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汽车技术创新与研发系列丛书汽车结构的耐久性.理论与实践

封面

作者:黄力平 陈嘉全 编著

页数:520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11164667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汽车设计中汽车结构耐久性能的设计要求、相关分析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以及汽车主要系统的结构耐久分析。本书分为两部分。章至第8章为上篇,主要介绍汽车结构耐久性能的主要失效问题、相关问题的力学理论和分析方法。章概述汽车结构耐久的各种失效和主要设计要求。第2章讨论金属材料和结构的力学性能。第3章讨论汽车结构耐久仿真分析的多体动力学方法和有限元方法。第4章和第5章分别讲述汽车结构疲劳分析所需要的长期载荷下结构位移和应力的计算方法,着重介绍应力的模态分析理论。第6章叙述各种汽车结构相关的疲劳分析方法,包括汽车金属构件、焊点、焊缝、热疲劳的分析方法。第7章介绍金属零件接触表面的磨损,着重介绍零件表面接触应力计算和接触疲劳分析的方法。第8章讲述结构屈曲(稳定性)的基础理论。第9章至5章为下篇,介绍汽车主要系统的结构耐久分析,包括汽车结构耐久的主要载荷的计算、底盘、车身、发动机和传动系统的结构耐久分析以及试验验证。读者可以通过本书,全面了解当前汽车结构耐久设计与分析的主要内容、相关的基础理论,以及汽车主要系统的结构耐久分析方法,了解汽车结构耐久的主要失效问题和机理,以及相应的分析方法,并能在汽车结构的实际设计中加以应用。本书适合整车企业、汽车零部件企业、第三方检验机构的工程人员和高校汽车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黄力平 1982年获得北京工业大学工学学士学位,1984年获得清华大学工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应用力学博士学位。曾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教。1994年就职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2009年加盟美国特斯拉汽车公司。2014年、2017年先后任职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吉利汽车有限公司。长期从事汽车结构耐久性的分析与研究。早期曾研究汽车结构的动态疲劳仿真、解决了动态疲劳分析受计算机制约的问题,开发了福特汽车公司长期使用的汽车结构疲劳分析的专用计算机软件,推动了福特汽车公司在汽车的研发中广泛应用动态疲劳分析的方法。1997年获SAE颁发的享利?福特二世汽车工程杰出奖。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汽车设计人员,汽车生产技术人员,高校专业师生《汽车结构的耐久性 理论与实践》内容全面,体系完整,研究深入,联系实际,失效形式、力学原理、力学理论、分析方法、结构耐久设计的基本要求、相应的分析与验证方法全覆盖。

目录

前言

上篇汽车结构耐久性能的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

第1章汽车结构的耐久性能概述3

11汽车设计中的结构耐久性能要求3

111汽车的耐久性能及其设计目标3

112汽车结构的耐久性能要求4

12汽车结构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主要失效5

121汽车在正常使用下的主要失效5

122结构的过度变形8

123零件的屈曲9

124零件的断裂10

125零件的磨损 12

126零件的腐蚀12

127老化13

128本书范畴13

13汽车结构耐久性能的设计要求14

131汽车产品耐久性能的总要求14

132汽车在静态下的结构耐久要求15

133汽车在运输状态下的结构耐久要求16

134汽车在行驶状态下的结构耐久要求16

135汽车在维修状态下的结构耐久要求16

14汽车结构的设计、分析与验证16

141汽车结构设计的过程16

142汽车设计中的工程分析17

143汽车结构设计的验证18

144汽车结构分析中的计算机辅助工程19

第2章金属材料和结构的基本力学性能21

21金属材料的失效形式和力学性能21

211金属材料的失效形式21

212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21

22无缺陷材料的静态力学性能22

221常温下材料单向静态拉伸时的力学行为22

222材料的变形24

223温度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25

224常温下材料单向动态拉伸时的力学性能27

225多向复合应力状态下的材料强度理论27

23有缺陷材料的静态力学性能29

231材料的断裂韧度和单向裂纹问题30

232材料的裂纹对结构强度的影响31

233复合型裂纹问题32

24材料在交变载荷下的力学性能33

241无缺陷材料的疲劳强度33

242有缺陷材料的疲劳问题35

25结构的力学性能36

251结构的刚度36

252结构的强度38

253结构的振动特性39

254结构的稳定性40

26汽车结构耐久性能的力学要素40

参考文献42

第3章汽车结构耐久性能的计算机仿真分析43

31多体系统动力学43

311多体系统43

312汽车多体动力学模型46

313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47

314柔性多体动力学49

32有限元方法的基本原理 50

321汽车结构的有限元描述50

322弹性力学问题的有限元方法52

33非线性问题的有限元方法58

331材料非线性问题的有限元分析59

332几何非线性问题的有限元分析63

333接触问题的有限元分析65

34动力学问题的有限元方法67

341线性动力学问题68

342非线性动力学问题69

343非线性有限元的计算方法72

344虚拟试车场73

35热力学分析的基本原理86

351热传导方程86

352热传导方程的有限元方法解法87

353热应变90

354热应力91

36发动机相关性能仿真分析的简介 91

37汽车结构耐久的计算机仿真分析93

参考文献97

第4章长期载荷下结构位移的计算方法98

41结构的静态位移99

42结构的动态位移100

421直接积分法100

422模态分析法100

43结构对支座运动的响应105

431结构对单一支座同向平动运动的响应107

432结构对单一支座多向运动的响应108

433结构对多支座运动的响应109

参考文献110

第5章长期载荷下结构应力的计算方法111

51平面应力的基本公式111

52静态应力的计算113

521直接计算法114

522静态模态应力叠加法115

53准静态应力的计算(惯性释放分析法)123

54动态应力的计算(应力模态分析理论)125

541模态应力126

542强迫振动的瞬态应力响应解 130

543应力频率响应函数133

544共振时的应力134

545振动系统位移和应力响应的比较140

546模态截断的影响141

547模态截断后的剩余模态143

548动力学响应计算中的静态响应149

549汽车综合耐久试验仿真中的应力计算与分析151

参考文献164

第6章结构疲劳寿命的基础理论和计算方法165

61疲劳失效的概念165

62应力-寿命法166

621 应力-寿命曲线166

622应力-寿命的近似公式169

623平均应力对寿命的影响171

624其他影响疲劳寿命的因素175

625变幅应力下的疲劳寿命计算176

626多向应力下的疲劳寿命计算179

63应变-寿命法181

631应力-应变关系181

632应变-寿命曲线184

633平均应力对疲劳寿命的影响185

634不规则应力下的应力循环187

635多向应力下的疲劳寿命计算190

636塑性应力和应变的近似计算190

637应变-寿命法的实际应用191

64组合事件的应变疲劳寿命计算方法194

641临界平面的确定195

642平均应力修正197

643组合事件的疲劳寿命计算197

65频域振动疲劳寿命的理论201

651时域响应和频域响应201

652应力功率谱密度201

653频域疲劳寿命计算202

654应力响应功率谱密度的计算203

655频域方法的局限性204

66裂纹扩展205

67焊缝的疲劳分析207

671名义应力法208

672热点应力法209

673结构应力法 209

674缺口应力法216

68焊点的疲劳分析217

681焊点的一般特性217

682Rupp-Storzel-Grubisic方法219

683Kang-Dong-Hong方法221

684Swellam方法223

69热疲劳的分析224

691应力-应变关系225

692基于温度-时间参数的蠕变寿命估算方法227

693基于损伤力学的蠕变寿命计算方法229

694Sehitoglu损伤模型231

695发动机结构的疲劳分析232

参考文献235

第7章接触表面的磨损和腐蚀237

71磨损的基本概念237

72黏着磨损238

73磨料磨损238

74疲劳磨损239

741接触应力239

742接触疲劳破坏的应力准则242

743接触疲劳磨损的机理243

744接触疲劳的计算244

745接触疲劳与整体结构疲劳的差别244

75腐蚀磨损245

参考文献246

第8章结构屈曲(稳定性)的基础理论247

81结构屈曲的临界载荷248

811线性屈曲分析248

812临界载荷的非线性分析方法251

813几何不完美结构的临界载荷251

82后屈曲分析252

821非线性屈曲的计算方法252

822后屈曲的结构变形253

823瞬间翻转型屈曲(snapthrough buckling) 253

参考文献257

下篇汽车主要系统的结构耐久性能分析

第9章汽车结构耐久的载荷261

91汽车使用时的载荷261

911汽车正常使用时的载荷261

912汽车结构耐久的设计载荷265

92整车结构设计的路面载荷267

921路面工况的设计载荷267

922准静态设计载荷的类型270

923整车结构设计的典型工况271

924集中质量零部件的准静态设计载荷283

925时域的动态道路载荷284

926基于多体动力学的虚拟试车场287

927关于整车道路载荷的更多说明290

93发动机结构的设计载荷295

931装配载荷295

932机械载荷297

933热载荷308

94汽车发动机悬置的载荷312

941发动机悬置静态经验工况的载荷分解312

942发动机悬置的动态载荷分解313

参考文献313

第10章底盘结构的耐久分析315

101概述315

1011刚度分析315

1012强度分析316

1013疲劳分析317

102悬架类型简介320

1021麦弗逊式前悬架320

1022双横臂式前悬架320

1023扭力梁式后悬架320

1024多连杆后悬架321

103前悬架结构的耐久分析321

1031前转向节的结构耐久分析321

1032下控制臂的结构耐久分析324

1033前副车架的结构耐久分析327

1034上控制臂的结构耐久分析331

1035稳定杆的结构耐久分析332

104后悬架结构的耐久分析332

1041后转向节的结构耐久分析332

1042后副车架的结构耐久分析334

1043后悬架弹簧托臂的结构耐久分析336

1044二力杆控制臂的结构耐久分析337

1045扭力梁的结构耐久分析339

105动力悬置支架的结构耐久分析343

第11章车身本体结构的耐久分析347

111概述347

112车身本体结构的整体刚度348

1121车身弯曲刚度348

1122车身扭转刚度351

1123车身模态353

113车身局部结构的刚度353

1131洞口变形量353

1132前端、后端弯曲刚度 354

114安装点的刚度355

1141车身悬架安装点静刚度355

1142车身座椅安装点的刚度 356

1143车身发动机舱盖安装点刚度357

1144车身车门铰链和门锁安装点的刚度357

1145车身后背门安装点刚度358

1146踏板安装点刚度359

1147其他零部件安装点的刚度360

115准静态工况下白车身结构的静强度361

116车身局部强度362

1161车身减振器座的强度362

1162制动踏板安装点强度364

1163汽车举升点的结构强度365

1164拖钩安装点强度366

1165蓄电池安装点强度368

117车身结构的疲劳分析369

1171综合耐久试验载荷下的车身结构疲劳369

1172制动踏板安装点的疲劳376

118车身覆盖件的抗凹性377

第12章开闭件结构的耐久分析380

121概述380

122发动机舱盖的结构耐久分析381

1221发动机舱盖结构的刚度381

1222发动机舱盖结构的强度和疲劳384

123侧门的结构耐久分析385

1231侧门结构的刚度385

1232侧门结构的强度和疲劳387

124行李舱盖的结构耐久分析390

1241行李舱盖结构的刚度390

1242行李舱盖结构的强度和疲劳391

125后背门的结构耐久分析392

1251后背门结构的刚度392

1252后背门的强度和疲劳393

第13章发动机结构的耐久分析396

131概述396

132缸盖的结构耐久分析398

1321缸盖相关的失效形式398

1322缸盖的高周疲劳分析399

1323缸盖的低周疲劳分析404

1324缸垫的密封性分析405

1325气门和气门座的变形和错位410

133缸体的结构耐久分析414

1331缸体的失效模式414

1332缸体上部的高周疲劳分析417

1333缸体下部的高周疲劳分析417

1334缸体的磨蚀疲劳分析420

1335气缸孔变形421

1336曲轴孔的变形和错位425

134连杆的结构耐久分析428

1341连杆的失效模式428

1342连杆的危险工况430

1343连杆的强度分析431

1344连杆的屈曲分析434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汽车技术创新与研发系列丛书汽车结构的耐久性.理论与实践》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73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