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丛书(1949-2018)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研究

封面

作者:陈争平郭旭红

页数:332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6805402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选题具有两大突出特点:1.从“一边倒”型开放、“突围”型开放、扩大型开放视角研究共和国对外贸易发展,突显靠前外政治经济大局变化对外贸发展格局的作用,这样更切合外贸历史演变实际;2.注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方面,力求在梳理外贸总量变化脉络基础上更为重视外贸各类结构变化分析,这样可以深入探讨外贸历史演变主要规律。

作者简介

陈争平,男,汉族,1951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史学会副会长、近代史专业委员会会长。现应聘为山东大学人文一级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学者。
郭旭红:经历商丘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4年经济学本科教学、科研工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3年攻读博士研究生暨3年经济学本科的教学、科研工作;主要讲授:经济史、经济思想史、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经济学相关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宏观经济增长问题。

本书特色

本书前言简单回顾近代中国被动附庸型开放下外贸发展特点以及新中国国际环境变化。内容主要包括上篇、中篇、下篇。上篇 “一边倒”型开放下外贸发展,涵盖第一章1949-1952年对外贸易发展和第二章1953-1959年对外贸易发展。中篇 “突围”型开放下外贸发展涵盖第三章1960-1972年对外贸易发展和 第四章1973-1978年对外贸易发展。下篇扩大型开放下外贸发展涵盖第五章 1979-1988年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第六章 1989-2000年对外贸易发展、 第七章 2001-2017年对外贸易新发展共计三章内容。

目录

目录(一)

绪论

上篇“一边倒”型开放下外贸发展

第一章1949—1952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

第一节“一边倒”型开放格局的形成 / 11

一、1949年前中国对外经贸形势12

二、冷战及西方对华封锁13

三、实行“一边倒”型对外开放16

第二节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状况 / 19

一、“一穷二白”——旧中国的历史遗产19

二、治理通货膨胀与调整工商业24

三、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和发展27

第三节国家统制贸易体制的建立 / 30

一、对外贸易管理体制的建立31

二、对外贸易主体变化32

三、设立驻外商务机构及建立中国贸促会34

第四节1949—1952年外贸发展的主要特点 / 34

一、实行限进奖出的贸易保护政策34

二、进出口商品构成优化35

三、进出口贸易额迅速增长36目录中国对外贸易

发展研究

第二章1953—1959年对外贸易发展

第一节对外贸易发展的背景 / 38

一、中国对外关系形势的延续与变化38

二、中国国民经济的改造与发展40

三、国家统制贸易体制的确立50

四、开办广交会53

第二节与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经贸关系发展 / 54

一、与苏联经贸关系发展55

二、与东欧国家经贸关系发展57

三、与越南经贸关系发展58

四、与朝鲜经贸关系发展60

五、与蒙古经贸关系发展61

第三节与其他国家经贸关系发展 / 62

一、与日本经贸关系发展变化62

二、与西欧国家经贸关系发展66

三、与亚非发展中国家贸易的发展72

第四节1953—1959年外贸发展主要特点 / 75

一、在本国经济发展基础上中国对外贸易有明显增长76

二、进口商品结构以生产资料为主77

三、出口商品结构仍以农副产品为主,工业品出口占比上升78

中篇“突围”型开放下外贸发展

第三章1960—1972年对外贸易发展

第一节中苏关系恶化后对外开放形势严峻 / 83

一、中苏关系恶化83

二、西方国家对华封锁依然存在88

三、中国经济发展受挫90

第二节“突围”型开放与外贸政策大调整 / 92

一、努力扩大出口及增加粮食进口92

二、“突围”型开放及外贸重心再次转移95

第三节与亚非国家经贸关系发展 / 98

一、与越南经贸关系变化98

二、与朝鲜、蒙古经贸关系变化100

三、与日本经贸关系变化102

四、与亚非其他国家的经贸关系发展104

第四节与欧美国家经贸关系发展 / 106

一、与英国经贸关系发展106

二、与欧洲共同体经贸关系发展108

三、与拉丁美洲国家贸易发展109

第五节1960—1971年中国外贸发展的主要特点 / 111

一、中国对外贸易出现U型增长111

二、进口商品结构以生产资料为主,粮油食品占比先升后降113

三、出口商品结构仍以初级产品为主115

第四章1973—1978年对外贸易发展第一节打破“坚冰” / 117

一、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开始117

二、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119

第二节“文革”的干扰与促进外贸发展的努力 / 121

一、“文革”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干扰121

二、成套设备和先进技术的引进及极左思潮的干扰123

三、克服干扰,促进外贸发展124

第三节与工业化发达国家经贸关系发展 / 126

一、与美国贸易的变化126

二、与日本贸易的发展129

三、与欧洲共同体贸易的发展131

第四节1972—1978年外贸发展的主要特点 / 135

一、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明显136

二、进口商品以成套设备和其他生产资料为主137

三、轻纺产品和重工业产品出口比重增大139

节选

进入21世纪以来,按全球产业链进行分工推动了新一轮国际产业重组,产业内贸易成为新的趋势。2001年,中国加入WTO,是对外开放的新起点,中国又抓住了21世纪初全面融入全球经济的机遇,实施投资驱动、要素驱动战略,成为跨国公司调整产业配置、构筑全球产业链的重要一极,抓住并利用21世纪初的全球化红利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现阶段,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相互融合,全球化和信息化交叉发展,新一轮全球化红利正在兴起,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开放型的创新驱动战略,抓住并利用好基于中国“内需的全球化红利”,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对于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丛书(1949-2018)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72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