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法)西尔维·吉拉尔拉戈斯
页数:112页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5964268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丢勒的作品为主题, 展示了这位天才艺术家的60余幅代表作。丢勒出生于德国, 集画家、版画家、艺术理论家于一身。他于13岁时创作了第一幅自画像, 展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和强烈的自我觉醒意识, 被称为“自画像之父”。主要内容包括观察自然、个体的隐秘人生、虔诚的宗教艺术、纸本、木版画与铜版画。
作者简介
丢勒
Dürer,1471—1528 德国画家、版画家、艺术理论家,欧洲北部文艺复兴代表人物。丢勒于13岁时创作了第一幅自画像,展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和强烈的自我觉醒意识,被称为“自画像之父”。他不知疲倦地旅行、学习,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理论带到欧洲北部。他认为艺术家应当深入观察自然,同时冷静地审视自我与他人,并在作品中展现出德意志民族特有的哲学性解读。除绘画外,丢勒还精通数学、建筑学和人体解剖学等学科,被认为是可与达·芬奇媲美的天才艺术家。 GEO(德国国家地理)
1976年创刊于德国汉堡,是一本用最精美图片探索未知、发现世界的高端人文地理杂志。GEO拥有强大的图片库资源,其中GEOART(GEO艺术)长期与欧美各大美术馆合作,共同开发艺术衍生品和相关出版物。 《世界报》
创办于1944年。是法国第二大全国性日报,也是法国在海外销售量大的日报,在法语国家地区极具影响力,国际知名度颇高。
本书特色
一套书看懂世界名画在“纸上美术馆”中变身艺术达人————————————27位著名绘画大师达·芬奇、波提切利、拉斐尔、梵高、莫奈、维米尔……
把美术馆搬回家与世界名画亲密接触在“纸上美术馆”中开始艺术启蒙之旅
?中国国家地理2019重磅推出 艺术启蒙系列“纸上美术馆”,家庭第一的艺术入门读物?把美术馆搬回家,从文艺复兴到浮世绘,从达·芬奇到梵高,27位画家,27本书,尽览世界名画?翻开书本,如同走进“纸上美术馆”;贴心的随画解读,带你一起感受艺术的温度?原版由欧洲知名媒体GEO艺术与《世界报》联合出品,世界各大美术馆供图,高清画质,同类书中优质水准,色彩逼近原作,细节一览无余?8开大开本精装,特选高档进口哑粉纸印刷,品质媲美国外原版画册,值得收藏
※虚拟展厅※为每位画家模拟一座专属美术馆精心划分各大主题展厅近距离欣赏画家六十余幅代表作
※高清细节※欧洲知名媒体GEO艺术与《世界报》联合出品 全球各大美术馆供图 逼近原作的细节呈现
※随画解读※资深艺术学者撰写画作介绍如同参观美术馆时的贴心讲解
※画家年表※随书附带画家生平履历了解艺术大师创作历程
※收藏分布※散落各地的原作分布详表指引你探寻真迹之路
目录
A 观察自然
自然风光和动植物是丢勒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他的创作除了风景画和动物写生,还有质朴的杂草特写。
B 个体的隐秘人生
丢勒通过描绘自画像,对自身性格进行剖析。他一生中创作的众多肖像画也注重揭示人物的内在个性。
C 虔诚的宗教艺术
宗教画是丢勒的创作题材之一,无论是大型官方祭坛画,还是小型私人祈祷画,色彩都是他的重要表达方式。
D 纸本、木版画与铜版画
丢勒是当之无愧的绘画大师。他在木版画和铜版画创作上同样展现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精湛技艺。
节选
我不懂什么是美。真正的艺术存在于大自然中;
谁能从自然中得到它,谁就拥有了美。
——丢勒 静物的原形
这幅《草丛》诞生于《野兔》(见第16页)问世后的次年。纵观全景,此作像是偶然出现的自然一隅。葱茏的草木覆盖在泥土和池沼之上,艺术家犹如采用了昆虫视角一般,直面参差错落的景象,并用这一独特视角营造出无比和谐的画面。实际上,一切并非偶然。历史学家诺贝特·沃尔夫指出:“最高处的植物按照黄金分割的完美比例,为画面延伸出开阔视角。布局井井有条,和谐匀称,让所谓的杂乱变得秩序井然。在隐藏的对称性中,此番景象成为神圣意志孕育出的典范之作。” 植物学家们尽力鉴别着这片草丛中的各种植物:蒲公英、宽叶车前草、鸭茅草、匍茎翦股颖、草地早熟禾、雏菊、石蚕叶婆婆纳、红花琉璃草和欧蓍草。然而,除了
植物学上的精确和构图的精巧,丢勒的这幅小型代表作并非是单纯对静物本身的还原,其在形式和精神上还展现出一种独立性。 《草丛》
1503 年 水彩和水粉画
高:41 厘米 宽:31.5 厘米
维也纳 阿尔贝蒂娜博物馆 笔法精练的现实主义自画像
丢勒22岁时描绘了这幅无与伦比的自画像,当时他刚结束德国的见习之旅。此作乃西方绘画中涌现的首批独立自画像之一。他穿戴时髦考究,头戴带绒球的红色软帽,身着绣花衬衫和雅致的镶边外套,厚实的脖颈散发着男子气概,双手的姿态和炯炯有神的目光已然展现着成年人的自信,与他全新的社会地位相匹配。手中的刺蓟大概寓意对未婚妻的忠贞不渝,或者暗喻基督受难(画上题词“发生在我身上的一切皆由天定”佐证了这种猜测)。 四年之后,丢勒好似顾影自怜一般,沉溺于将自己的容貌理想化,对自己精致装扮的迷恋甚至到了自恋的地步。从意大利返回后,他穿着最时髦的服饰,蓄着长卷发,手戴精美的皮革手套,身上还流露着些许盛气凌人的气质。然而,窗外的开阔风光(暗示他跨越阿尔卑斯山之旅)为这幅构图考究(直角的窗台对应着摆成直角的肘部)的作品增添了一种自传般的故事性。 《自画像》或《艺术家持蓟肖像》
1493 年 羊皮纸裱布面油彩画
高:56 厘米 宽:44 厘米
巴黎 卢浮宫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