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吴小钧编著
页数:236页
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6065705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9章, 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数据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基本工作原理、局域网组网技术、网络操作系统、网络互联技术、Internet基础与应用、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等内容。
目录
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1
1.1.1 早期分组交换原理的产生和发展 1
1.1.2 网络互联和专用网络迅速发展 3
1.1.3 网络的迅速增长 3
1.1.4 网络商业化和万维网 4
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5
1.2.1 根据传输技术分类 5
1.2.2 根据覆盖范围和规模分类 6
1.3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14
1.3.1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概念 14
1.3.2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15
1.3.3 研究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
意义 18
本章小结 19
习题1 19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 22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2
2.1.1 信息、数据和信号 22
2.1.2 数据通信的方式 25
2.2 传输介质及其主要特性 28
2.2.1 双绞线 28
2.2.2 同轴电缆 30
2.2.3 光纤 31
2.2.4 无线通信信道 33
2.3 数字调制技术 40
2.3.1 基带传输 40
2.3.2 通带传输 43
2.4 差错控制方法 45
2.4.1 差错产生的原因 46
2.4.2 检错码 47
2.4.3 纠错码 51
本章小结 53
习题2 54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56
3.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56
3.1.1 层次 56
3.1.2 协议 57
3.1.3 接口 58
3.1.4 网络体系结构 59
3.2 OSI参考模型 62
3.2.1 物理层 63
3.2.2 数据链路层 64
3.2.3 网络层 64
3.2.4 传输层 65
3.2.5 会话层 66
3.2.6 表示层 67
3.2.7 应用层 67
3.2.8 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
传输过程 67
3.3 TCP/IP参考模型 69
3.3.1 链路层 70
3.3.2 互连层 71
3.3.3 传输层 71
3.3.4 应用层 72
3.4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 73
3.4.1 对OSI参考模型的评价 73
3.4.2 对TCP/IP参考模型的评价 75
3.4.3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
模型的比较 75
3.4.4 混合参考模型 76
本章小结 77
习题3 78
第4章 局域网基本工作原理 80
4.1 局域网的技术特点和拓扑结构 80
4.1.1 局域网的技术特点 80
4.1.2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81
4.2 IEEE 802参考模型 83
4.3 共享介质局域网工作原理 86
4.3.1 以太网工作原理 86
4.3.2 令牌总线工作原理 89
4.3.3 令牌环工作原理 91
4.4 无线局域网 93
4.4.1 无线局域网和IEEE 802.11 93
4.4.2 无线局域网的频段和
结构模式 93
4.4.3 多径衰落 95
4.4.4 无线局域网的介质访问
控制方法 96
4.4.5 无线局域网的优缺点 98
本章小结 99
习题4 100
第5章 局域网组网技术 103
5.1 局域网传输介质 103
5.1.1 IEEE 802.3标准支持的
传输介质 103
5.1.2 主要的IEEE 802.3物理层标准 104
5.2 局域网组网设备 108
5.2.1 网络接口卡 108
5.2.2 中继器 109
5.2.3 集线器 109
5.2.4 网桥 110
5.2.5 交换机 111
5.2.6 路由器 113
5.2.7 集线器、交换机与路由器的
比较 114
5.3 局域网组网所需设备和方法 117
5.3.1 局域网组网所需设备 117
5.3.2 局域网组网方法 117
本章小结 120
习题5 120
第6章 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 123
6.1 操作系统概述 123
6.1.1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 123
6.1.2 操作系统的定义 126
6.2 面向网络的操作系统 127
6.2.1 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127
6.2.2 面向网络的操作系统的
主要功能 128
6.3 Unix操作系统 131
6.3.1 Unix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 131
6.3.2 Unix操作系统的主要特点 132
6.4 Linux操作系统 134
6.4.1 Linux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 134
6.4.2 Linux操作系统的主要特点 135
本章小结 136
习题6 137
第7章 网络互联技术 140
7.1 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 140
7.1.1 网络互联的主要作用 140
7.1.2 网络互联的主要问题 141
7.1.3 网络互联的层次 141
7.2 网络互联的主要类型 141
7.2.1 局域网与局域网互联 142
7.2.2 局域网与广域网互联 142
7.2.3 广域网与广域网互联 142
7.3 典型的网络互联设备 143
7.3.1 网络接口卡 143
7.3.2 中继器 144
7.3.3 集线器 145
7.3.4 网桥 147
7.3.5 路由器 150
7.3.6 网关 157
本章小结 158
习题7 159
第8章 Internet基础与应用 162
8.1 Internet概述 162
8.1.1 Internet的概念和特点 162
8.1.2 Internet的发展历史 164
8.1.3 Internet的设计原则 166
8.1.4 Internet的主要术语 166
8.1.5 Internet通信协议及数据
传输过程 176
8.2 Internet地址 181
8.2.1 域名 181
8.2.2 IP地址 183
8.2.3 DNS 189
8.3 Internet接入技术 189
本章小结 192
习题8 192
第9章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 195
9.1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195
9.1.1 计算机网络的不安全因素 195
9.1.2 人为计算机网络攻击 196
9.1.3 计算机网络安全通信的
主要目标 197
9.2 数据加密技术 199
9.2.1 数据加密概述 199
9.2.2 对称密钥加密 201
9.2.3 非对称密钥加密 205
9.3 防火墙 206
9.3.1 防火墙的基本概念 207
9.3.2 包过滤 209
9.3.3 应用网关 210
9.4 网络管理 212
9.4.1 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 212
9.4.2 网络管理的体系结构 213
9.4.3 Internet网络管理框架 214
9.5 区块链技术 216
9.5.1 区块链的基本概念 216
9.5.2 区块链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16
9.5.3 区块链的应用 220
9.5.4 区块链的优缺点和发展前景 222
9.6 常用网络命令 224
9.6.1 ping命令 224
9.6.2 ipconfig命令 226
9.6.3 tracert命令 228
9.6.4 netstat命令 230
本章小结 231
习题9 232
参考文献 2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