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心理咨询实务心理咨询实务

封面

作者:河合隼雄

页数:592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4731649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心理咨询的现场面对哪些问题?在本书中,作者河合隼雄结合亲身经验,介绍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和精神准备。这本通俗的心理学读物既是有志于成为心理咨询师的学生的推荐阅读书,也有助于教育工作者等参考借鉴。

作者简介

河合隼雄(1928—2007),日本临床心理学创始人,日本第一位荣格派精神分析师,日本著名的教育家、社会评论家,曾出任日本文化厅厅长、日本京都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是日本家喻户晓的传奇文化人物。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一般读者什么是心理咨询?它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为什么没有心理咨询师的帮忙,光靠来访者自己,很少有人能够自愈?
心理咨询师是怎样通过专注的倾听和无条件的接纳,让来访者打开心扉述说苦恼的?
为什么说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应是一种温和而又严肃、深入却不亲密的关系?
高明的心理咨询师怎样显示参与的决心和期待,等待时机的出现?
心理咨询师如何在移情与反移情中保持自身的安定感?
为什么心理咨询师必须明确自己的界限?
荣格学派心理学巨匠、日本国级心灵导师河合隼雄传授心理咨询原理和实践的奥妙,为面对成长烦恼或中年危机等不同问题的读者打开一扇心灵的窗户。 1. 一本名家写就的心理咨询入门读物,学习心理咨询实务的必读之作。河合隼雄是向东亚社会传播临床心理学知识的重要人物。他认为心理咨询本质上是来访者和咨询师的共同合作,他结合大量实例分析心理咨询师如何开始和结束一个咨询,准确把握其间可能出问题的环节,并对以东亚人为对象的心理咨询提出了相当独特而有益的看法。
2. 一本能够激发青少年心灵潜力、缓解中年心理焦虑的大众心理学读物。河合隼雄是面向大众讲解心灵的奥秘和潜力的大师。本书不仅能够帮助新手心理咨询师释疑解惑,也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各行业的管理阶层及广大学生家长洞察青少年身心成长的特点,还适合不同年龄段的读者阅读以开启心智,帮助其获得直面人生、消除烦恼的勇气和智慧。
3. 本书中文版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曦坤翻译,译文准确严谨、流畅自然。译者刘曦坤女士曾留学日本学习临床心理学,精通日语和日本文化,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多年。在中文版翻译过程中,她很好地将自己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经验与对河合隼雄著作的深入理解融为一体,这使得译文语言流畅自然,富有亲和力和感染力。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第一章 什么是心理咨询

1.援助的方法

2.心理咨询的目标

3.对于心理咨询的批评

第二章 心理咨询的过程

1.心理咨询的过程

2.最初的面谈

3.没有动机的来访者

第三章 心的构造

1.自我

2.适应

3.自我防御

4.自性化

第四章 心理咨询师的态度和理论

1.关于心理咨询的二律背反性

2.态度和理论

3.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态度

第五章 一个案例

1.“案例报告”的前提条件

2.案例:不去上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

第六章 心理咨询的结束和评价

1.结束和中断

2.结束时的实际问题

3.评价

第七章 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关系

1.移情

2.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关系

3.设定界限的意义

第八章 心理咨询师的工作

1.心理咨询师的工作

2.心理咨询师工作的多样性

3.达成自性化的合作

解说 像鵺一般(鹫田清一)

出版后记(河合俊雄)

节选

自我防御和心理咨询的过程 在某个层次的自我向更高层次的自我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这样的发展必然带有某种危险性。还是以刚才的案例来说,那位女大学生一直以来的自我正向更高层次发展,正是由于要经历这个过程,才出现了对人恐惧这样的危险。打个比方,这就像改造一栋房子的时候,为了使这栋房子更大就要拆除一面墙,而不巧的是,刚好拆掉墙的时候遇到了台风,房子一下子被吹倒了。所以我们说改建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其实是最危险和困难的。从某个方面来说,谁都会有提升自我的昂扬情绪,但想到要遭遇像改建工事这样危险的工程,又觉得还不如保持现状更好些。其实在我们内心中时常会有这样两种情绪涌动着:一种是想保持原本的那个自己,另一种则是期待有所不同,打造一个崭新的更高层次的自我。
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两种情绪的存在,我们的心理咨询大多就会以失败收场。这可以说是心理咨询中非常典型的失败,我也曾有过类似的经验。当来访者来到咨询师面前,以“我十分害怕与人接触”开始他的叙述时,这个来访者一边描述着他的情况,一边会因为他的自我防御的作用,警觉谈话过于深入有可能给自己带来伤害。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咨询师以非常包容的态度接纳他,这种包容和接纳使得来访者的自我防御逐渐减弱。于是,来访者情不自禁袒露心声,而心理咨询师也会更开放、更包容,与来访者的谈话也更加深入了下去。当这一个小时的面谈结束,心理咨询师会认为这是一个高度配合的来访者,能够如此深入地坦率交流,如此勇敢地直面这样深刻的问题,因此对接下来的咨询会有积极的发展充满了期待。然而这个时候,第二次的面谈来访者却失约了。也有的情况是,在第三次或者第四次连续的谈话深入之后,来访者突然中断了咨询。我想这是通常我们刚开始做心理咨询工作时,大多数人都会体验过的经历。究其缘由,这是因为来访者在进行了这样深入的谈话之后,感到害怕了。他觉得说了不应该说的话。
但非常有意思的是,很少有来访者会认为自己是因为恐惧对他人说了不必要说的话,暴露了自己的缺陷而放弃咨询的,他们大部分人会找到其他的理由。比较简单的,是在约好的咨询时间因为下雨去不了了;最典型的,大多是针对心理咨询师的理由。“我对咨询师说了那么多贴心贴肺的话,但我后来想想,那个咨询师就是在用‘嗯’‘啊’‘是呀’之类的话在敷衍我,这让我觉得太靠不住了!”也有的会说:“我对咨询师说了这么多无聊的话,一小时听下来还能忍受,两小时、三小时都说这些不是实在很过意不去吗?”来访者有很多这类听上去很不错的理由,然后就不再来咨询了。我们把周全考虑出这类适当理由的行为称为自我防御。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心理咨询实务心理咨询实务》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71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