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西方经济伦理思想史

封面

作者:徐大建

页数:326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20816332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对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的渊源和发展做了一个简明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批判性考察,其次试图通过批判性考察对经济伦理的基本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本书力图以经济伦理研究的基本问题及其演变作为论述的主线,以此选择西方历目前一些主要的哲学家、经济学家或社会学家作为论述对象,系统性地阐述他们的经济伦理思想并对之进行一些批判,很后对经济伦理的基本问题得出一些借鉴性的结论。
本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首先弄清楚经济伦理的基本问题及其变化形式,聚焦形成研究的逻辑主线;其次根据这些基本问题的历史演变,选择与其密切相关的有代表性的有名经济学—哲学家、政治哲学家和社会学—哲学家的主要著作及相关文献,对他们的经济伦理思想进行分析梳理;很后围绕基本的经济伦理问题,对西方经济伦理思想进行批判性总结,得出自己的结论。
按照以上的思路和方法,本书首先在章根据现有的伦理学和经济伦理研究内容,从逻辑上分析确定了伦理学和经济伦理的基本问题。篇由第2、3章构成,探讨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的文化渊源和萌芽,以公平正义为核心概念,以经济正义为基本问题,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阿奎那等人为代表人物,论述古希腊和中世纪基督教的经济伦理思想。第二篇由第4、5、6三章构成,探讨近代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的兴起,以自由平等和经济效率为核心概念,以经济活动的目的选择为核心问题,以休谟、斯密和穆勒等人为代表人物,论述市场经济社会的兴起和古典经济学的功利主义伦理框架。第三篇由第7、8、9三章构成,探讨现代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的发展,以经济效率和公平正义为核心概念,以经济活动的道德规范为基本问题,以罗尔斯、科斯、阿玛蒂亚森等人为代表人物,论述经济活动的公平正义原则及其与经济效率原则的关系。第四篇由0、11、12三章构成,进一步探讨现代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的发展,以经济效率和公平正义为核心概念,以社会经济发展与道德法律传统的关系为基本问题,以马克思、韦伯、哈耶克等人为代表人物,论述经济效率、公平正义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第五篇由3、14、15三章构成,对经济伦理的基本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纵观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的演变,可以看出,贯穿于经济伦理基本问题的核心问题是经济效率与公平正义的关系,亦即对不同公平正义的选择问题。

作者简介

徐大建,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西方哲学、经济哲学。出版专著两部,其中《企业伦理学》被教育部列入工商管理类推荐研究生教学用书;译著十余部,其中《心的概念》、《功利主义》、《教育漫话》等被商务印书馆列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等杂志发表论文五十余篇。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伦理学、经济学和经济伦理专业的研究者和学生《西方经济伦理思想史:经济的伦理内涵与社会文明的演进》力图对国内外比较欠缺的西方经济伦理思想史作一个简要的、较为系统的梳理分析和评论,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伦理问题提出了一些真知灼见。
第一,关于经济伦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及其逻辑结构,本书认为,它们表现为随着历史的发展依次从不同的学科视野对经济效率与公平正义的不同看待,由“经济活动的社会目的或经济效率问题以及相关的人性基础问题”、“效率与公平的评价关系问题”与“效率与公平的事实关系问题”等三个基本问题共同构成,其他各种更为具体的经济伦理问题,如市场经济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评价问题、工商活动的伦理准则,伦理道德对经济发展的价值问题等等,都能够从这些问题构成的逻辑框架中衍生出来。
第二,关于经济伦理基本问题的理论解决方案,本书认为:(1)经济活动的社会目的是社会生产的经济效率,这是经济活动的基本伦理原则,并且在经济活动中表现为各种有利于社会经济效率的道德规范。(2)虽然经济活动的基本伦理原则是有效的生产活动,并表现为各种有利于社会经济效率的道德规范,但有效的生产活动离不开财富的合理分配,社会经济效率离不开公平正义,因此经济活动领域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又要超越社会经济效率,涉及社会正义,于是就会在经济伦理领域中产生经济效率与社会正义的复杂矛盾。在经济伦理领域中将经济效率与社会正义统一起来的途径应当是,从各种不同的社会正义方案中选择与经济效率相一致的社会正义方案。(3)经济效率与社会正义之间的矛盾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目的或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因此是一个伦理冲突问题,这一伦理冲突问题虽然可以通过价值关系的逻辑分析得出某种解决方案,但这样的解决方案需要用有关社会经济发展与道德法律传统之间事实关系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加以验证。
第三,关于经济伦理基本问题解决方案的方法论原则。本书认为,贯穿经济伦理基本问题的核心问题乃是经济效率与社会正义的关系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1)既要考虑个人私利与社会公益的矛盾问题,又要考虑两种不同社会利益的伦理冲突问题;(2)既要运用道德评价的方法,又要运用科学描述的方法来验证道德评价的结果;(3)理论只能提供解决问题的框架,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唯有依靠实践。

目录

导论1

一1

二7

三9

第1章经济效率与公平正义

——经济伦理的基本问题15

11伦理道德的基本问题16

111人的行为选择问题16

112伦理道德的基本问题19

12经济伦理的基本问题24

121经济学视野中的经济伦理问题24

122政治经济学和政治哲学视野中的经济伦理问题27

123经济社会学视野中的经济伦理问题29

124西方经济伦理问题的历史演变30

13经济伦理研究的基本方法论原则31

131尊重事实与合乎逻辑32

132描述33

133评论34

第一篇古代萌芽时期

第2章城邦的和谐

——古希腊文明与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的萌芽41

21古希腊文明的一般特征42

211古希腊历史概述42

212古希腊的经济和社会结构45

213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实践47

214古希腊的科学理性精神49

22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政治思想51

221柏拉图的伦理—政治思想52

222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政治思想59

23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经济伦理思想69

231柏拉图的经济伦理思想69

232亚里士多德的经济伦理思想75

24简要的评论83

第3章灵魂的拯救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及其经济伦理思想87

31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形成和发展88

311中世纪欧洲历史概述89

312中世纪西欧的政治经济基本状况91

313基督教的产生与发展94

32基督教的宗教伦理思想97

321罪感与救赎:人与上帝98

322平等和博爱:从信神到爱人100

33中世纪基督教的经济伦理思想105

331《圣经》中的经济伦理思想105

332圣托马斯·阿奎那的经济伦理思想110

34简要的评论116

第二篇近代形成时期

第4章伦理的转型

——近代资本主义及其伦理观念的兴起123

41近代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24

411资本主义的界定124

412近代欧洲资本主义兴起的历史127

42欧洲近代资本主义的传统文化因素148

421资本增殖或获取利润的传统道德基础148

422资产阶级法权的传统文化渊源150

423理性经营的传统渊源154

43资本主义的伦理观念155

431个体主义的社会契约观念156

432自由主义的个人权利观念160

433功利主义的社会总福利观念165

44简要的评论167

第5章“看不见的手”与公正的旁观者

——斯密的市场经济伦理学说169

51道德哲学172

511斯密道德哲学的整体逻辑173

512道德情操论177

513法律学184

52市场经济理论187

521国民财富的性质和来源188

522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190

523自由放任的经济自由政策194

53市场经济的伦理基础197

531市场经济的道德合理性:符合经济活动的社会目的197

532市场经济的人性基础:追求个人利益的合理性200

533从私利到公益的约束条件202

54简要的评论205

第6章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穆勒对经济学伦理框架的功利主义论证209

61功利主义的基本观点212

611后果主义214

612福利主义217

613最大幸福原则221

62正义与自由224

621用社会总体福利来决定各种公平正义的取舍226

622作为正义原则的基本政治权利230

63功利主义作为经济学的伦理框架236

631经济活动和经济学的社会目的237

632经济人假设241

633自由放任与政府干预244

64简要的评论251

第三篇现代发展时期Ⅰ

第7章产权和交易成本

——新制度经济学对经济制度的功利主义论证257

71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和概念259

711制度的本质:产权界定261

712经济制度的根本目的:交易费用、机会主义与社会信任264

713制度安排的优劣标准:交易成本的大小268

72科斯:奠基者270

721企业的性质271

722社会成本问题275

73科斯理论的拓展282

731交易费用经济学282

732委托—代理理论287

733制度变迁理论293

74新制度经济学所蕴涵的经济伦理思想301

741对规则公平的功利主义解释302

742国家在制度建设及经济发展中的作用304

743道德规范与意识形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306

第8章公平的正义

——罗尔斯对经济制度的正义论论证309

81问题和方法311

811核心问题:社会基本制度建构的道德原则312

812制度评价的元标准:基于人人自由平等的社会契约路径314

813理论论证方法:反思的平衡317

814对功利主义的批判320

82通过公平达到正义323

821正义原则323

822公平路径330

83罗尔斯的经济伦理思想335

831公平优先,兼顾效率336

832经济体制的正义338

833代际正义342

84简要的评论346

第9章以自由看待发展

——阿玛蒂亚·森对经济学的功利主义伦理框架的修正353

91阿玛蒂亚·森经济伦理思想的总体逻辑355

911福利经济学的伦理基础355

912对传统福利经济学的批判359

913对平等自由主义与自由至上主义的批判362

92自由作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和手段364

921自由作为发展的目的和评价标准366

922自由作为发展的手段和评价标准372

93正义理论376

931正义理论的研究路径与问题的转换377

932多元正义论与比较正义研究的信息基础382

933如何消除明显的非正义:基于协商式民主的社会选择理论389

94简要的评论392

第四篇现代发展时期Ⅱ

第10章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对经济发展与伦理道德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解释399

101描述伦理学:劳动异化学说402

1011黑格尔对地上天国的辩证法解读403

1012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和改造406

1013人的类本质和劳动异化学说409

102经济社会学:资本主义危机论414

1021历史唯物主义学说414

1022资本主义危机学说422

103经济伦理思想:经济发展与公平正义429

1031公平正义、经济效率与人的解放的统一430

1032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公平正义的内容432

1033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正义435

104简要的评论438

第11章伦理精神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韦伯对经济发展与伦理道德关系的多因论解释445

111经济社会学:方法和基本思路448

1111社会学方法448

1112基本思路456

112西方资本主义兴起的伦理导因457

1121工具理性行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458

1122价值理性行动:资本主义精神461

1123资本主义精神与新教伦理464

1124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468

113资本主义为什么不会在中国产生470

1131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制度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471

1132中国宗教经济伦理所强化的生活方式阻碍资本主义的发生479

114简要的评论486

第12章自生自发的自由秩序

——哈耶克对经济发展与伦理道德关系的文化进化论解释493

121总体思想497

1211哈耶克社会理论的基本问题和总体思路497

1212哈耶克的社会科学方法论500

1213哈耶克社会理论的进化论方法504

122文化进化论509

1221文化进化的一般模式509

1222西方文化的变异和演进:从自然道德到市场道德513

1223计划经济人为地阻止了人类文明进程518

123进化论的认识论521

1231人类理性的性质522

1232道德传统无法为理性建构530

1233市场经济能够更好地利用分散在个人手中的知识和信息533

124简要的评论536

第五篇经济伦理基本问题的演变

第13章经济活动目的的选择

——经济学的伦理前提545

131经济行为的个人动机:“理性经济人”假设547

1311“理性经济人”假设的方法论含义548

1312“理性经济人”假设的伦理含义556

132经济活动的社会目的:社会经济发展559

1321经济发展的评价标准560

1322经济发展的道德合理性567

133简短的结语570

第14章经济活动的道德原则

——政治经济学和政治哲学视域中的经济伦理问题575

141公平正义的内涵577

1411公平正义的抽象语义577

1412古希腊的公平正义观579

1413近现代欧美的公平正义观581

1414公平正义观的当代发展584

142经济活动中的正义原则587

1421公平竞争的原则:规则公平588

1422按劳分配原则:结果公平593

143简短的结语599

第15章经济发展与道德法律传统的关系

——经济社会学视域中的经济伦理问题603

151社会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605

1511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606

1512道德法律传统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609

152市场经济生产交往方式的演变发展613

1521自由市场经济生产方式及其内在矛盾614

1522自由市场经济社会的变异:国家干预型市场经济社会619

153简短的结语625

参考文献629

后记639

节选


笔者进行西方经济伦理思想史研究的其次一个原因,是目前国内外的经济伦理研究状况并不令人满意。我们虽然可以看到各种具体的经济伦理问题研究,但它们普遍缺乏理论框架和系统论证,彼此之间也缺乏联系,看不出问题和研究的进展;与此相应,国内外都缺乏经济伦理思想史的研究。其主要原因恐怕在于,经济伦理研究是一种跨学科研究,其思想分散在伦理学—政治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经济社会学等相关学科之中,从事经济伦理问题研究的国内外学者往往都只从自己的学科视角出发,其探讨的主题并不相同,无法从跨学科的角度来看待并形成经济伦理的基本问题,从而在问题研究上各执一词,无法形成经济伦理研究的整体理论框架。
出于有限的视野和精力,笔者目前搜索到的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研究文献大致可归纳为三类:一是对少数比较著名的西方经济学家或哲学家的经济伦理思想的论述,这方面的文献数量相对较多;二是对经济学伦理前提的专题研究,这方面的文献数量较少;三是对西方某个历史时期的经济伦理思想研究,这方面的文献数量也不多,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阿尔维(Alvey, 2011)的古希腊经济伦理思想研究,加布罗(Gaburro, 1997)编辑的20世纪天主教经济伦理思想历史文献阅读材料,席林(Scheler, 2003)的天主教经济伦理思想研究,弗雷(Frey, 2009)的美国经济伦理思想史研究;但至今为止,笔者还没有找到一本论述西方经济伦理思想从古至今发展史的英文文献,中文文献也仅找到乔洪武教授主持撰写的一本《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研究》(2017)。总结起来说,尽管西方的经济伦理思想丰富多彩、流派众多,但以它们为研究对象的国内外文献数量并不是很多,并且这些研究大都集中在个人的经济伦理思想和经济学的伦理前提之上,缺乏对整个西方经济伦理思想基本问题发展演变的系统梳理、批判和总结。
从这些经济伦理研究文献探讨的问题来看,国内专家所讨论的经济伦理问题大致有如下三种。(1)从经济学的视野出发,汪丁丁(1996)和韦森(2002)等人着重研究的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问题,主要说明伦理道德在有效率的市场经济中所起的作用。(2)从西方管理学中的企业伦理视野出发,陆晓禾(1998)等人认为经济伦理是一种应用伦理学研究,其对象是经济管理活动领域中的行为规范或制度的合理性问题,包括宏观的社会经济制度伦理问题,中观的企业社会责任伦理问题,以及微观的个人商业伦理规范问题。(3)从哲学伦理学的视野出发,万俊人(2000)狭义地认为,经济伦理问题主要是市场经济的内在价值尺度或合道德性问题与外在价值评价或道德规范问题;而夏卫东(2004)、王小锡(2008)和王泽应(2000)等人则广义地认为,经济伦理学的任务在于揭示经济活动中道德的形成、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注重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和宏观、中观与微观等三个层次中的各种道德问题。
国外学者一般把经济伦理表述为Economics and Ethics或者Economic Ethics而区别于企业伦理或Business Ethics,但也没有对Economics and Ethics或者Economic Ethics给出明确的定义,他们对经济伦理问题的看法大致也可概括为三种。(1)派尔和斯塔弗伦编辑的具有较大影响的《经济学和伦理学手册》(Peil & Staveren, 2009, The Handbook of Economics and Ethics)一书仅仅非常含糊地将Economics and Ethics称为经济学与伦理学的交叉学科,其讨论的主题五花八门,包括效率与价格的关系、全球化和公司社会责任乃至女权运动和实在论,等等。(2)布林克、亚历山大、伦托夫和达尔共同编辑、至今已出版50余本著作、具有广泛影响的一套丛书《经济伦理和哲学研究》(Brink, Alexander, Rendtorff & Dahl, 1995—2014, Studies in Economic Ethics and Philosophy)认为,经济伦理是经济学、管理学与伦理学和哲学的跨学科研究,并将其问题定义为经济和商业的伦理前提问题以及经济体系的伦理基础问题。(3)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 1987/2000)和权威的《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则明确地认为,经济伦理的中心问题只有两个,即经济活动的“人类行为的动机问题”和“社会成就的判断问题”,将经济伦理问题仅仅归结为经济学的伦理前提问题。
然而,这些关于经济伦理问题的论述都不仅缺乏对伦理学基本问题的分析,也缺乏对伦理道德与各门经验科学之间关系的探讨,而只是凭借自己对道德观念的不同理解,从自己熟悉的学科角度得出来的。由于国内外学者对经济伦理的基本问题缺乏较为全面系统的具体论证,就难以形成经济伦理研究的整体理论框架,来对著名学者、专题或某个历史时期的不同经济伦理思想进行严密的理论分析,也难以根据经济伦理的基本问题及其演变形成一条逻辑主线,来对西方经济伦理思想史的起源和发展进行梳理和批判性考察,即便有那么一两本论述经济伦理思想史的著作,也因为没有从跨学科的视野来理解经济伦理的基本问题,以致在论述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的发展时缺乏基本问题的历史演变这条主线,而往往流于思想资料的汇编,并缺乏对经济伦理问题做出较为全面系统的总结了。

根据以上分析,为了推进经济伦理研究,对整个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的发展做出系统的梳理、批判和总结,就显得十分必要,但也面临两个主要困难:(1)经济伦理问题五花八门,针对各种问题提出的经济伦理思想各种各样,如何抓住一条逻辑主线展开论述?(2)经济伦理是一种松散的跨学科研究,其思想分散在各门相关学科之中,涉及的文献非常广泛,如何选择有限的代表人物和有代表性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并展开论述?针对这些困难,笔者完成本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1)首先弄清楚经济伦理的基本问题及其变化形式,聚焦形成研究的逻辑主线;(2)然后根据这些基本问题的历史演变,选择与其密切相关的有代表性的著名经济学—哲学家、政治哲学家和社会学—哲学家的主要著作以及相关文献,进行大量阅读和思考,对他们的经济伦理思想进行分析梳理,做出比较充分的评述;(3)最后围绕基本的经济伦理问题,对西方经济伦理思想进行批判性总结,得出自己的结论。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西方经济伦理思想史》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76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