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姜海
页数:24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11729410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不仅严重影响畜牧业生产,也严重危及人民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布病疫情持续上升,发病率居甲、乙类传染病前10位。本书主要内容包括8方面:布病的优选流行概况与特征、流行病学新进展、病原学新进展、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新诊断标准、急性期和慢性期治疗原则、非典型布病诊断、防控措施。本书既包括了相关领域的很近进展,又增加了典型病例分析及图像。
本书特色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不仅严重影响畜牧业生产,也严重危及人民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布病疫情持续上升,发病率居甲、乙类传染病前10位。本书主要内容包括8方面:布病的全球流行概况与特征、流行病学新进展、病原学新进展、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新诊断标准、急性期和慢性期治疗原则、非典型布病诊断、防控措施。本书既包括了相关领域的最近进展,又增加了典型病例分析及图像。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发展史
第二节 疫情
第三节 防治管理机构
第四节 防控工作历程
第二章 病原学
第一节 形态、染色及培养特性
第二节 抵抗力
第三节 毒力及测定
第四节 抗原结构及内毒素
第五节 新种的发现
第六节 基因组及基因组学
第三章 流行病学
第一节 传染源
第二节 传播途径及传播因子
第三节 人群易感性
第四节 分布特征
第五节 自然疫源性与社会性
第四章 发病机制与病理特点
第一节 发病机制
第二节 病理特点
第五章 临床表现
第一节 临床症状
第二节 临床分期
第三节 特殊人群的临床特点
第四节 再次感染病例的临床特点
第六章 临床检查
第一节 一般常规检查
第二节 影像学表现
第三节 相关脏器检查
第七章 实验室检测技术
第一节 血清学诊断
第二节 病原学检测
第三节 核酸检测
第四节 生物安全要求
第八章 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一节 诊断原则
第二节 诊断依据
第三节 诊断
第四节 诊断中的相关问题
第五节 鉴别诊断
第九章 治疗
第一节 治疗对象及治疗原则
第二节 治疗方案
第三节 急性期和慢性期的治疗
第四节 并发症治疗
第五节 特殊人群的治疗
第六节 疗效评价
第七节 常用抗生素副作用监测
第八节 耐药情况
第九节 传统医学治疗方案
第十章 病程及预后
第一节 病程
第二节 病程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慢性倾向
第四节 预后
第五节 随访
第十一章 护理
第一节 一般及专科护理
第二节 心理护理
第三节 合并症的护理
第十二章 预防与控制
第一节 防控策略
第二节 防控措施
第三节 控制或消灭传染源
第四节 切断传播途径
第五节 保护易感人群
第十三章 疫情报告与处置
第一节 疫情报告
第二节 疫情处置
第十四章 监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内容和方法
第三节 数据收集、分析与反馈
第四节 质量控制
第五节 职责与分工
第十五章 健康教育和干预
第一节 健康教育
第二节 健康干预
附录
附录一 布鲁氏菌病现场消毒和实验室消毒及应急处置方法
附录二 布鲁氏菌病典型及疑难病例案例分析
附录三 布鲁氏菌病诊断(WS269—2019)
第一节 发展史
第二节 疫情
第三节 防治管理机构
第四节 防控工作历程
第二章 病原学
第一节 形态、染色及培养特性
第二节 抵抗力
第三节 毒力及测定
第四节 抗原结构及内毒素
第五节 新种的发现
第六节 基因组及基因组学
第三章 流行病学
第一节 传染源
第二节 传播途径及传播因子
第三节 人群易感性
第四节 分布特征
第五节 自然疫源性与社会性
第四章 发病机制与病理特点
第一节 发病机制
第二节 病理特点
第五章 临床表现
第一节 临床症状
第二节 临床分期
第三节 特殊人群的临床特点
第四节 再次感染病例的临床特点
第六章 临床检查
第一节 一般常规检查
第二节 影像学表现
第三节 相关脏器检查
第七章 实验室检测技术
第一节 血清学诊断
第二节 病原学检测
第三节 核酸检测
第四节 生物安全要求
第八章 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一节 诊断原则
第二节 诊断依据
第三节 诊断
第四节 诊断中的相关问题
第五节 鉴别诊断
第九章 治疗
第一节 治疗对象及治疗原则
第二节 治疗方案
第三节 急性期和慢性期的治疗
第四节 并发症治疗
第五节 特殊人群的治疗
第六节 疗效评价
第七节 常用抗生素副作用监测
第八节 耐药情况
第九节 传统医学治疗方案
第十章 病程及预后
第一节 病程
第二节 病程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慢性倾向
第四节 预后
第五节 随访
第十一章 护理
第一节 一般及专科护理
第二节 心理护理
第三节 合并症的护理
第十二章 预防与控制
第一节 防控策略
第二节 防控措施
第三节 控制或消灭传染源
第四节 切断传播途径
第五节 保护易感人群
第十三章 疫情报告与处置
第一节 疫情报告
第二节 疫情处置
第十四章 监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内容和方法
第三节 数据收集、分析与反馈
第四节 质量控制
第五节 职责与分工
第十五章 健康教育和干预
第一节 健康教育
第二节 健康干预
附录
附录一 布鲁氏菌病现场消毒和实验室消毒及应急处置方法
附录二 布鲁氏菌病典型及疑难病例案例分析
附录三 布鲁氏菌病诊断(WS269—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