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懿庭著
页数:245页
出版社:广东旅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5701920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远离尘嚣, 避世间纷扰、性情中人, 豪放度此生、独善其身, 拒同流合污、心存悲悯, 哀民生疾苦等。
作者简介
刘懿庭,汉语言文学硕士,专注于民国研究,沁心于文字旋律之中的慢热女子,流连在理性与感性的边缘,行文静缓却偏爱跌宕的感情世界,一霁一雨便道尽人世沧桑。
本书特色
一本抑郁知识扫盲书深入了解抑郁、摆脱抑郁的心理健康宝典
不要让抑郁的“黑狗”,绑架了你的美丽人生。
抑郁症不分阶层,不分年龄,不分性别,别让抑郁偷走你的快乐!
唐朝,一个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一个诗人云集的朝代。从初唐到中唐,再到晚唐,每个阶段都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诗人,每位诗人都有着他们独特的性格特点和思想。他们将这些融入了作品中,变成了他们独特的诗风。
本书从诗人性情特点、内在品质以及所处环境对诗人诗作的影响出发,帮助读者们更好的理解诗人在诗作中想要表达的情感。
目录
第一章
远离尘嚣,避世间纷扰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送别》王维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青溪》王维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渭川田家》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酬张少府》王维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归嵩山作》王维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宿王昌龄隐居》常建
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东郊》韦应物
第二章
性情中人,豪放度此生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江上吟》李白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李白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李白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侠客行》李白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李白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第三章
独善其身,拒同流合污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白马篇》李白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在狱咏蝉》骆宾王
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列女操》孟郊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感遇》(其一)张九龄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虞世南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蝉》李商隐
第四章
心存悲悯,哀民生疾苦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老夫采玉歌》李贺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李白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丁都护歌》李白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二首》李绅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田家》聂夷中
岂无穷贱者,忍不救饥寒《秦中吟·伤宅》白居易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秦中吟·买花》白居易
……
……
节选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青溪》王维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多以短小的篇幅、精美的语言、舒缓的节奏、自然的过渡令人读过之后心情舒畅。他的诗多是借景抒情,由景起,代入情,最后以情终,却从不会令人感到有丝毫的刻意,可以说是浑然天成。
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在朝中担任太乐丞一职,负责朝廷礼乐方面事宜。一次,有伶人在排练时舞起了黄色狮子,皇帝认为王维身在其职,难辞其责,于是将其贬为济州司仓参军。次年,仕途失意的王维去蜀地游览。当时正是秋冬时节,黄花川的青溪流水潺潺,又有周边景物恰到好处的相衬,如此美景,令王维见了心驰神往。
行走于山间水边,一步一景,王维的心中产生了触动。在他看来,这山中的恬淡自然,正是自己所喜爱的,也是自己心中一直向往的。清澈的溪水一如他此时的心境,干净透明,不求荣华,但求淡泊宁静。于是,便有了《青溪》这首五言古诗。
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每次来到黄花川,我都会跟随着那清清的溪水,一路前行。其实,需要走的路并不遥远,还不及百里,只是山路无比曲折,尽是弯弯绕绕,所以行走在其中,就让人不由得产生路途遥远的错觉。溪水也是如此,它一直沿着山势流淌,山势曲折,溪水也就一路曲折。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一路景色多变,溪水的形态和声音也随着景色不断发生着变化。山间有乱石,溪水从上面经过,欢腾跳跃,发出喧闹的声响。然后,流入浓密的松林,浓浓的墨绿色一映入溪中,溪流便安静了下来,配合着松林的幽静,也显得松林更加的幽静。水中漂浮的水草,随着碧波轻轻地荡漾,好似有人在水面上悠然泛舟。岸边生有芦苇,芦苇的影子映入了溪水中,也随着水波轻轻地摇动。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我的心境素来是悠闲的,就和这清清的溪水一样澄净淡然。溪边的大石任凭溪水的冲刷,始终稳稳当当。我多希望能够坐在那大石之上,悠然地垂钓,慢慢地度过我以后的日子。
有些人喜欢观水,却并不喜欢江河湖海,而是喜欢山间的小溪。江河湖海广阔无垠,一眼不见边际,虽然大气,却让人缺乏安全感,心生畏惧。它们不拒绝人们的靠近,可一旦真的靠近了,又多少有些危险。大江东去浪淘尽,江河奔得总是那样匆忙,浪涛总是那样汹涌,一旦有人不慎落入其中,就会被立刻卷入,冲走,连一点喘息的时间都不给。海浪则更甚,喜怒无常的大海一旦扬起海浪,岸边的人很少有机会逃脱。即便是宁静的湖水,也有着深不见底的时候,谁也不知那下面掩藏着什么,或许是沉浸了多年的故事,或许是能将人拖入湖底的水草。
相比之下,小溪的性情柔和得多,活泼也好,安静也罢,都是那样的柔和,舒缓。即便是湍急的溪流,也不会让人感到恐惧慌乱。毕竟山间的溪水,清澈透明,清甜可口。潺潺的流水声,有时透着欢快,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随之奔跑、跳跃、哼起小曲;有时充满宁静,能够抚平心中的燥郁,让人的神经随之舒缓下来,渐渐归于平静。
清澈的溪水在山间自然地流淌着,时而湍急,时而缓慢,透着淡然随性。山路陡峭,它便流得湍急,不会内心慌乱,试图放慢脚步;山路平缓,它便流得缓慢,不会内心焦急,试图加快步伐。每一条溪流都是那样淡定,不强求,不忧虑,任由一切顺其自然。人心若能如此,无论身处何地,周遭明亮或是阴暗,温暖或是寒冷,路途顺畅或是坎坷,都不惧怕、不焦虑、不惶恐,世间便会少了许多的报怨、抑郁和苦闷。
溪水不分昼夜,在山间流淌着,流过一寸又一寸泥土,不在意归处将是何方。哪怕知道自己最终的归处会是江河湖海,哪怕知道一旦融入它们,自己将失去原有的形态,甚至彻底在世间消失,它们也不会害怕,该欢腾时依然欢腾,该寂静时依然寂静。内心的恐惧是无用的,它无法让人变强,也无法让人得到保护。这世上,无畏才是最强大的护盾,它能让人变得坚不可摧,有很多人也正是因为无畏而获得了欣赏和尊敬。
悠然自得的生活并不难求,难求的是悠然自得的心态。我们渴望悠然自得的生活,却又总是因遇到的各种不确定而产生强烈的担忧,比如一些可能发生的,也可能不会发生的;比如一些可能无法解决,也可能被顺利解决的;比如一些可能产生严重后果,也可能丝毫不会产生不良影响的。当一件事情还未确定是否会发生时,或者是否会产生严重后果时,担忧是无用的;我们只需要明确那些可能出现的,然后做好准备,至于剩下的,顺其自然就好。
当心远离了尘嚣,即便人还置身于尘世中,又有何可惧,有何可愁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