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詹红生、刘献祥
页数:408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1323430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供中西医结合专业用。本教材是在上海中医药大学石印玉教授主编的靠前版教材及“十二五”规划教材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编写结构沿袭靠前版,主要对近年来出现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进行了补充和归纳,修订了原版的一些错误和不足之处,还添加了一些近年来学科内已达成共识和获得认可的新的定义和诊疗方法,以适应医学发展的需要。本教材由来自全国20余所高等医药院校的教师联合编写而成,编写内容互有交叉,故不在书内相关内容部分一一署名。主编和副主编的分工如下:全书由上海中医药大学詹红生教授担任主编,负责起草修订编写大纲、审定全部书稿;福建中医药大学刘献祥教授、长春中医药大学冷向阳教授负责上篇统稿;湖南中医药大学熊辉教授负责中篇统稿;河南中医学院李慧英教授、南方医科大学李义凯教授负责下篇统稿,并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董健教授负责数字化教材项目。
作者简介
詹红生,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中医领军人才。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48项,其中,第一最课题8项,部市级课题14项,担任课题负责人22项;获得各类各级科技成果奖19项。申请专利12项(已授权8项)。发表学术论文193篇,出版学术著作12部(种)。担任全国中医院校本科生规划教材《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中医筋伤学》、《中医气功学》主编,《推拿手法学》和《推拿治疗学》编审,《推拿学》、《推拿功法学》、《推拿手法学》和《中医骨伤科学基础》副主编。培养博士生13名、硕士生27名,与博士后合作研究3人次。刘献祥,男,农工党党员,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中医专业,获学士学位。现任福建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农工党福建省委副主委,福建省第十届政协常委,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教育研究会执行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分会委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主任委员。获福建省优秀教师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或第一作者出版《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性关节炎》等著作12本。负责承担了包括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科研课题20多项。获福建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排名第一1项,第五1项)、三等奖3项(排名第一2项,第二1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二、三等奖各1项(排名第二);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著作一等奖1项(排名第三);福建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福建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排名第二、三),第一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排名第三);国家发明专利1项(排名第二)。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发展简史
二、研究范畴
三、研究意义
第二章 骨伤科疾病的分类与病因病机
第一节 损伤的分类与病因病机
一、损伤的分类
二、损伤的病因病机
第二节 筋骨关节疾病的分类与病因病机
一、筋骨关节疾病的分类
二、筋骨关节疾病的病因病机
第三章 诊断
第一节 四诊
一、望诊
二、闻诊
三、问诊
四、切诊
第二节 骨与关节检查
一、测量
二、理学检查法
第三节 辅助检查
一、影像学检查
二、实验室检查
三、其他检查
第四节 诊断原则
一、局部与整体结合
二、静态与动态结合
三、各种信息合参
四、与正常相对比
第四章 治疗
第一节 外治法
一、手法
二、牵引
三、固定
四、手术
五、物理疗法
六、功能锻炼
七、支具
八、药物
九、封闭疗法
十、其他疗法
第二节 内治法
一、中药
二、西药
第三节 常见症状的辨证论治
一、疼痛
二、肿胀
三、瘀斑
四、出血
五、发热
六、便秘
七、眩晕
八、麻木
九、肌萎
中篇 损伤
第五章 损伤急救
第一节 急救技术
一、正确判断伤情
二、正确进行现场急救
三、开放性损伤清创技术
第二节 创伤性休克
第三节 脂肪栓塞综合征
第四节 挤压综合征
第五节 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第六节 儿童骨骺损伤
第六章 头面颈项部损伤
第一节 头皮损伤
第二节 颅骨骨折
附:脑损伤
第三节 颞颌关节脱位
第四节 颈部扭伤
第五节 颈椎骨折脱位
第七章 胸腰骨盆损伤
第一节 胸壁软组织损伤
第二节 肋骨骨折
第三节 急性腰扭伤
第四节 胸腰椎骨折脱位
附:脊髓损伤
第五节 骨盆骨折
第八章 上肢损伤
第一节 肩臂部损伤
一、肩关节脱位
二、肩锁关节脱位
三、锁骨骨折
四、肱骨外科颈骨折
五、肱骨干骨折
第二节 肘、前臂部损伤
一、肘关节脱位
二、桡骨小头半脱位
三、肱骨髁上骨折
四、肱骨髁间骨折
五、肱骨内上髁骨折
六、肱骨外髁骨折
七、尺骨鹰嘴骨折
八、桡骨头颈部骨折
九、尺桡骨干双骨折
十、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
十一、桡骨下1/3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
十二、桡骨远端骨折
附:巴通骨折
第三节 腕、手部损伤
一、月骨脱位
二、掌指关节脱位
三、指间关节脱位
四、腕舟骨骨折
五、掌骨骨折
六、指骨骨折
第九章 下肢损伤
第一节 髋、大腿部损伤
一、髋关节脱位
附:陈旧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
二、股骨颈骨折
三、股骨粗隆间骨折
四、股骨干骨折
第二节 膝、小腿部损伤
一、膝关节脱位
二、髌骨脱位
三、股骨髁上骨折
四、股骨髁骨折
五、髌骨骨折
六、胫骨髁骨折
七、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
八、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
九、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十、胫腓骨干骨折
第三节 踝、足部损伤
一、踝部骨折脱位
二、距骨骨折脱位
三、跟骨骨折
四、跗跖关节脱位
五、跖骨骨折
六、跖趾关节及趾间关节脱位
七、趾骨骨折
下篇 筋骨关节疾病
第十章 颈肩臂痛
第一节 颈椎病
第二节 落枕
第三节 肩周炎
第四节 肱骨外上髁炎
第十一章 腰腿痛
第一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
第二节 腰椎椎管狭窄症
第三节 慢性腰痛
一、腰肌劳损
二、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三、梨状肌综合征
第十二章 骨关节疾病
第一节 骨关节病
第二节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第三节 类风湿关节炎
第四节 强直性脊柱炎
第十三章 骨质疏松症
第十四章 骨与关节感染
第一节 骨髓炎
一、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二、慢性骨髓炎
三、创伤后骨髓炎
第二节 化脓性关节炎
第三节 骨与关节结核
一、概述
二、脊柱结核
三、膝关节结核
四、髋关节结核
第十五章 骨肿瘤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良性骨肿瘤
一、骨软骨瘤
二、软骨瘤
三、骨瘤
四、骨样骨瘤
第十六章 骨关节及肢体畸形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第十七章 其他常见筋骨关节疾病
第一节 腱鞘炎
一、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二、屈指肌腱腱鞘炎
第二节 腱鞘囊肿
第三节 神经卡压综合征
一、腕管综合征
二、肘管综合征
三、踝管综合征
第四节 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
第五节 跟痛症
第六节 □外翻
第七节 纤维肌痛综合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