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中药资源学第9版

封面

作者:段金廒,周荣汉主编

页数:248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1321355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药资源学是研究中药资源的形成、种类构成、质量与数量组合、地理分布、时空变化规律、开发与综合利用,以及保护和管理的科学。根据“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中药资源学是一门总论性质的课程,它主要授予学生有关中药资源学的科学性质、任务和发展,有关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特别是与药材产量与质量、可持续利用、新资源的寻找与开发利用等有关方面应重点研究与阐述。为了加深对理论部分的理解,段金廒、周荣汉主编的《中药资源学(供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药学等专业用第9版)》介绍了一些实例(各论),突出介绍它们的某些特色,各校可根据本地区特点选择讲授。对于资源调查部分,同学可以结合野外实习,在实践中训练,在内业整理中加以提高。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中药资源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类型
二、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
三、资源科学的学科分支
四、中药资源的范畴与特点
第二节 中药资源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药资源学的发展及学科体系的形成
二、中药资源学学科的发展
第三节 中药资源学研究的目标与任务
一、中药资源学的研究目标
二、中药资源学的研究任务

第二章 中药资源的种类与构成
第一节 按自然属性划分的中药资源种类与构成
一、植物类中药资源
二、动物类中药资源
三、矿物类中药资源
第二节 按社会属性划分的中药资源种类与构成
‘一、中医药体系中应用的中药资源
二、民族医药体系中应用的中药资源
三、民间应用的中药资源
第三节 按生产特点和来源划分的中药资源种类与构成
一、源于野生和人工生产的中药资源
二、生物技术产品和替代性资源
三、国产与进口/引种的中药资源

第三章 中药资源的分布与区划
第一节 中药资源的分布
一、地势和气候特点
二、中药资源分布概况
第二节 中药资源区划
一、中药资源区划的目的与意义
二、中药资源区划的原则与依据
三、中药资源区划系统
四、中药资源生态适宜区分析与中药材生产区划

第四章 药材品质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节 中药资源种质与药材品质的形成
一、中药资源种质的概念与范畴
二、中药优良种质资源的选育与保存
三、中药资源种质与药材品质的关系
第二节 生态环境与药材品质的形成
一、气候因子对药材品质的影响
二、地形及土壤因子对药材品质的影响
三、生物因子对药材品质的影响
四、环境胁迫对药材品质的影响
第三节 人为因素与药材品质的形成
一、野生抚育及人工生产与药材品质的关系
二、人文社会与药材品质的关系
第四节 道地药材的形成与发展
一、道地药材的特征、历史沿革与形成
二、我国道地药材的分布

第五章 中药资源调查研究与动态监测
第一节 中药资源调查的目的与任务
一、中药资源调查研究的目的、任务与方法
二、中药资源调查的组织与准备工作
三、资源环境调查
四、植物药资源调查
五、动物药资源调查
六、内业整理工作
第二节 中药资源的动态监测
一、中、药资源动态监测的基本原理与体系构成
二、中药资源动态监测的信息采集与分析
三、资源动态信息的评价利用
第三节 “3S”技术在中药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第四节 中药资源危机的预警系统
一、药用植物资源预警系统的建立原则
二、资源危机阈值的确定
……

第六章 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产业化
第七章 中药资源保护、更新及可持续发展
第八章 中药资源评价与管理
第九章 中药资源品种代表性实例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彩图

节选

  《中药资源学(第9版 供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药学等专业用)》:  第四节 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中药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系统工程。其内容涉及中药资源的生产、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等多个方面。本节将就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其技术性对策进行阐述。  一、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就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引下,从实际出发,依靠富有远见的宏观调控政策、先进的经营管理机制,因地制宜确立中药资源发展战略与选择发展模式,合理利用中药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发展后劲,确保当代人及其后代对中药资源不断提高的需求得以满足。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使中药资源具有长期的发展能力,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满足人们需求,保护生态环境和增加物种的生物多样性。使中药资源的生产能力和再生产能力达到可持续稳定的提升,最终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保护性、协调性、动态性、针对性等基本特征。  二、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体系与构成要素  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体系具有描述、评价、解释、预警、决策等功能性作用。遵循可持续性、动态性、生产性、全面协调性、科学性、预见性、稳定性、生态性等原则,根据中药资源的特点、中药资源现状,构建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体系。  可持续性是为了能使中药资源永续利用。它要求长期与近期之间、当代与后代之间在中药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上保持协调发展、合理利用的原则,而非掠夺性地开发利用和破坏。即当代人对中药资源的利用,不应使后代人正常利用中药资源的权利受到影响和破坏。  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是个系统工程,应该建立全面科学的支撑体系。包括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体系、保护与监控体系、合理开发利用体系及评价指标体系。  (一)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体系  1.中药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平台  建立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库,重视珍稀濒危特有中药赖以生存的特殊生态系统和生境的保护及被破坏或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加强其种群生态学、生态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和珍稀濒危机制的研究。中药资源的有限性和可解体性说明中药资源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中药资源的持续利用依赖于生物多样性保护。药用动植物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研究是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就地保护研究、迁地保护研究和基因库保存研究3个主要手段。以保护求发展,以开发促保护,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天然更生与人工培育相结合.是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进行药用动植物种质基因库规划与设计,建立种子(质)基因库;开展生物技术的研究,保存种质资源。在国家已经公布的重点保护动植物名录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BAP)中提出的优先保护物种中,选择重点品种,进行调查研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用形态描述和分子标记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构建出含有野生种、农家种和主要改良种的核心种质,进行有效保护,进行种质的创新及新品种的选优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2.中药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究技术平台  主要进行中药材引种驯化及野生抚育研究。由于栽培药材仅占常用中药材品种的30010左右,因此,中药材引种驯化及野生抚育研究是当前的重要研究领域。需要注意的是,在发展目标药材规范化、规模化种植的同时要注意保护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其中药材野生抚育作为一种新兴的中药材农业产业化模式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它突破了传统的中药材生产经营模式,有效解决了当前中药材生产面临的药材质量差和资源、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难题,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再生和中药材生产的三重并举,有广泛的前景和生命力。  3.中药资源调查方法学研究技术平台  传统中药资源调查研究多以定性或半定量方法为主,资源调查以产量统计推算、现场调查、路线调查、访问调查为主,极少部分辅以野外样方调查技术。传统中药资源调查方法存在调查时间长、费用多、工作量大、提供资源数据速度慢、精度差等缺陷,数据可靠性和客观性差,落后于现代科技发展和中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应用现代高新技术如统计、计算机数据库和网络技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研究构建实用和实时动态的中药资源信息收集体系。同时,进行药材资源普查数据库与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国家中药材资源巨型数据库,并与土壤、气候、经济、交通、人口等相关信息建立数据融合分析系统,以随时监测中药资源的种类、蕴藏量和需求量,建立中药资源的数据库及预警系统。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中药资源学第9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78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