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语境与文化选择

封面

作者:张根柱

页数:309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10404951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该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政治与文艺之间:延安文学研究》的部分科研成果及其他一些作家的研究成果。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是对红色文艺的研究,其中大部分文章集中在延安文艺研究领域。下篇择取了一些具有不同见解的作家,通过对他们作品的解读、心路历程的剖析,来展现中国现代作家对文艺与政治关系的探讨。

作者简介

该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政治与文艺之间:延安文学研究》的部分科研成果及其他一些作家的研究成果。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是对红色文艺的研究,其中大部分文章集中在延安文艺研究领域。下篇择取了一些具有不同见解的作家,通过对他们作品的解读、心路历程的剖析,来展现中国现代作家对文艺与政治关系的探讨。

目录

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语境(1936~1947)
文化工作“十三条”:语境·文本·实践——论《关于各抗日根据地文化人与文化入团体的指示》
周扬、周立波与鲁迅艺术文学院的“关门提高”
在文学大众化的道路上执着探索——延安“文协”初期的文学大众化实践论析
纠结于政治与文艺之间——论延安时期丁玲的文学创作
在战争与文艺之间——论前期延安文艺界的下乡入伍运动
土地改革政策的文学化演绎——论解放区长篇土改小说与土地改革政策之间的互文性
从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延安作家思想转变历程论析
写什么与怎么写——谈前期延安文艺界论争中的一个焦点问题
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选择
论延安时期张闻天的文艺思想
解放区文艺奖金制度的起源、活动统计及实践导向
文艺大众化在解放区的践行探析
与“母性与革命性”相伴生——试析山东现代文学史上女性形象塑造的意识特点
山东“十七年”英雄主题小说中“英雄形象”的原型剖析
论胡秋原的文艺自由观
盟主的气度,历史的高度——“文艺自由论辩”中鲁迅对胡秋原保持缄默态度原因之探析
青岛四年对梁实秋的意义
中国“维特热”与1920年代文化市场
中国现代作家作品论
论萧军延安时期的创作对鲁迅文艺思想的继承
特殊的存在——萧军论
“海滨故人”女性群体的自我追求及其现代意义
论《呐喊》《彷徨》中虚无主义思想的复杂性
历史文本的传奇化与文学文本的历史化——论金庸武侠小说的历史写作策略
文化符码与心理符码的合一——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小议
乡下人的文学神庙——论沈从文的人性观对其创作的影响
悲亦美美亦悲——论沈从文湘西题材创作中独特的悲剧意蕴
生命活动的艺术结晶——论庐隐作品的情感结构与其文本形式的对应关系
叙述的狂欢:写作者的自我救赎之道——评莫言的长篇小说《四十一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语境与文化选择》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74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