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圣凯
页数:152
出版社:宗教文化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80254612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佛教忏悔观/普隐心灵丛书》编著者圣凯。
佛教的“忏悔”首先来源于印度的宗教与文明,佛教吸收了早期婆罗门教的许多修行方式,所以我们必须首先考察来自早期印度的婆罗门教对“罪”与“忏悔”的看法。原始佛教对婆罗门教既有继承,又有批判,佛陀将“阡悔”引入僧团的戒律生活中,使忏悔成为了持戒清净的保证与前提。同时,在修行生活中,忏悔业障是入道的前方便,同时忏悔的对象亦在逐渐地扩大,忏悔的功能与方式亦在逐渐增多,于是念佛、持咒等其他修行方式亦具有了忏悔的作用。随着大乘佛教的发展,般若性空思想与忏悔相连接,于是“罪性本空”与“无生忏”,成为大乘佛教忏悔思想的最大特色。
作者简介
圣凯,1972年生,浙江省苍南县人,世界佛教论坛多次由圣凯教授团队执行。现为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执行副所长、日本大谷大学特别研究员,普陀山佛学院研究生导师、广东尼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并兼任《佛学研究》执行主编、《真如丛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主编、《宝庆丛书》(宗教文化出版社)副主编、《真如因明丛书》(中华书局)副主编、《禅学研究》编委。出版成果有《中国汉传佛教礼仪》《善导大师的忏悔思想与礼赞仪》《喜怒哀乐——佛教情绪观》《四大净土比较研究》《中国佛教忏法研究》《无悔人生——佛教忏悔观》《摄论学派研究》《晋唐弥陀净土的思想与信仰》《禅心无语》(散文集)《中国佛教通史》(第三卷)及其他卷的部分章节等。
目录
引言:反思自己与无悔人生
第一章 悔过宽容与忏悔仪式
1、告白悔过与请求容忍
2、忏悔仪式与心性体验
3、祭祀仪式与苦行赎罪
第二章 持戒清净与忏悔业障
1、纳受戒体与业障清净
2、持戒清净与作法忏悔
3、忏悔业障与转变业缘
第三章 取相忏悔与无生忏-晦
1、向佛忏悔与虔诚对话
2、总忏诸罪与心性转变
3、六时忏悔与五悔法门
4、念佛持咒与净除业障
5、罪业清净与瑞相显现
6、罪性本空与无生忏悔
第四章 忏悔理念与忏仪制作
1、忏法形成与儒道思想
2、忏悔理念与中国佛教
3、忏仪十科与五悔法门
第五章 忏法简史与忏仪简介
1、忏法简史与忏仪制作
2、梁皇宝忏与三昧水忏
3、观音忏法与大悲忏法
4、药师忏法与地藏忏法
5、忏悔念佛与弥陀净土
6、忏法弊端与改造之路
第一章 悔过宽容与忏悔仪式
1、告白悔过与请求容忍
2、忏悔仪式与心性体验
3、祭祀仪式与苦行赎罪
第二章 持戒清净与忏悔业障
1、纳受戒体与业障清净
2、持戒清净与作法忏悔
3、忏悔业障与转变业缘
第三章 取相忏悔与无生忏-晦
1、向佛忏悔与虔诚对话
2、总忏诸罪与心性转变
3、六时忏悔与五悔法门
4、念佛持咒与净除业障
5、罪业清净与瑞相显现
6、罪性本空与无生忏悔
第四章 忏悔理念与忏仪制作
1、忏法形成与儒道思想
2、忏悔理念与中国佛教
3、忏仪十科与五悔法门
第五章 忏法简史与忏仪简介
1、忏法简史与忏仪制作
2、梁皇宝忏与三昧水忏
3、观音忏法与大悲忏法
4、药师忏法与地藏忏法
5、忏悔念佛与弥陀净土
6、忏法弊端与改造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