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阿胶百科知识

封面

作者:秦玉峰

页数:208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1325397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阿胶是国人比较熟悉的一味名贵中药,然而细究起来,大家对阿胶的认识又多模棱两可,有些观点,则似是而非。阿胶用药历史悠久,文献古籍记载颇多,其在临床中治疗多种疾病,疗效确切,且日常生活中亦常用来作为膳食材料,属于药食两用之佳品。常言道:“是药三分毒”,作为药品,大家比较关心其安全性如何,毒副作用有哪些?作为食品,阿胶怎样服用更合理?怎样搭配更科学?那么,阅读了本书就能从中找到答案,解决日常使用阿胶所出现的各种顾虑。

作者简介

秦玉峰,1958年生人,籍贯山东东阿,中共党员,应用研究员,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山东省第十一、十二届人大代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国际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驴业分会会长。获得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杰出质量人、石川馨—狩野奖、全国优秀企业家、第一最非遗传承人薪火传承奖、2015年度中国中医药新闻人物。山东省劳模,山东省十大杰出工程师、山东省发明创业奖优秀奖,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实践导师。获发明专利4项,省部级重大科研技改项目10余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本书特色

阿胶属于药食同源类中药,在《神农本草经》中居上品。既是一味防治疾病的良药,又是百姓养生保健的佳品。阿胶使用历史悠久,其中蕴涵的文化知识、历史典故丰富多彩,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大健康领域具有做成大品种的优越条件。

目录

阿胶史话
第一章
第一节 和尚制胶,后世传诵
第二节 太宗霸胶,门神封井
第三节 贵妃争宠,暗服阿胶
第四节 参天悟地,造化神功
第五节 慈禧服胶,驻颜得子
第六节 东阿水贵,胡邓斗法
第七节 空手套胶,七爷创业
第八节 扬眉吐痰,力显国威
第二章
阿胶知识问答
第一节 阿胶的原料与生产工艺
第二节 阿胶的功效与应用
第三节 胶类药真伪鉴别及储存
阿胶食疗药膳
第三章
第一节 传统食用方法
第二节 现代食用方法
第三节 阿胶应用于各科疾病的常见食疗方法
第四章
历代医籍中的阿胶
第一节 本草中记载的阿胶
第二节 历代阿胶医案精选

节选

和尚制胶,后世传诵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争霸天下,北上攻打齐国,开凿了伯渎河。越王勾践亲自去吴国,向吴王和他的臣下馈送了大量的食物、财礼,并派了一支队伍助吴攻齐。齐国举国上下抽丁备战,加征赋税、徭役,适逢中原大旱,举国民不聊生,灾民遍地。平邱易子而食的现象比比皆是,张傅、张髓、张体三兄弟便开仓赈灾,无奈荒民太多,没多久官粮用尽,很快饿殍遍野,到处都是食尸之人,更要命的是遍地尸首爆发了瘟疫,得了这种病的人都面黄肌瘦、头晕烦躁、气喘咳嗽、心慌失眠、卧床不起,直到气喘、咯血而死。一时间真是“万户萧疏鬼唱歌”,当地名医用尽各种药物都治不了这病,病人只能眼巴巴地等死。张傅是掌管军备物资的小吏,他的仓库里还有一批军用战备物资——牛皮,张氏兄弟决定拿出牛皮煮给灾民吃。张傅和儿子张亘把牛皮拿出来,用水泡了7天7夜,刮毛后,切成小块,置大锅21口,桑木煮皮,把牛皮完全熬化了,济民救灾。 没想到,熬化的牛皮竟然凝固成胶,黄如琥珀、透如黄玉,遇热水即化,口感润滑,香软怡口。吃了牛皮胶的灾民不仅没饿死,脸上还透出红光,精力旺盛,体力充沛。更让人意外的是,得了瘟疫的病人,吃了这牛皮胶后,病情一天天见好,不到半月竟然奇迹般地康复了。 灾民得救了,但是张傅却因私自动用军备物资,遭到了齐王的诛杀,张傅之子张亘也遭受牵连,被贬为庶民,发配阿邑地。张傅被杀时全城民众送行,场面感天动地。人民群众是善良的,为了美化济世救人的张傅,人们编纂了另外一个版本:齐王欲诛杀张傅,老百姓联名请求免杀张傅,让张傅出家代为王母祈福,齐王欣然同意。从此张傅出家,成为阿胶传说中的傅和尚。然后演绎出了另一个传奇故事,据说一个叫傅氏的和尚,法力无边,能够化腐朽为神奇。适逢灾年,饿殍遍地,傅氏僧人煮粥济民,无奈荒民太多,只得拾大户人家废弃的牲口皮煮汤以济荒民,一时心急火武,无意煮至乌胶,民食体健。后辈尊称此胶物曰“傅致胶”(“致”通“制”),又为“傅氏胶”。为了纪念傅和尚,后世偶有医家煮胶,选上等胶品皆印“傅氏仁僧”铭念 成书于秦汉时期的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也记载:阿胶,又名傅致胶,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痛,女子下血,安胎。并把其列为上品,称其“久服轻身益气”。贵妃争宠,暗服阿胶形容美人最典雅的词汇是“肤若凝脂”,历史上最“肤若凝脂”之人非杨贵妃莫属。但她为什么能“肤若凝脂”,却在唐代引起了一场笔墨官司。这场官司牵涉到阿胶、温泉以及白居易。白居易《长恨歌》中写道:“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白居易既是赫赫有名的大诗人,又是受到皇帝赏识的大官,此言一出,声势压人,后世不由分说就认为那“凝脂”是温泉水洗所致。然而,偏偏他同时代的人不认账,《全唐诗》无名氏跳将出来针锋相对,认为:铅华洗尽依丰盈,雨落荷叶珠难停。暗服阿胶不肯道,却说生来为君容。圣人说,饮食和男女,是人之为人的最大欲望。换句话说,如果没了“食”和“性”,人生就几乎失去了价值和意义。杨贵妃如此妩媚,所以我们大致可以理解为什么唐明皇从此不早朝,一味贪恋“肤若凝脂”了。问题是杨贵妃为什么能够“肤若凝脂”,并不是一句“天生丽质难自弃”所能解释的。岁月是女人最大的天敌,无论如何“天生丽质”,都难抵那风霜消磨。而杨贵妃偏能抵挡那风霜消磨,除天生丽质之外,肯定驻颜有术,居然多年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白居易认为那驻颜之术是洗温泉,而无名氏认为是吃阿胶。其中奥妙尽在无名氏诗中。原来唐代女子好浓妆艳抹,也就是好用“铅华”。抹上“铅华”固然可以光彩照人,但后患无穷,因为“铅华”之中含铅、镉等重金属,容易腐蚀皮肤。时间一久,“铅华洗尽”后恐怕不是什么“雨落荷叶珠难停”,而是层峦叠嶂,面目狰狞了。所以无名氏才感叹贵妃居然能够“铅华洗尽依丰盈”,着实不易。答案一自然就指出来了:杨贵妃用温泉洗澡,不是因为温泉能使“肤若凝脂”,而是温泉洗澡“铅华洗尽”后依然能“肤若凝脂”。至于答案二:无名氏说,杨贵妃之所以“肤若凝脂”是因为“暗服阿胶”。不知道当年杨贵妃魂消马嵬坡,是否会后悔自己“肤若凝脂”,后悔自己“暗服阿胶”。但当时后有安史叛乱,中有六军不发,前途渺茫,时人的确认为杨贵妃是红颜祸水,该死。其实,错误在于那好色之人唐明皇,而不在于举国声讨的那“肤若凝脂”的色,以及助色生成的阿胶。所以怨不得杨贵妃,怨不得阿胶,唐明皇咎由自取,却让杨贵妃背了黑锅。不过,认为杨贵妃之所以“肤若凝脂”,是因为“暗服阿胶”,有点让人匪夷所思。以杨贵妃之独擅后宫,以唐明皇之恩宠有加,以杨氏家族之鼎盛,杨贵妃什么得不到呢?又何必如作贼一般,躲在后宫暗服阿胶?大概,是想令世人以为自己的美貌属于“天生丽质”,而非后天调理吧。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阿胶百科知识》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78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