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韦贵康
页数:16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1325652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国医大师师韦贵康教授从医50余年临证经验之精华,点透骨伤手法之要妙,涵盖中医骨伤大师学医之路、脊柱与四肢病损的诊治病案、手法要点及图谱等,可谓骨伤科、推拿科、疼痛科等临床相关医士推荐阅读参考书。
作者简介
韦贵康先生,国医大师,1938年10月出生,1964年毕业于河南平乐正骨学院,随即分配到广西中医学院(2012年改为广西中医药大学)工作至今。曾先后仼广西中医学院笫二附属医院院长、广西中医学院院长、骨伤科研究所所长。工作期间先后到天津、北京、上海进修达2年之久。现为广西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后导师。
本书特色
传承中医骨伤名师学术,对于中医骨伤事业发展大有裨益。本书为国医大师韦贵康先生力作,书中记录了其学医成才之路,临证体悟得失,临证实用手法,以及诊治多种常见骨伤科疾病的案例,全景、真实地再现了一代国医大师的临证精华,值得读者收藏与阅读参考。
目录
第一章 我的行医之路
第一节 学医梦圆于洛阳平乐
第二节 津京沪进修
第三节 从医工作的三个阶段
第二章 行医早期骨伤临床经验
第一节 骨折治疗经验
第二节 外伤重症治疗经验
第三章 关注脊柱与四肢慢性病损
第一节 脊柱与四肢慢性病损的发病特点与诊治
第二节 脊柱病损的学术观点
第三节 脊柱影像学检查的阅片程序与口诀
第四节 脊柱与四肢检查要点
第五节 脊柱与四肢慢性病损整治手法特点
第六节 脊柱与四肢慢性病损中药内外治法特点
第四章 骨骼应用解剖特点与临床
第一节 颈椎
第二节 胸椎
第三节 腰椎
第四节 骨盆
第五节 肩部
第六节 肘部
第七节 腕部
第八节 髋部
第九节 膝部
第十节 踝部
第五章 韦氏独特手法
第一节 脊柱整治手法
第二节 十二经筋与手法
第三节 韦氏奇穴与手法
第四节 子午流注原理在手法,临床的应用
第五节 阴阳学说与手法
第六节 五行学说与手法
第七节 保健按摩八套路
第六章 脊柱与四肢病损手法
第一节 颈部病损
第二节 胸椎病损
第三节 腰骶部病损
第四节 骨盆病损
第五节 四肢大关节病损
第七章 脊柱与四肢病损的中药内外治法
第一节 内治法
第二节 外治法
第八章 脊柱相关疾病
第一节 关于脊柱相关疾病的认识
第二节 脊柱相关疾病学科的确立
第三节 脊柱相关疾病的发病特点与好发部位
第四节 脊柱相关疾病的中医诊疗技术
第九章 临床病案精选
案1 颈性低热(中枢性交感神经型)
案2 颅脑外伤伴颈外伤后综合征
案3 产后损伤性腰腿痛
案4 脊柱侧弯畸形
案5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第一节 学医梦圆于洛阳平乐
第二节 津京沪进修
第三节 从医工作的三个阶段
第二章 行医早期骨伤临床经验
第一节 骨折治疗经验
第二节 外伤重症治疗经验
第三章 关注脊柱与四肢慢性病损
第一节 脊柱与四肢慢性病损的发病特点与诊治
第二节 脊柱病损的学术观点
第三节 脊柱影像学检查的阅片程序与口诀
第四节 脊柱与四肢检查要点
第五节 脊柱与四肢慢性病损整治手法特点
第六节 脊柱与四肢慢性病损中药内外治法特点
第四章 骨骼应用解剖特点与临床
第一节 颈椎
第二节 胸椎
第三节 腰椎
第四节 骨盆
第五节 肩部
第六节 肘部
第七节 腕部
第八节 髋部
第九节 膝部
第十节 踝部
第五章 韦氏独特手法
第一节 脊柱整治手法
第二节 十二经筋与手法
第三节 韦氏奇穴与手法
第四节 子午流注原理在手法,临床的应用
第五节 阴阳学说与手法
第六节 五行学说与手法
第七节 保健按摩八套路
第六章 脊柱与四肢病损手法
第一节 颈部病损
第二节 胸椎病损
第三节 腰骶部病损
第四节 骨盆病损
第五节 四肢大关节病损
第七章 脊柱与四肢病损的中药内外治法
第一节 内治法
第二节 外治法
第八章 脊柱相关疾病
第一节 关于脊柱相关疾病的认识
第二节 脊柱相关疾病学科的确立
第三节 脊柱相关疾病的发病特点与好发部位
第四节 脊柱相关疾病的中医诊疗技术
第九章 临床病案精选
案1 颈性低热(中枢性交感神经型)
案2 颅脑外伤伴颈外伤后综合征
案3 产后损伤性腰腿痛
案4 脊柱侧弯畸形
案5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