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会林
页数:396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6209372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主持的教育部研究项目“传统中国的能动司法模式研究”(11YJA820004)的结项成果。
作者简介
陈会林,男,1964年10月生,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人,法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武汉市武昌区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专家成员。主要从事理论法学、法律文化和劳动法学的教学与研究。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司法部法学研究项目等研究课题8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法理学》《地缘社会解纷机制研究》等著作10部;在《法学》《光明日报(理论版)》等报刊发表论文70余篇;获得中国法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武汉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独立学院法学教育突出贡献奖等学术奖励6项。创办和主持学术网站“法律论语”网。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能动司法的定义、起源、本质及形式
第一节 何为“能动司法”
第二节 能动司法在西方的起源和发展
第三节 能动司法的本质和边界
第四节 能动司法的能动形式
第二章 传统中国何以有能动司法
第一节 能动司法是可以跨时空的
第二节 能动司法是传统中国司法的重要内容和特征
第三章 传统中国能动司法的背景与场域
第一节 “细事”与“重情”:传统中国对诉讼案件的固有分类
第二节 既行政又司法的州县衙门
第三节 州县衙门的司法断案
第四节 “细事”司法适用之“法”
第四章 传统中国的“小事闹大”诉告及司法应对
第一节 传统中国“小事闹大”的诉告策略
第二节 传统诉告中“小事闹大”的司法应对方式
第五章 传统司法应对“小事闹大”诉告中的能动司法
第一节 曲法通情
第二节 代民作主
第三节 官批民调
第六章 曲法通情:变通规则的司法能动
第一节 “曲法通情”之“情”
第二节 传统中国司法中的“曲法通情”
第三节 能动司法中的“招夫养子”习俗
第四节 传统司法适用民间法的进路
第七章 “代民作主”:积极作为的司法能动
第一节 为止讼而改变当事人诉求
第二节 为打抱不平而改变当事人诉求
第三节 为成全姻缘而改变当事人诉求
第八章 “官批民调”:以调整程序为核心的多元能动司法
第一节 “官批民调”何以是能动司法
第二节 “官批民调”的发生和程序
第三节 “官批民调”中的“批词”
第四节 “官批民调”中的“民调”
第五节 程序调整之外的其他能动内容
第九章 传统中国能动司法的逻辑与机制
第一节 “反经而善”:传统中国能动司法机理的哲学表达
第二节 传统中国能动司法追求的实质正义
第三节 传统中国能动司法实现正义的路径与方法
第四节 传统中国能动司法的边界
第五节 关于传统中国的“海瑞定理”与能动司法
第十章 对传统能动司法的传承与借鉴
第一节 传统中国能动司法并非“不良的”“落后的”司法
第二节 “马锡五审判方式”的能动司法属性
第三节 人民法院委托调解是对“官批民调”的传承
第四节 传统能动司法带给今天的启示与警示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 能动司法的定义、起源、本质及形式
第一节 何为“能动司法”
第二节 能动司法在西方的起源和发展
第三节 能动司法的本质和边界
第四节 能动司法的能动形式
第二章 传统中国何以有能动司法
第一节 能动司法是可以跨时空的
第二节 能动司法是传统中国司法的重要内容和特征
第三章 传统中国能动司法的背景与场域
第一节 “细事”与“重情”:传统中国对诉讼案件的固有分类
第二节 既行政又司法的州县衙门
第三节 州县衙门的司法断案
第四节 “细事”司法适用之“法”
第四章 传统中国的“小事闹大”诉告及司法应对
第一节 传统中国“小事闹大”的诉告策略
第二节 传统诉告中“小事闹大”的司法应对方式
第五章 传统司法应对“小事闹大”诉告中的能动司法
第一节 曲法通情
第二节 代民作主
第三节 官批民调
第六章 曲法通情:变通规则的司法能动
第一节 “曲法通情”之“情”
第二节 传统中国司法中的“曲法通情”
第三节 能动司法中的“招夫养子”习俗
第四节 传统司法适用民间法的进路
第七章 “代民作主”:积极作为的司法能动
第一节 为止讼而改变当事人诉求
第二节 为打抱不平而改变当事人诉求
第三节 为成全姻缘而改变当事人诉求
第八章 “官批民调”:以调整程序为核心的多元能动司法
第一节 “官批民调”何以是能动司法
第二节 “官批民调”的发生和程序
第三节 “官批民调”中的“批词”
第四节 “官批民调”中的“民调”
第五节 程序调整之外的其他能动内容
第九章 传统中国能动司法的逻辑与机制
第一节 “反经而善”:传统中国能动司法机理的哲学表达
第二节 传统中国能动司法追求的实质正义
第三节 传统中国能动司法实现正义的路径与方法
第四节 传统中国能动司法的边界
第五节 关于传统中国的“海瑞定理”与能动司法
第十章 对传统能动司法的传承与借鉴
第一节 传统中国能动司法并非“不良的”“落后的”司法
第二节 “马锡五审判方式”的能动司法属性
第三节 人民法院委托调解是对“官批民调”的传承
第四节 传统能动司法带给今天的启示与警示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