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郭靖宇
页数:2册(382;333
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0438453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戊戌变法失败后,“六君子”以身殉国。深受谭嗣同爱国热忱感染的霍元甲,欲投身历史洪流之中有所作为,却屡屡碰壁。随后不久,八国联军侵华,大刀王五为御外辱,玉碎成仁。霍元甲得知消息连夜去为义兄收尸,虽然让王五留存全尸,却给霍家引来大祸。一年后,隐居沧州的霍元甲出山走镖,却不想又陷入仇家的圈套之中……
作者简介
郭靖宇:著名编剧、导演、监制,第十届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代表作品有电视剧《铁梨花》《红娘子》《打狗棍》《勇敢的心》《大秧歌》《最美的青春》《娘道》《最美的乡村》《小娘惹》等,监制作品有《射雕英雄传》《绝代双骄》等。曾获封“传奇剧王”,至今仍然笔耕不辍投入剧本创作中。创作作品曾获得“飞天奖”“金鹰奖”“五个一工程奖”“白玉兰奖”等奖项。2011年,郭靖宇被评为近二十年以来对中国电视剧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二十位导演之一。
本书特色
《大侠霍元甲(全2册)》是电视剧《大侠霍元甲》的原著小说,由“传奇剧王”郭靖宇执笔创作。电视剧《大侠霍元甲》是一部中华武术正剧,主要讲述武术宗师霍元甲带领义士以武镇魂、扬我国威的传奇故事,由郭靖宇担任总监制及编剧,赵文卓、毛林林、释小龙领衔主演。
武术早已不是简单的拳脚之争,对于中国人来说更像刻在血脉中的符号,生活中虽看不到但一直存在,通过习武练就强健的体魄、过人的胆识,延续民族强健的生命力与血性情怀。百年前,霍元甲凭借一己之力震慑洋人力士,因此成为了民族英雄,并被传颂至今。字里行间将中华武术文化发扬、传承,让精武精神在新时代释放应有的力量。百年后重温他的“精武精神”——“爱国、修身、正义、助人”,仍然可以成为最好的精神激励与时代主旋律。
目录
第一卷 家国江湖
第一章 意气 1
第二章 昆仑 21
第三章 夺头 35
第四章 灭门 60
第五章 复仇 83
第二卷 遁隐风云
第一章 生计 99
第二章 行镖 125
第三章 匪窝 144
第四章 身陷 159
第五章 圈套 189
第三卷 重返津门
第一章 入狱 216
第二章 营救 244
第三章 镖局 285
第四章 戒毒 325
第五章 离乡 352
第四卷 沪上风云
第一章 新途 1
第二章 血气 29
第三章 忘年 57
第四章 惊变 86
第五章 误会 126
第五卷 精武天下
第一章 桀骜 161
第二章 归门 201
第三章 喜事 231
第四章 精武 273
第五章 天下 318
尾声 宗师 333
节选
第一章 意气
天空中一个炸雷。
整个京城瞬间被照得闪亮,旋即陷入一片昏暗之中,带着寒意的秋风在街角悄然骤起。一中年大汉背着一口大刀,踢破枯黄的落叶,疾步走向府邸的正厅。此人正是武林志士大刀王五。王五步入正厅,却见一年轻人稳立案前,认真地写着什么。
“谭大人!我备好了两匹快马,咱们快走吧,不然就来不及了!”王五无比焦急。
年轻人正是这个夏秋之际因变法而名扬京城内外的谭嗣同。
四年前的甲午战争,令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国彻底被推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深渊。说起来,天干之戊,属阳之土;地支之戌,亦属阳之土,戊戌年历来被看作是风调雨顺的合和之年,然而公元 1898 年的这个戊戌年却是风雨飘摇,朝廷内外弥漫着血腥之气。农历八月初六,光绪帝被囚,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守旧势力疯狂反扑,抓捕维新人士,持续 103 天的变法宣告失败。
现在,相比王五的焦急,谭嗣同倒显得很是淡定:“这份奏折至关重要,今夜必须写完。”
王五急得不行:“老佛爷都翻脸了!皇帝已被软禁,您还写奏折,谁会看呢?!”
听到王五这么说,谭嗣同执笔的手顿了片刻,但却更坚定地道:“就算奏折到不了皇上手里,我也要把它写完,变法乃当务之急,兴我中华之根本。”
见谭嗣同如此,王五却是更加急躁了,说话声都不自觉地大了几度:“谭大人啊谭大人,让我说您什么好啊!康大人和梁大人都走了,您再不走就走不了了!”
谭嗣同还是同样的淡定,手中的笔也不再停顿:“我是皇上钦命的中宪大夫,未见圣旨,怎可弃官逃命?”
王五猛地单膝跪地,口气放缓了不少:“我知道您的脾气,可是老百姓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刚才我路过大栅栏的时候,看见善扑营已经奔您的府上来了,万一您落在他们手里,后果不堪设想啊!”
“为臣子者,岂可瞻前顾后?”
“谭大人,您到底走还是不走?”
“不走。”
王五毕竟是一介武夫,如何说得过学识渊博的谭嗣同,他当下也是把心一横,起身,边上前边咬牙说着:“那可别怪王五冒犯了……”
谭嗣同猛地转身抓住了挂在墙上的剑柄,宝剑“锵喨”一声出鞘,他横剑于颈,见此,王五被吓得连连倒退。
谭嗣同的眼中透露着真诚:“王五大哥,我知道你是一番好意,但谭嗣同绝不会离开京城,离开皇上,若再相逼,便将一腔热血溅于你身!”
王五无奈之际,外面又是一声惊雷,伴随惊雷而来的是善扑营的官兵。
善扑营冲入谭嗣同和王五所在的房间,可此时的正厅之内只剩坐于书案前的谭嗣同一人,他放下笔,站起身,坦然面对刀枪相向的官兵。
躲在院子黑暗角落里的王五眼睁睁地看着善扑营将谭嗣同捆绑押走,他红着的眼睛里露出杀气,紧紧握了握手里那把江湖闻名的大刀,雨滴砸在刀面上,溅起水花。
雨已经停了,房梁上滴着水滴,地面湿乎乎的。
王五一个人走在冷清的街道上,神色黯淡。走着走着,王五停住脚步,似乎是意识到有人跟踪自己,他猛地抽刀回身大喝:“谁?!”
刀声一响,宁静小街的夜幕仿佛都被划破了,一身着白袍之人立于王五身前,他的身后还跟着三个人,两个二十多岁模样,一个十四五岁的模样。白袍人并未回答王五的话,只是幽幽道:“这口刀真的是名不虚传,只可惜主人配不上它……”
王五不知来人是谁,听得此话微微一愣:“你是何人?”
白袍人看向王五:“津门霍元甲。”
霍元甲,字俊卿,出身武学世家,父亲霍恩第以保镖为业,家传秘宗拳名震京津和华北。不过,由于从小身体羸弱,所以一开始的时候,霍恩第没打算让霍元甲习武,因为担心他底子不好,以至于学艺不精,将来给霍家丢脸面。却不承想,霍元甲天资聪颖,足足是块练武的料子,长年偷看父亲和大哥霍元栋练武,最后不但自己学得一身功夫,还在霍家拳的基础上自创了迷踪拳,接连击败津门的武林中人,这着实叫霍恩第吃惊不小。霍元甲虽生性纯良,却也沾染了旧武林的习气,加上天津乃九河下梢的水陆码头,民风中本就有争强好胜的一面,所以功夫了得的霍元甲,总以与人比武斗胜为乐,此番挑战京城武林赫赫有名的大刀王五,亦出于此。
却说那王五,低声嘀咕着霍元甲这个名字,仿佛想到了什么。
王五刚欲张口,霍元甲身后的其中一人已经开骂:“我们原本以为大刀王五有多么了不起,原来就是个缩头乌龟!”
此人名为许大有,是霍元甲的徒弟,虽排行老四,却是霍元甲几个徒弟里武功最为精进的一个,被称为“武痴”,看上去颇为憨厚。
王五定睛看向许大有:“小子,你骂人?”
没等许大有说话,另一看上去有些机灵的高奇接上了王五的话:“骂你怎么样?三个月前,我替师父下的战书你接了,约定今日在德胜门外比武,可你呢?让我师父溜溜等你一天,那么多来观战的武林同道全都败兴而归,你什么东西?!”
年纪最小的少年是霍元甲的五徒弟小伍,他有些结巴,只是附和着高奇的话:“就……就……就是……”
“是”字还未说完,王五瞪向小伍,本来就有些结巴的他被王五的目光吓得不觉向后退了一步。
高奇不依不饶,继续叫骂着:“瞪什么眼睛?我师父可是天津卫第一高手,给你下战书,是抬举你了!早知道大刀王五徒有虚名,他老人家才懒得专程从天津跑一趟呢!”
顿了顿,高奇又道:“我给你划条道儿,你跪下,磕三个响头,以后江湖相见叫声霍爷,我师父自会饶你条性命,不然这事儿没完!”
王五没有理会霍元甲的三个徒弟,而是看向霍元甲本人:“毛长全乎没有?都敢称爷了?”
徒弟们出言不逊,霍元甲自知理亏,瞟了三人一眼:“放肆!退后!”说完,霍元甲又是冲王五一抱拳道:“霍某教徒不严,请王老前辈见谅。”
王五心不在此,自然也是不过多计较,放下一句:“算是说了句人话……”转身就走。霍元甲却是气不打一处来:“站住!”
王五驻足,霍元甲快走几步拦在他身前,义正词严道:“习武之人最重言而有信,你接了我的战书,我专程从天津卫赶来比武,你无故爽约,连个招呼都不打,也太不给我面子了吧?”
面对霍元甲的质问,王五却是冷笑面对:“你的面子值几吊钱?你练武就为了沽名钓誉,根本不配跟我比!”
霍元甲一愣,不承想王五如此无礼,怒意又是增加几分:“沽名钓誉?我第一次与你相见,你凭什么这么说我?”
王五不搭霍元甲的话,只是淡淡道:“霍元甲的名字我早就听说过,霍恩第的二儿子,在天津卫收了不少徒弟,大老远地跑到北京来,不就是为了打败我证明你们霍家拳天下第一,以后好收更多的徒弟,挣更多拜师的银子吗?”
霍元甲越发生气,声音不免大了几分:“你胡说!我们霍家祖上创秘宗拳,取传子不传徒,传内不传外之意!元甲自幼体弱多病,如今筋骨强壮都受益于习武练拳。违背父命,收了徒弟,也是想让他们和我一样,在习武中受益,不受人欺负!你可以问问我的徒弟们,我是否收过他们一两银子?”
许大有和高奇同时叫道:“没有!”
小伍结巴,与二人同时开口却半晌才说出:“没……没……没有!”
王五看着小伍笑了,目光中满是讥讽:“这谎话说的,结巴上了……”
小伍满脸通红。
王五又瞟向霍元甲,似是丝毫没把他放在眼里,道:“爱有没有,与我何干!”说完,转身又要走。
高奇也是气极,看向霍元甲:“师父,这王老头欺人太甚,忍无可忍了呀!”
霍元甲没想到王五此人竟如此傲慢,再加上高奇从旁煽风点火:“大有……”
许大有立刻将一条长棍递到霍元甲手里。
霍元甲持棍在手,大声喝道:“大刀王五,你既已接下比武战书,今天非比不可!”
话音刚落,霍元甲冲将上去。王五的刀一直垂在手里,听见背后的风声,不得不回刀迎战,刹那间一阵棍影刀光。
三五个回合之后,相互之间已知对方深浅,二人各自持兵器在手,对望着。
观战的三个徒弟也有些紧张,狡黠的高奇,武痴许大有,憨实的小伍。
王五突然出声:“你已取先机,为何不乘胜出招?”
霍元甲正色道:“比武最重公道,况你年长,先机本应让给你。”
王五没想到霍元甲这般回答,笑了:“还懂点儿规矩,看刀!”
说话间,王五挥刀冲向霍元甲,可他心思都系在谭嗣同身上,不愿与霍元甲过多纠缠,刚开始便是自己平生所学之精华。面对这般凶猛的攻势,霍元甲应付得有些吃力,但仗着年轻气盛,险中反攻,棍如雨点般一阵猛打。
王五没想到霍元甲在自己的强攻之下竟还能有如此表现,也来了兴致,一阵兵器交接,将霍元甲的棍削掉一截,棍头已然成尖状。许大有、高奇、小伍三人见师父兵器被毁,也是有些焦急。
王五收招笑道:“枪似游龙棍若雨,你的棍法领教了,让我再看看你的枪练得怎样!”
霍元甲觉得这是王五对他的羞辱,并不搭话,长棍化枪已经刺出,奈何王五也不是吃素的,应对着霍元甲袭来的长枪不落下风。霍元甲招招刺的都是要害,王五刀刀砍中也都会见血,可王五有些急,突地漏了一个破绽,霍元甲的棍尖直刺王五的咽喉,即将刺中之际,却硬生生地停在半空中。
高奇叫道:“师父,挑了他!”
王五淡定地看着霍元甲的枪,将大刀戳在地上说:“好,津门霍元甲,你赢了老子,从此以后你可以四处吹牛了,滚吧!”
许大有、高奇和小伍三人都蹦起来欢呼。
霍元甲猛然收枪,严肃道:“不行!今日比武不能算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