动
一、海贸中心港市的产物:口岸商人
二、庶民海贸商人的兴起
三、内地贩运商人
四、小商贩的活跃
五、商业资本在当地所起的作用
第十章 商品性农业的发展
一、在生计胁迫下的利润动机与经济作物的种植
二、经济作物专业区的形成
三、出现果木专业区域和以雇佣劳动经营的果园
四、农业商业化的发展水平及性质
第十一章 桑基鱼塘生态农业与珠江三角洲社会
一、桑基鱼塘的出现及其历史演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