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医师承学堂内经真原:还原内经原创理论体系

封面

作者:田合禄

页数:656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1324845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还原《黄帝内经》原创中医理论体系为目的,以《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的“形与神俱”人体生命双结构为基础,创建了心主先天形体和肺天脾地主后天肠胃黄庭腹脑的新三本理论,在此三本理论基础上阐释了先后天命门合于目命门的道理。后天肺脾摄入的天地气味在肠胃黄庭生成的营卫——神养育着先天形体。形与神两大构造体系的合一形成一个完整个体人生命结构体系是人体生命健康的专享标准,人体生命的一切生生化化、生长壮老已都是在此基础上完成的,这是黄帝师徒集体创作一气呵成的完整原创中医理论体系,《黄帝内经》不是论文汇编,有很强的科学性、逻辑性、系统性。一部《黄帝内经》就是一部形神学说发展史

作者简介

田合禄,男,河南滑县人,执业中医师,“中医太极三部六经体系”创始人,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学科建设带头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业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国际五运六气论坛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学术成就几十年来从事中医和周易的研究,并涉及到子史经传等。其中最大的成就是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其一,《周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位居十三经之首,历代《周易》注解家多从人文社科方面阐释。众所周知,伏羲是仰观天文、俯查地理及旁观万物而画八卦,这说明《周易》之卦来源于自然科学,决不是起源于占卜。因此我用天文历法解释《周易》的理论体系,恢复了《周易》源于自然科学的古义。创作《周易真原》,还《周易》以真面目。论文《论太极图是原始天文图》一文,被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评为现代易学优秀论文,荣获“红旗渠杯”奖。由于对易学研究的突出贡献,2003年荣获了“易都杯”易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其二,五运六气理论是《内经》的核心内容,却被一些学术第一斥之为迷信,高等中医院校教材都不讲,实为中医之不幸。我潜心十几年研究《内经》五运六气理论及藏气法时理论和《伤寒论》的三阴三阳理论,吸纳《周易》太极理论,创建了“中医太极三部六经体系”的中医学理论,用于外感、内伤临床,效如桴鼓。找到了研究《伤寒论》理论体系的最佳途径,解开了《伤寒论》的千古谜团。《中医内伤火病学》是全面论述内伤火病的惟一一部书,曾获1993年度第九届北方十省市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五运六气临床应用大观》一书,2006年荣获山西省第七届优秀科普作品二等奖。其三,提出人体双生命生理结构新概念和心、肺、脾三本思想,重新创建中医之本源,将会对中医理论产生重大影响。 重要著作创作二十余种,主要的有:《周易真原》、《孔子:被遗忘的古代科学家》、《中医运气学解秘》、《五运六气临床应用大观》、《中医自然体质论治》、《中医太极医学》、《中医内伤火病学》、《伤寒真原》、《针灸真原》、《疫病早知道》、《五运六气解读伤寒论》、《五运六气解读脾胃论》等。

目录

第一编 《黄帝内经》方法论
第一章 人体生命双结构
第一节 《素问·上古天真论》阐释人体生命双结构
第二节 父母遗传有形生命体
第三节 自然遗传无形生命体
第四节 生命三要素——形、气、神
第五节 解读《素问·上古天真论》
第六节 形神小结
第二章 心肺脾三本
第一节 先天之本——心
第二节 后天之本——肺、脾
第三节 心肺脾三本确定人体生命的主要指征
第四节 心肺脾三本的诊断

第二编 先天形体
第三章 脏腑形体
第一节 形体的生成
第二节 解剖认识形体
第三节 脏腑为生化之器
第四节 五脏体系
第五节 论命门
第六节 万物演化规律
第七节 原创六大系统
第四章 论三焦
第一节 少阳三焦相火
第二节 腑三焦说
第三节 三焦三部说
第四节 三焦生理
第五节 三焦病理

第三编 后天神
第五章 《黄帝内经》论神
第一节 论神
第二节 诊察形神
第三节 五气五味
第四节 守形神
第五节 神与体质
第六章 论营卫
第一节 营卫来源
第二节 营卫分布
第三节 营卫循行
第四节 营卫主要功能
第五节 营卫病理
第六节 卫气为百病母
第七章 阴阳大论
第一节 天体运动是阴阳本质——阴阳起源
第二节 四时阴阳与标本中气
第三节 阴阳离合
第四节 阴阳类别
第五节 掌握阴阳
第六节 阴阳交
第七节 阴阳易第八节 脾胃阳虚三联证
第九节 三阴三阳
第八章 五行大论
第一节 五行起源_
第二节 五行变化
第三节 四时五行与天地阴阳
第四节 五行与时空配应
第九章 五运六气
第一节 天地人三才之道_
第二节 天人关系
第三节 运气司天在泉法轮常转
第四节 标本中气黄庭太极图
第五节 天文历法的精确制导医学
第六节 《黄帝内经》时空医学模型
第七节 天道年干支60甲子历
第八节 地道日干支60甲子历
第九节 运气决定生物的命质
第十节 象数科学
第十章 经脉
第一节 经脉源头
第二节 五输穴
第三节 月刺
第四节 知形神明顺逆
第五节 经脉循环
第六节 三阴三阳经脉的分部
第七节 十二经脉通于心
第八节 经脉循行的天文历法律

第四编 形神合一
第十一章 《黄帝内经》论人体生命整体观
第一节 形神整体观
第二节 形神疾病整体观
第三节 形神防治整体观
第五编发病
第十二章 形体结构与发病
第一节 形体结构与两个通道
第二节 病因
第三节 发病
第四节 脏与腑
第五节 病机
第六节 中医理论小结
第十三章 诊法
第一节 神诊
第二节 形诊
第三节 运气诊
第十四章 论治
第一节 治疗总则
第二节 具体治法
第三节 组方用药标准化
第十五章 《黄帝内经》科学实验考察
附录河图、洛书、八卦来源于日月运动规律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医师承学堂内经真原:还原内经原创理论体系》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80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