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二十一世纪普通高等院校实用规划教材·经济管理系列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第3版)

封面

作者:熊晓亮、杨清震

页数:243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30255849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对外贸易”是改革开放后兴起的一门新学科,在高校靠前经济与贸易专业中被列为主干必修课,在对外贸易行业是获得职业资格证的必考科目。《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第3版)》是为了适应中国由外贸大国向外贸强国转变,需要培养大量对外贸易应用型人才的新形势而编写的。《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第3版)》总结了中国对外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提出了中国迈向外贸强国的途径;阐述了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讨论了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发展中国对外贸易的关系;研究了中国进出口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外贸价格的政策和做法;论证了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和加强外贸管理,提高外贸经济效益的途径;分析了针对不同的外贸国别对象的政策与原则;诠释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基础战略。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第3版)》既强调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又注意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开拓创新,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第3版)》采用了大量近期新资料、事例、阅读材料和案例讨论,突出了新颖性、实践性、应用性的特点,适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第3版)》既可作为高校靠前经济与贸易专业及有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对外贸易行业获取职业资格证的考试复习资料和在岗培训教材,还可作为对外贸易实际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熊晓亮 ,武汉工商学院副教授。多年来主要从事中国对外贸易、航运经济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公开发表有关地域经济与贸易、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人文素质培养等类别的科研论文和教研论文二十余篇,合著专著1部,出版教材5部。主持研究湖北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内陆茶商自治与贸易演变——基于茶埠商帮嵌入性自组织的考察》(项目编号:B2019277)、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面向湖北自贸区建设的国际贸易专业链式人才职业胜任能力测评》(项目编号:2019GB129)。主持完成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湖北省统计科研项目、2018年服务贸易标准化科研课题,主持完成校级各类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改革类项目两项,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博物馆文物资源在高等教育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省级教改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模式与指标体系研究》,担任学校创新创业基础课程负责人。
杨清震,中南民族大学教授。学校经济学学科带头人、武汉市经济技术咨询专家、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WTO研究院特邀研究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中国民族贸易研究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教育部科研评奖通讯评论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多年来从事中国边境贸易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西部大开发研究、中国市场经济研究。承担国家外国专家局中外合作国j级项目和教育部国j级项目2项,承担湖北省、国家民委省部级项目6项,出版独著、主编著作10多部,发表论文60多篇,获省部级奖11项。

本书特色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第3版)》运用了大量的案例及分析,总结了中国对外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探讨了中国由外贸大国迈向外贸强国的途径;阐述了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讨论了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发展中国对外贸易的关系;研究了中国进出口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外贸价格的政策与做法;论证了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和加强外贸管理,提高外贸经济效益的途径;分析了针对不同的外贸国别对象的政策与原则;诠释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基础战略。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对外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封建社会的对外贸易
一、对外贸易的产生
二、封建社会对外贸易概况
三、封建社会对外贸易的特点
第二节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对外贸易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外贸易概况
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外贸易的特点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对外贸易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对外贸易(1949-1977年)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对外贸易(1978年至今)
三、从外贸大国向外贸强国转变
本章小结
思考题
案例分析

第二章 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传统理论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
三、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第二节 现代理论
一、偏好相似理论
二、规模经济理论
三、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对外贸易的
理论
一、国际分工理论
二、国际价值理论
三、社会再生产理论
第四节 邓小平关于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
一、对外开放理论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本章小结
思考题
案例分析

第三章 中国对外贸易战略
第一节 对外贸易战略的概念与分类
一、对外贸易战略的概念
二、对外贸易战略的分类
第二节 制定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原则与指导思想
一、制定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原则
二、制定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指导思想
第三节 中国对外贸易总体战略
一、关于中国对外贸易总体战略选择的争论
二、改革开放前的进口替代战略
三、有限开放时期的混合发展战略
四、全面开放以后的对外贸易战略
第四节 中国对外贸易基础战略
一、以质取胜战略
二、科技兴贸战略
三、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
本章小结
思考题
案例分析

第四章 中国进出口贸易
第一节 出口贸易
一、发展出口贸易的重要意义
二、我国出口贸易发展概况
三、出口商品战略
四、出口市场战略
第二节 进口贸易
一、发展进口贸易的重要意义
二、我国进口贸易发展概况
三、进口商品战略
本章小结
思考题
案例分析

第五章 中国服务与技术贸易
第一节 服务贸易
一、国际服务贸易概述
二、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发展概况
三、中国发展服务贸易的意义
四、服务贸易发展“十三五”主要目标
第二节 技术贸易
一、国际技术贸易概述
二、我国的技术引进
三、我国的技术出口
本章小结
思考题
案例分析

第六章 中国对外贸易价格
第一节 进出口商品的国内外市场价格
一、国内外市场价格的区别
二、国内外市场价格的联系
第二节 中国处理国内外价格关系的政策
一、正确处理国内外价格关系的意义
二、中国处理国内外价格关系的政策
第三节 中国进出口商品的作价原则
一、作价原则的影响因素
二、出口商品的对外作价原则
三、进口商品的对外作价原则
第四节 影响对外贸易价格的因素
一、商品成本
二、供求关系
三、竞争机制
四、经济政策
五、市场条件
本章小结
思考题
案例分析

第七章 中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
第一节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形成
一、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概念
二、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形成过程
第二节 影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因素
一、影响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
二、影响对外贸易企业经济效益的因素
第三节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评价
一、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评价原则
二、对外贸易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价
第四节 提高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途径
一、提高外贸社会经济效益的途径
……
第八章 中国对外贸易管理
第九章 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第十章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关系
参考文献

节选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第3版)/二十一世纪普通高等院校实用规划教材·经济管理系列》:一、对外贸易战略的概念对外贸易战略是指在一国经济总体发展战略指导下的对外贸易部门发展战略,即对对外贸易发展目标和实现手段的全局性的长期安排和筹划。对外贸易战略的内涵,首先应包含明确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目标,考虑外贸利益。外贸利益大致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谋求外贸之外的利益,即在特定时期,针对特定政治、经济环境做出的选择。例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了突破帝国主义的封锁、禁运,我们着重发展了对苏联、东欧国家的全面紧密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逐步同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独立国家建立了贸易合作关系,体现了谋求国家政治利益的战略思想。第二种情况主要是获得静态的外贸利益。第三种情况则主要是获得动态的贸易利益。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贸发展战略的目标已从出口创汇等静态利益转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高规模经济水平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等动态贸易利益目标上来。其次,对外贸易战略应包含战略重点,即部门发展偏向。实行进口替代战略,就是要进口工业设备,限制进口消费品,为国内工业的成长创造条件。实行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重视在国际市场上合理调配资源,放松进口管制,对出口生产部门和外贸部门采取多方面支持措施,目的是以出口增长带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最后,对外贸易战略应包含保证外贸战略目标和重点实现的体制和政策体系。与外贸战略相适应的体制以及相互配合的政策体系是对外贸易战略是否完善的标志和能否成功的保证。对外贸易体制主要通过决策机制、信息机制和动力机制逐步实现对外贸易战略的目标意图,通过收集、处理信息推进对外贸易战略的实施,并根据条件的变化及时纠正对外贸易战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调节对外贸易利益分配关系。对外贸易政策包括总体政策、具体政策和国别政策。总体政策规定了一国对外贸易的总的方针和方向。具体政策包含产业政策、结构政策、商品政策等相关配套政策。国别政策是根据国家之间的关系决定的一国的政治利益。对外贸易战略是经济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经济总体发展战略要求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对外贸易战略在一国经济发展战略中居于核心地位。对外贸易战略是一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对外贸易战略与经济发展战略不是一般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因为对外贸易战略要考虑如何在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下参与国际分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其发展规划决定了一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许多重要内容,反映了一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因而处于一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地位。对外贸易战略的核心地位使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对外贸易战略具有全局性特点。一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制定,要着眼于国际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国际分工体系,充分考虑到国内的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目标,所提出的体制和政策,不仅对外贸行业,而且对全国经济发展都能起到指导作用,因而具有全局性的特点。二是对外贸易战略具有整体性特点。对外贸易战略的各构成部分,包括对外贸易战略的制定原则、指导思想、总体战略及模式、基础战略以及外贸体制、外贸政策等,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从整体上对外贸发展和经济发展发挥着促进和制约作用,具有整体性特点。三是对外贸易战略的稳定性特点。稳定性是一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外贸发展战略内在的要求。经济发展战略和外贸发展战略都是对未来较长时期经济和外贸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目标等方面的安排,要长期发挥引导作用,不能朝令夕改、随意变动,要在一定时期保持稳定。虽然由于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可以对战略的某些具体指标和要求做调整,但其基础部分和基本要求是不能随意改变的。只有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保持稳定,才能保证经济和外贸的安全有序发展,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贸易伙伴。二、对外贸易战略的分类西方经济学家和国际组织在开展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战略进行了不同的分类。钱纳里等人应用多国计量模型进行分析比较,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战略划分为出口促进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和平衡发展战略。克鲁格根据统计数据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0个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的有效保护率进行测算,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战略分为出口促进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和温和的进口替代战略三种类型。世界银行根据1963-1985年41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料,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战略分为坚定外向型、一般外向型、一般内向型和坚定内向型四种类型。以上对外贸易战略类型的划分,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种基本的类型。……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二十一世纪普通高等院校实用规划教材·经济管理系列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第3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84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