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宫振甲
页数:35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11729858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医经典理论三焦及经络学说为基础,结合作者40年的临床经验。把三焦作为人体的横线,经络作为人体的纵线,纵横确定病位,按发病部位辨证治疗体表疾病,同时总结了作者个人的用药经验,配以典型医案,思路明晰,可操作性强,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简介
宫振甲,男,1954年12月生于大连市大黑山下的一个小山村。“高中”毕业务农四年。1977年参加全国高考,被“辽宁省中医徒弟班”录取,1983年毕业后,先后在二十里堡乡卫生院、金州区中医院、大连市皮肤病医院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擅治疗皮肤病,人送绰号“皮肤宫”。
1986年在大连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进修一年。1991年在大连大学医学专科学校医疗专业证书大专班(西医)学习两年。先后在《中医杂志》等国家级中医期刊上发表多篇文章。根据《内经》中“大肠者,皮其应”理论,提出“皮肤病与大肠病变相关的中医理论”。在2006年11月由广东省中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三次年会”上,做了题目为“皮毛与大肠关系的探讨与研究”的大会发言,受到与会专家的关注。2007年完成“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婴儿湿疹”市局级课题。此后潜心总结临床经验,提出“三焦经络定位”治疗皮肤病的新方法,受到很多中医专家的认可。现年已逾花甲,仍致力于这一学说的推广运用。
目录
第一篇 皮肤部位辨证基础与应用
第一章 三焦部位辨证基础
第一节 三焦
第二节 三焦部位的划分
第三节 三焦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
一、上焦
二、中焦
三、下焦
第四节 三焦病的治疗特点
一、上焦病的治疗
二、中焦病的治疗
三、下焦病的治疗
第二章 经络部位辨证基础
第一节 经络在中医部位辨证中的应用
第二节 十二经脉循行规律与特点
一、十二经循行部位歌
二、十二经脉气血多少歌
三、十二经脉循环连接歌
四、头前正面歌
五、头后项颈歌
六、经络胸腹脊背循行歌
七、手髆臂外内经络循行歌
八、足膝外内经络循行歌
九、任脉经络歌
十、督脉经络歌
第三节 十二经循行部位与证治
一、手太阴肺经部位与证治
二、手阳明大肠经部位与证治
三、足阳明胃经部位与证治
四、足太阴脾经部位与证治
五、手少阴心经部位与证治
六、手太阳小肠经部位与证治
七、足太阳膀胱经部位与证治
八、足少阴肾经部位与证治
九、手厥阴心包络经部位与证治
十、手少阳三焦经部位与证治
十一、足少阳胆经部位与证治
十二、足厥阴肝经部位与证治
第三章 皮肤部位辨证与其他辨证的关系
第一节 与脏腑辨证的关系
第二节 与八纲辨证的关系
第三节 与病因辨证的关系
一、六淫
二、七情内伤
三、虫毒所伤
四、饮食不节
第四节 与卫气营血辨证的关系
第四章 皮肤病部位辨证的临床应用
第一节 部位辨证的治疗原则
第二节 皮肤部位辨证方法及应用
一、先定三焦再分经
二、三焦为横经为纵
三、按部求因辨病证
四、选方用药治纵横
第三节 皮肤部位交界处病损的辨治方法
一、用整体病情变化指导局部辨证
二、以明显的部位辨证治疗
三、从两个部位同时治疗
第四节 脉诊舌诊在部位辨证中的应用
一、脉诊在部位辨证中的应用
二、舌诊在部位辨证中的应用
第五节 病变部位对疾病预后的影响
第六节 服药方法对部位辨证的影响
第二篇 皮肤部位辨证案例
第三篇 皮肤病部位辨治药物用药
病症索引
部分病案照片
第一章 三焦部位辨证基础
第一节 三焦
第二节 三焦部位的划分
第三节 三焦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
一、上焦
二、中焦
三、下焦
第四节 三焦病的治疗特点
一、上焦病的治疗
二、中焦病的治疗
三、下焦病的治疗
第二章 经络部位辨证基础
第一节 经络在中医部位辨证中的应用
第二节 十二经脉循行规律与特点
一、十二经循行部位歌
二、十二经脉气血多少歌
三、十二经脉循环连接歌
四、头前正面歌
五、头后项颈歌
六、经络胸腹脊背循行歌
七、手髆臂外内经络循行歌
八、足膝外内经络循行歌
九、任脉经络歌
十、督脉经络歌
第三节 十二经循行部位与证治
一、手太阴肺经部位与证治
二、手阳明大肠经部位与证治
三、足阳明胃经部位与证治
四、足太阴脾经部位与证治
五、手少阴心经部位与证治
六、手太阳小肠经部位与证治
七、足太阳膀胱经部位与证治
八、足少阴肾经部位与证治
九、手厥阴心包络经部位与证治
十、手少阳三焦经部位与证治
十一、足少阳胆经部位与证治
十二、足厥阴肝经部位与证治
第三章 皮肤部位辨证与其他辨证的关系
第一节 与脏腑辨证的关系
第二节 与八纲辨证的关系
第三节 与病因辨证的关系
一、六淫
二、七情内伤
三、虫毒所伤
四、饮食不节
第四节 与卫气营血辨证的关系
第四章 皮肤病部位辨证的临床应用
第一节 部位辨证的治疗原则
第二节 皮肤部位辨证方法及应用
一、先定三焦再分经
二、三焦为横经为纵
三、按部求因辨病证
四、选方用药治纵横
第三节 皮肤部位交界处病损的辨治方法
一、用整体病情变化指导局部辨证
二、以明显的部位辨证治疗
三、从两个部位同时治疗
第四节 脉诊舌诊在部位辨证中的应用
一、脉诊在部位辨证中的应用
二、舌诊在部位辨证中的应用
第五节 病变部位对疾病预后的影响
第六节 服药方法对部位辨证的影响
第二篇 皮肤部位辨证案例
第三篇 皮肤病部位辨治药物用药
病症索引
部分病案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