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彭欣王加峰
页数:233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2141908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本经》《纲目》等传统经典本草著作为依据,参照现代中药药材学等学科内容,探讨中药的自然属性、客观性状与药性功效间的相互关系,进而归纳推导其药效特点和作用规律。论著突出“由象言法”“以像释用”,既体现了中医“天人相应”“援物比类”的思维特点,也传承了传统本草学“因形求理”“识物知性”的认识特点。笔者期望所书内容能对已有药性药效理论有些微的丰富与补充,能为医者提供一个“用形象的眼光看中药”的古老而新颖的好方法
目录
第一章 中药法象及其研究意义
第一节 中药法象的含义与内容
第二节 中药法象的研究意义
第三节 中药法象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 中药法象的理论渊源与发展
第一节 中药法象的理论渊源
第二节 中药法象的理论构建
第三节 中药法象理论的发展
第三章 中药法象基本理论
第一节 中药性状与中药性能
第二节 药物特殊性状与功效
第三节 中药性能与中药性状融合互参
下篇 各论
第一章 解表药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麻黄
荆芥
防风
白芷
苍耳子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附药:桑枝
菊花
葛根
第二章 清热药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石膏
淡竹叶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黄芩
黄连
黄柏
第三节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
连翘
大青叶
附药:板蓝根
拳参
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
玄参
牡丹皮
赤芍
第五节 清虚热药
青蒿
第三章 泻下药
大黄
番泻叶
第四章 祛风湿药
川乌
蕲蛇
金钱白花蛇
路路通
第五章 化湿药
广藿香
苍术
厚朴
第六章 利水渗湿药
茯苓
附药:猪苓
泽泻
车前子
滑石
木通
通草
瞿麦
茵陈
虎杖
第七章 温里药
附子
千姜
附药:生姜
肉桂
吴茱萸
小茴香
丁香
高良姜
第八章 理气药
陈皮
附药:青皮
枳实
附药:枳壳
木香
沉香
香附
薤白
槟榔
第九章 止血药
小蓟
附药:大蓟
地榆
槐角
三七
茜草
仙鹤草
艾叶
第十章 活血化瘀药
第一节 活血止痛药
川芎
延胡索
乳香
附药:没药
第二节 活血调经药
丹参
红花
桃仁
牛膝
鸡血藤
第十一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半夏
川贝母
附药:浙贝母
第十二章 安神药
朱砂
酸枣仁
附药:柏子仁
远去
第十三章 平肝息风药
石决明
羚羊角
天麻
全蝎
附药:蜈蚣
僵蚕
第十四章 开窍药
石菖蒲
牛黄
第十五章 补虚药
第一节 补气药
人参
党参
白术
甘草
第二节 补阳药
补骨脂
沙苑子
冬虫夏草
第三节 补血药
当归
熟地
白芍
何首乌
第四节 补阴药
北沙参
麦冬
枸杞子
女贞子
龟甲
附药:鳖甲
第十六章 收涩药
五味子
五倍子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