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伦理的逻辑

封面

作者:杨杜著

页数:12,365页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0967126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的核心要素是伦理认识, 具体到企业伦理就是企业伦理认识, 简称伦识, 又称伦理观念。框架则是按照佛学唯识论, 在伦识的基础上, 产生伦理准则、伦理行为和伦理结果。作者在对企业伦理做了最基本的价值判断后, 分别从不同职业和立场的伦理观、企业伦理观的分类方法出发, 重点关注了企业伦理如何用于管理及社会伦理如何用于企业, 最后对财富与伦理的分析做了辩证的分析。

作者简介

  杨杜,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日本神户大学经营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荣誉杰出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担任企业管理教研室主任、组织与人力资源系主任等职。主要讲授《BEST管理实战演习>)等课程。曾先后担任中国企业联合会常务理事、华为公司高级管理顾问、知本咨询集团总顾问等。主要研究领域有企业成长理论、知识管理、企业文化和企业伦理。中国很早的企业成长研究专家,中国企业500强峰会连续15年点评专家和主持人。先后发表《企业成长论》、《现代管理理论》、《中国企业500强十年风云》、《成长的逻辑》、《文化的逻辑》等专著、合著47部等论文107篇。曾参加和主持华为公司、国家电网、雅戈尔、华侨城、山东鲁能、中国一重、三角集团、深信服、彭年集团等数十家公司咨询项目。曾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北京市委宣传部优秀报告一等奖,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教学优秀奖,优秀科研成果论文奖以及十大教学标兵,EMBA、MBA教师等荣誉称号。

本书特色

一本书要有一个整体框架,而且要是创新的框架,否则不叫研究著作。思维决定框架,框架决定功能。本书的核心要素是伦理认识,具体到企业伦理就是企业伦理认识,简称伦识,又称伦理观念。
笔者一贯坚持“学以致企业用”“学以致领导用”的研究宗旨,本书旨在达到“优先满足企业领导应用,兼顾我自己欲望”的双赢目标。

目录

第一章 企业伦理的“三定一变”
第一节 HOW-WHAT-WHY
一、HOW:按企业伦理标准招人
二、WHAT:什么是企业伦理
三、WHY:为什么要思考企业伦理
第二节 传统伦理与现代伦理
一、中国传统伦理观
二、现代社会伦理观
三、社会伦理与企业伦理比高低
四、伦理思维的包容性
第三节 企业伦理的变维思考
一、企业伦理的立场三分法
二、组织优先,兼顾个人和职业
三、企业伦理的源泉三分法
四、扎根三源泉,不逾三边线
第四节 谁是更有伦理的企业
一、企业受尊敬度评价
二、行业的社会伦理性
三、伦理投票是否决权

第二章 错综复杂的企业伦理
第一节 现代新伦理的发源地
一、伦理理论来自于伦理实践
二、中国企业伦理研究成果
三、企业伦理引导社会伦理的趋势
第二节 “绿水青山”OR“金山银山”
一、企业伦理的满意解
二、不要成为垃圾出口大国
三、企业伦理是个悖论问题
第三节 三种伦理观
一、普遍伦理观
二、特殊伦理观
三、辩证伦理观
四、伦理三观矛盾时的案例分析
第四节 只缘身在伦理中
一、跳出伦理看伦理
二、伦理标准不宜拔高
三、最适伦理度管理
四、不评是非的建设性思维
第五节 伦理不是什么
一、经营问题不是伦理问题
二、法律问题不是伦理问题
三、生理问题不是伦理问题
四、其他非伦理问题

第三章 伦理的基本价值判断
第一节 目的伦理还是手段伦理
一、目的的伦理性
二、手段的伦理性
第二节 尊重个人还是集体主义
一、个人与集体链条的七个环
二、个人和集体的矛盾平衡点
三、小集体和大集体的关系
……

第四章 达则兼济天下的伦理
第五章 不同企业和立场的伦理观
第六章 企业伦理观的分类方法
第七章 如何达到双赢或多赢结果
第八章 企业伦理用于管理
第九章 社会伦理用于企业
第十章 财富与伦理

参考文献
附录 《华为公司企业伦理文件包》
后记

节选

  《伦理的逻辑》:  四、企业伦理对家伦理的改造  企业之家毕竟不同于传统之家,主要有以下两点不同:  1.企业之家分层次  家人是全员制,企业是分层制。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就超越家人的范围,扩展到家族、同乡、同学、战友,然后到合同制的一般员工等。人的关系也就由紧密的姻缘血缘到越来越松散的乡缘、学缘、战友缘,以及契约关系。  企业模仿家族管理的最主要特色之一就是论资排辈,在经验知识起重要作用的时代,这是合适的。企业发工龄工资、按工龄升职、按学历录用等,都是为了留住有经验知识的员工。论资排辈流行到日本企业就是著名的年功序列制,按照入职年份涨工资,最终促成了终身雇用制,一旦入职,干到退休。这促进了员工的忠诚,减少了熟练员工的流动,对日本企业的高速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低成长期的到来,也成了企业创新和活力的阻碍。  中国企业自改革开放以后,开始逐渐改掉了从上到下的论资排辈的传统,而是由核心往外的分层管理。企业基本分为命运层、事业层、利益层和合作层四个层次,也可以叫四个共同体:最核心圈是领导层构成的命运共同体,第二圈是干部层构成的事业共同体,第三圈是一般员工构成的利益共同体,最外一圈是和行业伙伴构成的合作共同体。最核心的高层干部更接近家人,一般员工则是雇用制。在法人组织企业中,实行责权一致,论功行赏,宽严相济。全员严格不现实,全员宽松则不可能建立一个高效的组织,因而采取的模式是对干部严,对员工宽。  有的企业会约束领导层不能脚踩两只船。比如华为公司规定,“高级干部的合法收入只能来自华为公司的分红及薪酬,除此之外不能以下述方式获得其他任何收入:绝对不利用公司赋予我们的职权去影响和干扰公司各项业务,从中谋取私利,包括但不限于各种采购、销售、合作、外包等,不以任何形式损害公司利益。不在外开设公司、参股、兼职,亲属开设和参股的公司不与华为进行任何形式的关联交易”。这样的规定,连上市公司的股东都做不到,股民不会约束自己只买卖一家公司的股票,不会像华为公司干部那样做出承诺和宣誓,因此,华为高级干部和公司之间结成的是命运共同体和事业共同体,而一般股东和公司之间只是结成了利益共同体。这和国家的干部管理制度一样,拿国外绿卡和全家移民的“裸官”是不能担任政府官员的。晋商代表乔氏家族对家人严,对外人宽,规定子孙的六不准家规:“不准纳妾、不准赌博、不准嫖娼、不准吸毒、不准虐仆、不准酗酒。”第一是不准纳妾,以保证家族资产和传承的统一性。这一家规始立于乔贵发,完善于乔致庸,成为乔氏子孙口口相传、遵守躬行的“纪律”,保证了乔家事业的长期发展。当然,对商号的伙计和掌柜就没有如此要求。员工在企业工作表现不良,企业可以按照制度对其进行警告、罚款,直至除名解除关系,但家族成员表现不好,离婚倒是相对容易,但家族的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不是那么容易解除的。不过,过去优秀的大家族和家族企业,往往会在家族内部严格管理制度,不允许“一个人属于两个家”,使家族成员必须努力为家族的发展而努力工作,如果某个成员出现道德风险和行为,他就可能会被“逐出家门”或被开除族籍。  2.企业之家建机制  企业这个家不仅是一个理念,更是一种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是资产所有机制。现代家庭是个资产全员共有的机制,而在现代企业,公司可以采取员工持股制度,吸收优秀员工加入股东,结成事业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员工则通过持股多少,形成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不同层次。这各机制的关键不是为了筹资,而是建立有效的“投资权”分配机制,要看贡献、奋斗精神和潜力来给予投资权,实现知识资本化、技术资本化。  第二是报酬分配机制。企业的分配原则是按贡献付酬,家的分配原则是按需分配。  从表面看,企业和家都是为每一个成员提供衣食住行的需要,但企业是按贡献分配,只为那些能够给企业做出贡献的员工提供报酬和机会,且贡献越多,酬劳越多。家庭和企业一样,也反对不劳而获,看不起有劳动能力但好吃懒做的懒汉,但一般而言,家庭的分配原则是按需分配,是尊老爱幼,而且越是病伤者,往往得到的呵护越多。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伦理的逻辑》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73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