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平台经济.就业与劳动用工

封面

作者:曹佳

页数:204

出版社:研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1990851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平台经济、就业与劳动用工》基于平台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从平台经济的概念、特征、发展入手,从平台经济发展与就业、平台经济发展与劳动用工的角度,运用理论分析、比较研究、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深入剖析平台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劳动用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等。书中重点探讨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系统阐述平台经济的概念、特征的基础上,勾勒出了我国平台经济发展变动的基本状况,视为全书分析的基石。二是厘清平台经济发展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运用数据及典型平台企业的案例说明平台经济创造的就业岗位远远多于被替代的岗位,即平台经济带动就业的正面激励作用大于其负面影响;另外,厘清平台经济与劳动用工的关系,结合用工主体、供需主体、服务类型等因素,将平台企业的经营模式大体分为平台自营、新型共享、加盟合作、多元混合四种类型,其对应的劳动关系类型分为类传统型、去传统型、弱传统型、多元化型四种,并选择代表性的平台企业进行案例分析。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平台经济就业、劳动关系等方面的相关问题及挑战。这是该书分析的重点。三是借鉴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平台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和劳动用工的实践及政策经验,结合不同国家对平台经济发展的不同态度和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针对我国平台经济发展下的相关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

  曹佳,管理学博士,副研究员。2010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现任职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就业创业研究室。主要研究领域为就业创业理论与政策、劳动力市场理论与政策。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国务院研究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地方人社部门、国际劳工组织、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等课题、项目五十余项。公开出版独著一部,合著十部,在《技术经济》《经济要参》《经济研究参考》《调研世界》《中国劳动保障报》等期刊报纸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本书特色

在平台经济出现并蓬勃发展的宏观大背景下,我国的就业形势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平台发展与劳动就业的关系如何,本书进行了准确分析并给出专业的指导意见。

本专著经过近两年的深入研究,通过对多地实地调研、座谈访谈等实践活动,理清了平台经济发展与带动就业之间的关系,划分了平台企业的经营模式和对应的劳动关系,并试图引导平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发挥其在促进就业、协调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目录

引论
一、写作本书的目的
二、研究现状及评论
三、研究方法及路径

第一章 平台经济的发展状况
第一节 平台经济的概念及特征
一、平台经济的概念
二、平台经济的特征
第二节 平台经济的发展
一、平台经济的发展阶段及现状
二、针对平台经济出台的相关政策
三、平台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章 平台经济发展与就业
第一节 平台经济就业的状况
一、平台经济从业人员现状
二、平台经济就业与灵活就业人员比较分析
三、平台经济就业的新特点
第二节 平台经济发展与带动就业的关系分析
一、正面激励
二、负面影响
三、未来发展趋势

第三章 平台经济发展与劳动用工
第一节 平台企业劳动用工形式分析
一、类传统型
二、去传统型
三、弱传统型
四、多元化型
第二节 平台企业劳动用工的新特点
一、工作准人退出灵活
二、工作自由裁量权大
三、劳动所得主要由平台规则决定
四、劳动者的绩效考核由平台管理

第四章 平台经济下的就业、劳动用工相关问题
第一节 平台经济下就业相关问题
一、缺乏官方的统一定义,统计边界范畴不清
二、平台企业发展存隐忧,从业者职业缺乏持续性
……
第五章 国外经验借鉴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附件一:完善适应新业态特点的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制度相关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附件二:我国部分地区新业态发展带动就业的现状研究——基于部分省市书面调查资料
附件三:新业态悄然兴起,多方面仍需引导规范——厦门市新业态调研报告
附件四:欧盟的新就业形态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始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2018年7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把稳就业居于首位。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全面正确把握宏观政策、结构性政策、社会政策取向,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这标志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正在从“保增长、稳就业”向“保就业、稳民生”转变。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商业模式、经营形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新业态”一词应运而生。平台经济正是经济新业态众多表现形式中的一种。目前,我国平台经济的发展已经经过网页时代,进入平台时代和基于创新力的分享时代平台经济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主要互联网上市公司都是平台型企业,越来越多具有“平台经济”特征的企业不断创造着成功的传奇,从门户网站、网络游戏、各种电子商务到网上社区、第三方支付等不断创新。平台经济的出现正在重构人类的工作、交往、价值创造和分配方式。回顾这几年来平台经济的发展,有很多消费者都会感怀与其“初见”时的良好体验。“以前打车很不方便,路边会等很久,有了平台之后,只需要在App上输入地址,附近的出租车就会接单,信息对称了,出行也方便多了。”“共享单车省时省力省钱,解决了家到地铁的最后一公里。”……当然,新生事物在经历了其野蛮成长期之后,也会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部分平台型企业顶着共享平台的概念,实则被资本绑架,最终没有承受住市场的考验,经营难以为继。我国政府对新业态模式采取了包容审慎的态度,先允许其发展,并在发展中纠正问题。实践也已经充分证明,正因为我国政府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才促成了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从国外平台经济发展的状况来看,美国独占鳌头,其公众参与度与发展水平可谓是全球最高。从涉及的行业领域看,美国的平台经济领域也是不断拓宽的。近几年,平台经济从最初的汽车、房屋分享迅速渗透到金融、餐饮、空间、物流、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和细分市场。其经营模式也随着行业的拓宽而不断丰富,平台经济从业者的规模不断扩大。据美国财捷集团的数据显示,到2020年,预计美国的劳动大军中有约40%,大约6000万人为自由职业者、临时工或承包人。在欧盟,平台经济在一些经济部门中已经开始占据不小的市场份额。在短租、公共交通、家政服务、专业和技术服务、分享金融等五个主要的分享经济领域,收入总额翻番增长,并且继续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平台经济为消费者和创业者创造了新的机会,出现了新型的就业形态,欧盟根据工作定义,将之归纳为九大新型雇佣形式:雇员共享、岗位分担、凭单工作、临时管理、临时工作、ICT移动办公、群体雇佣、组合式工作、协作模式。大多数新型雇佣形式一般都涵盖整个经济活动和所有职业,即使在实践中仍然是以某些产业或职业为主。

  在平台经济出现并蓬勃发展的宏观大背景下,我国的就业形势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平台经济发展与带动就业的关系如何,就业之后的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等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提到的“快递小哥”“出租车司机”等千千万万的我们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在这个平台的工作状况究竟如何呢?这都是亟待探寻和回答的问题。因此,关注研究在平台经济发展下的就业、劳动关系等相关问题,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平台经济下就业的变化及对就业的影响,以满足决策者与决策支持部门的需要,能够切实关切平台经济从业者们的所盼所需,理顺政府、企业、从业者之间的关系,为平台经济从业者们提供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基础。

  出于对平台经济这一新生事物快速发展、迅速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状况的好奇,出于对新业态从业者们劳动状况存在隐患的担忧,出于对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心工作对于新业态就业、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关切,笔者于2017年承担了该部政策研究司重大课题《完善适应新业态下的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相关问题研究》和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重大项目《基于平台经济发展带动就业的政策研究》,并得到了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青年科研业务经费的资助。经过近两年的深入研究,其间包括实地调研、案头研究、比较分析、案例剖析、参与会议研讨等,在借鉴和吸收美、欧、日等国(经济体)专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上述两项课题成果的基础上,加上作者后续持续的关注研究,形成本书。

  本书基于平台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从平台经济的概念、特征、发展入手,从平台经济发展与就业、平台经济发展与劳动用工的角度,运用理论分析、比较研究、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深入剖析平台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劳动用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等。书中重点探讨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系统阐述平台经济的概念、特征的基础上,勾勒出了我国平台经济发展变动的基本状况,视为全书分析的基石。二是厘清平台经济发展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运用数据及典型平台企业的案例说明平台经济创造的就业岗位远远多于被替代的岗位,即平台经济带动就业的正面激励作用大于其负面影响;另外,厘清平台经济与劳动用工的关系,结合用工主体、供需主体、服务类型等因素,将平台企业的经营模式大体分为平台自营、新型共享、加盟合作、多元混合四种类型,其对应的劳动关系类型分为类传统型、去传统型、弱传统型、多元化型四种,并选择代表性的平台企业进行案例分析。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平台经济就业、劳动关系等方面的相关问题及挑战。这是本书分析的重点。三是借鉴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平台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和劳动用工的实践及政策经验,结合不同国家对平台经济发展的不同态度和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针对我国平台经济发展下的相关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业态层出不穷,平台企业的业务也随之发生变化,其经营模式和用工形式都会发生调整,对于就业的影响、引发的挑战也不断有新的表现形式,劳动者们的职业类型会增加,就业形式会变化,权益保障需求会更新……本书的写作虽然已经完成,但是对于平台经济下就业、劳动用工的研究还没有结束,作为就业工作战线上的一名科研工作者,笔者将本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态度,对新业态下的就业、劳动用工及相关问题进行持续跟踪研究,为我国的就业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平台经济.就业与劳动用工》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83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