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策著
页数:252页
出版社:群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0146102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公安文学史稿。对中国公安文学四十年来所走过的历程和所取得的成就, 做出适当的回顾和评价。也将以个人的视角, 对公安文学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的分析。我们这里所说的四十年, 始于我国改革开放启始的1978年, 截止于全国隆重开展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活动的2018年。这四十年, 不仅仅是我国政治、经济和人们思想意识形态发生翻天覆地巨大变化的四十年, 也是我国文学艺术事业蓬勃发展的四十年。同样, 这四十年也是公安文学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历史阶段。在这一历史阶段中, 公安文学完成了由弱变强、由分散至集中、由个人行为转变为领导重视、社会关注、组织有序、创作旺盛的文学现象, 公安文学的整体社会地位和职业认同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作者简介
张策,满族,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任职于宣传文化岗位,现任全国公安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
本书特色
《公安文学四十年》是一部图文并茂的文学史稿,极具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它系统地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安文学四十年间的成长和发展历程,对公安文学进行理性研究,全景展现了中国公安文学的发展史。作者张策是全国公安文联副第一,是一位对公安文学出巨大贡献的作家,他用毕生精力营造公安文学的发展,既是公安文学的亲历者、见证人,又是组织者、参与者、发起者。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四十年的辉煌
第二节 早期公安文学的发展历程回顾
第三节 公安文学的定义
第四节 公安文学的特质
第二章 蓄势待发:
公安文学的苏醒期(1978-1988)
第一节 从《红石口》到“伤痕文学”
第二节 乱花渐欲迷人眼
第三节 公安期刊的兴起与蓬勃发展
第四节 不得不说的侦探推理小说
第五节 巅峰:海岩和他的《便衣警察》
第三章 势如破竹:
公安文学的成长期(1988-1998)
第一节 目光的转移之处
第二节 从《公安文学丛书》说起
第三节 电视剧《西部警察》与电影《民警故事》
第四节 公安文学活动的重要作用
第五节 公安文学的阶段性总结
第四章 集结成军:
公安文学的爆发期(1998-2008)
第一节 千禧年:集结的号角吹响
第二节 全国公安文联的应势而生
第三节 《九十年代大案要案侦破纪实丛书》的得失
第四节 向市场挺进的公安影视创作
第五节 百花齐放春满园
第五章 挺进高峰:
公安文学的成熟期(2008-2018)
第一节 新时期中国文学兴盛的号角
第二节 公安文学的高潮渐起
第三节 阵地建设,公安文学的家园
第四节 公安诗歌、散文创作的崛起
第五节 网络织就的文学新天地
第六章 硕果可期:
公安文学的未来充满光明
第一节 深化改革是公安文学发展的坚实基础
第二节 公安文学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升
第三节 成熟的创作队伍形成公安文学的主流
第四节 新型传播方式为公安文学打开新天地
后记
第一节 四十年的辉煌
第二节 早期公安文学的发展历程回顾
第三节 公安文学的定义
第四节 公安文学的特质
第二章 蓄势待发:
公安文学的苏醒期(1978-1988)
第一节 从《红石口》到“伤痕文学”
第二节 乱花渐欲迷人眼
第三节 公安期刊的兴起与蓬勃发展
第四节 不得不说的侦探推理小说
第五节 巅峰:海岩和他的《便衣警察》
第三章 势如破竹:
公安文学的成长期(1988-1998)
第一节 目光的转移之处
第二节 从《公安文学丛书》说起
第三节 电视剧《西部警察》与电影《民警故事》
第四节 公安文学活动的重要作用
第五节 公安文学的阶段性总结
第四章 集结成军:
公安文学的爆发期(1998-2008)
第一节 千禧年:集结的号角吹响
第二节 全国公安文联的应势而生
第三节 《九十年代大案要案侦破纪实丛书》的得失
第四节 向市场挺进的公安影视创作
第五节 百花齐放春满园
第五章 挺进高峰:
公安文学的成熟期(2008-2018)
第一节 新时期中国文学兴盛的号角
第二节 公安文学的高潮渐起
第三节 阵地建设,公安文学的家园
第四节 公安诗歌、散文创作的崛起
第五节 网络织就的文学新天地
第六章 硕果可期:
公安文学的未来充满光明
第一节 深化改革是公安文学发展的坚实基础
第二节 公安文学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升
第三节 成熟的创作队伍形成公安文学的主流
第四节 新型传播方式为公安文学打开新天地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