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常培杰著
页数:258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01022171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表象与真理性内容的关系问题,是阿多诺美学理论的核心论题。正是由此问题出发,阿多诺试图以其独特的论说文文体来表征自己的“非同一性”哲学思想,以期在充分尊重客体的前提下很为本真地呈示真理。阿多诺的论说文是一种不可译的自律文体,具有批判实证主义物化思维的功用。阿多诺认为,审美唯名论步步深入,破坏了艺术的整一表象,使得艺术与非艺术(现实)的边界发生混淆,艺术有被物化现实整合为商品的危险。然而,艺术作品表象的整一,是艺术作品具有真理性内容的必要保证;是否具有真理性内容,则是判断艺术作品是否本真的基本准则。因此,若欲维护艺术作品的真理性内容,就必须拯救艺术作品的表象,批判先锋艺术的无节制的唯名论冲动。阿多诺批判了先锋艺术将创作源头置于无意识的自发性那里的非理性做法,批判了先锋派试图借助艺术介入复杂现实的乌托邦诉求,还批判了先锋派诉诸艺术物性和剧场性来拆解现代主义艺术观念的冲动。从根本上讲,阿多诺是一个理性主义者而非审美主义者。在他看来,唯有理性建构的具有整一表象的现代主义自律艺术,才具有真正的批判功能和解放潜质。维护现代主义自律艺术,批判先锋艺术,是阿多诺美学理论的潜在框架。
作者简介
常培杰,男,1982年1月生,山东东明县人。山东大学中文系本科;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研究中心硕士、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文艺理论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赴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德语系交流一年,中华美学学会审美教育委员会秘书长,近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美术研究》《哲学动态》《文艺理论研究》《学术研究》《外国文学》《人文杂志》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目前致力于现代西方文学理论、艺术理论和美学研究。
目录
一战后西德与批评的危机
二总体社会中的文化和文化批评
三自律文化的二重性与“内在批评”
四阿多诺美学理论的基本论域及本书框架
上编 文体、历史与哲学
章 不可译的文体
一不可译的“自律”文体
二非体系的“星丛”文体
三“非视角主义”的“内在批评”文体
四无根的离散文体及其公共性
结语
第二章 “瓦解的逻辑”的表征
一批判概念帝国主义
二构建“星丛”:恰切的想象
三论说文的形式准则:客体优先性
结语
第三章 卢卡奇谈论说文的审美和伦理
一论说文的正当性问题
二自我反思的批判性文体
三有经验的形式
结语
中编 唯名论、表象与真
第四章 艺术批评即“解谜”
一作为“社会观相术”的文化批评
二现代艺术的“谜语特质”
三内在地拯救真理性内容
结语
第五章 审美唯名论与现代艺术之变
一“审美唯名论孕育了表象的危机”
二“美学的核心就是拯救表象”
三理性的辩证,或黑格尔化的尼采主义者
结语
第六章 艺术作品“真理性内容”的
一艺术是对“非存在”的拯救
二 自律艺术是对“物化”社会的否定与
三艺术作品的“艺术性”
结语
下编 自律与他律之间的先锋艺术
第七章 先锋艺术“自发性”批判
一先锋艺术的“物化”逻辑
二艺术是理性的结晶
三哈贝马斯的批判及其问题
结语
第八章 先锋艺术“介入”观念批判
一艺术自律是艺术介入的前提
二审美形式是艺术介入社会的佳中介
三艺术介入的政治“实践”品格
结语
第九章 现代艺术中的“物性”问题
一“非概念物”的消隐与复归
二“艺术精神”的“物化”
三现代主义对“物性”的压抑
四先锋艺术:“物化”的“物性”
结语
余论 阿多诺过时了吗
附录 译文两则
附录一 作为形式的论说文
附录二 论介入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