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柳,刘群
页数:104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1842916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讲述建筑装饰造型设计基础知识,对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图片+图解的形式,加深读者对每个知识点的认知,对每章节内容作了总结,方便读者快速理解本书的主旨内容。本书适用于高职高专与本科院校开设的建筑装饰设计、装饰工程、环境设计等专业的教材。
作者简介
杨柳,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环壁画与综合材料系,获取硕士学位。现任教于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建筑装饰方向的教学工作。经年来独自撰写论文十余篇论文发表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主编2本教材,参与编著3本教材。
本书特色
本书适用于高职高专与本科院校开设的建筑装饰设计、装饰工程、土木工程设计、环境设计等专业的教材,可作为热爱建筑装饰行业的设计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附PPT课件,手机扫码即可下载观看。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建筑装饰设计概述
第一节 建筑的概念与范围
第二节 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素
第三节 中西方建筑文化
第四节 建筑装饰造型与环境
第五节 案例分析:国内著名建筑造型设计
★课后练习
第二章 建筑装饰平面造型基础
第一节 平面造型概述
第二节 平面造型的基本要素
第三节 形象的创造
第四节 肌理
第五节 案例分析:平面造型设计
★课后练习
第三章 建筑装饰色彩基础
第一节 色彩概述:光与色
第二节 色彩的多样性
第三节 色彩的分类与表示法
第四节 色彩的混合
第五节 色彩的对比
第六节 色彩的调和
第七节 色彩与心理
第八节 案例分析:建筑色彩设计
★课后练习
第四章 建筑装饰立体造型基础
第一节 立体造型观念
第二节 立体造型的基本要素
第三节 立体造型的美学原则——形式要素
第四节 立体造型的材料——物质要素
第五节 立体造型与制作的方法步骤——技术要素
第六节 案例分析:立体造型设计
★课后练习
第五章 建筑装饰图案基础
第一节 图案构成基础
第二节 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第三节 装饰图案的造型变化
第四节 装饰图案的基本构成形式
第五节 装饰图案的题材
第六节 装饰壁画
第七节 案例分析:装饰图案设计
★课后练习
第六章 字体设计基础
第一节 基础字体设计
第二节 拉丁字母字体
第三节 字体组合设计
第四节 创意字体设计
第五节 案例分析:字体造型设计
★课后练习
参考文献
节选
第一章 建筑装饰造型设计概述
学习难度:★☆☆☆☆
核心概念:元素、中西方差异、建筑环境
章节导读:建筑装饰造型离不开建筑本体,建筑设计是从建筑群的外形方面着手,进行功能完善,建筑结构合理等方面都要考虑周全的,要保证建筑物既美观又实用又坚固。建筑装饰造型设计是在建筑物的基础上,对建筑进行装饰、造型,对其进行改造设计。因此,我们要学习建筑装饰造型设计的知识,就不得不先来了解建筑的功能、属性、文化因素以及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图1-1)。 图1-1希腊帕提农神庙建筑遗址 第一节 建筑的概念与范围 一、什么是建筑
什么是建筑?简而言之,建筑就是房子。复杂的说,建筑是用结构来表达思想的科学性艺术。在西方古代,建筑曾被视为“凝固的音乐”、“石头的史书”,到了现代,建筑又衍生为“人居单元”、甚至是“房屋机器”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建筑的内涵也在不断更迭。
建筑是人们生活中最熟识的一种存在。住宅、学校、商场、博物馆等是建筑,纪念碑、候车车厅、观光塔等也属于建筑的范畴(图1-2)。任何时候,人们都在使用着建筑,体验着建筑。从狭义上讲,建筑是提供室内空间的遮蔽物,它为居住、生活的环境提供了物质条件。广义上讲,建筑是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环境构成,是种文化状态,是一种社会结构的显现。
意大利建筑史学家布鲁谱·泽维( Bruno Zevi)曾对建筑的意义做过如下描述“建筑,几乎囊括了人类所关注事物的全部,若要确切地描述其发展过程,就等于是书写整个文化本身的历史。”建筑与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技术、文化、行为、生理、心理、哲学、艺术、宗教、信仰等科学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复杂的联系。 (a)住宅 (b)学校
图1-2建筑
左:住宅是日常生活中接触最为长久的建筑,体验建筑的造型魅力。
右:当我们仔细地体会和品味身边的建筑时,就会发现建筑物质形态背后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文化、社会、思想 、意识的内涵。 二、建筑的范围
住,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大问题。住就离不开房屋,建造房屋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活动之一。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开始用树枝、石头构筑巢穴以防风雨侵袭及野兽的威胁(图1-3),这是最原始的建筑活动。
随着社会的前进,人们的基础建筑已经不再需要过分担心,于是出现了宅院、花园、府邸、宫殿(图1-4)等添加了精神需求方面的建筑。并且人们开始考虑的全面,为生者亡后所“住”的陵墓,以及信仰崇拜的神所“住”的庙堂也随即产生。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作坊、工场以及现代化的大工厂。商品交换产生了,钱庄、店铺乃至现代化的大商场、百货公司、银行、贸易中心也逐步出现。交通开始便利,出现了码头、驿站(图1-5)直到如今的港口、车站、机场(图1-6)、地铁站。科学文化发展,出现了私塾、书院、直至如今的学校、培训机构以及科学研究中心。 图1-3 原始部落“翁丁” 图1-4 北京故宫
左:建筑在最开始的时候是为了抵御风寒、防止野兽入侵,这时候的建筑材料以树枝、石头为主。
右:随着人们的精神需求提升,建筑的功能、材料、性能都得到了有效提升。 图1-5 古代驿站 图1-6 深圳机场
左:古代驿站是来往的客商、信差歇息的场所,充当了现代的酒店、招待所、候车厅等功能。
右:现代机场的建立,缩短了两地之间的距离,短时间内即可到达想要去的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