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卢文捷
页数:236
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1092719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为了有效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充分发挥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在家庭暴力干预中的积极作用,特对它们干预家庭暴力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以明确它们在家庭暴力干预体系中的法律地位,建立它们干预家庭暴力的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促进《反家庭暴力法》的立法宗旨早日实现
作者简介
卢文捷,副教授,现执教于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个人主要研究志趣为亲属法。独立完成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中国婚姻家庭研究基金项目等各1项,出版专著1部,在《家事法研究》(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会刊)《中华女子学院学报》《江汉学术》《天津法学》等学报杂志发表论文十多篇。
目录
引言
导论 关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一般理论的初步认识
一、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概念阐释
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法律属性
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具体形式
第一章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的立法进程
第一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的地方立法
一、立法表现
二、立法评价
第二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的国家立法
一、立法表现
二、立法评价
第三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的立法竞存
一、地方性法规、政策文件与全国性法律的竞存关系厘清
二、地方性法规、政策文件与全国性法律的竞存价值判断
三、地方性法规、政策文件与全国性法律的竞存冲突适用
第二章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的实证调查
第一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的调查情况说明
一、调查基本情况概述
二、调查问卷回收情况
三、调查数据分析说明
第二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的调查结果分析
一、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干预家庭暴力调查的对象构成
二、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干预家庭暴力现状的客观分析
三、加强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干预家庭暴力的具体建议
第三章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的法律地位
第一节 关于宏观视域的家庭暴力干预体系一般理论的基本概述
一、家庭暴力干预体系的概念
二、家庭暴力干预体系的结构
三、家庭暴力干预体系的功能
四、家庭暴力干预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家庭暴力干预体系中的应然地位
一、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纳入家庭暴力干预体系的主要原因
二、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纳入家庭暴力干预体系的重要意义
三、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在家庭暴力干预体系中的合理定位
第三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同其他家庭暴力干预主体的工作衔接
一、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在干预家庭暴力各阶段的工作衔接对象
二、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同其他干预主体进行工作衔接的必要性
三、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同其他干预主体工作衔接上的联动机制
第四章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的工作机制
第一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的功能定位
一、科学定位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干预家庭暴力功能的参酌要素
二、科学定位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干预家庭暴力功能的理性选择
第二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的工作原则
一、专门规定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干预家庭暴力工作原则的重要价值
二、干预家庭暴力工作原则同《反家庭暴力法》基本原则之间的关系甄别
三、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开展家庭暴力干预活动应当遵行的工作原则
第三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的主要职责
一、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干预家庭暴力职责的立法考察
二、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干预家庭暴力职责的学者建议
三、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干预家庭暴力职责的科学设计
第四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的具体措施
一、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适用一般干预措施干预家庭暴力的立法梳理
二、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适用特殊干预措施干预家庭暴力的理论证成
第五章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的保障机制
第一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的职业培训
一、关于家庭暴力干预培训立法及其实践的国内外考察
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培训的必要原因
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培训的主要特点
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培训的具体内容
五、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培训的基本机制
第二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的经费支持
一、家庭暴力干预经费支持的立法比较
二、家庭暴力干预经费筹措的具体渠道
三、家庭暴力干预经费用途的合理安排
四、家庭暴力干预经费使用的基本制度
第三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的立法完善
一、完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立法的路径选择
二、完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立法的具体建议
三、完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立法的积极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论 关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一般理论的初步认识
一、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概念阐释
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法律属性
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具体形式
第一章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的立法进程
第一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的地方立法
一、立法表现
二、立法评价
第二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的国家立法
一、立法表现
二、立法评价
第三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的立法竞存
一、地方性法规、政策文件与全国性法律的竞存关系厘清
二、地方性法规、政策文件与全国性法律的竞存价值判断
三、地方性法规、政策文件与全国性法律的竞存冲突适用
第二章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的实证调查
第一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的调查情况说明
一、调查基本情况概述
二、调查问卷回收情况
三、调查数据分析说明
第二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的调查结果分析
一、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干预家庭暴力调查的对象构成
二、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干预家庭暴力现状的客观分析
三、加强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干预家庭暴力的具体建议
第三章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的法律地位
第一节 关于宏观视域的家庭暴力干预体系一般理论的基本概述
一、家庭暴力干预体系的概念
二、家庭暴力干预体系的结构
三、家庭暴力干预体系的功能
四、家庭暴力干预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家庭暴力干预体系中的应然地位
一、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纳入家庭暴力干预体系的主要原因
二、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纳入家庭暴力干预体系的重要意义
三、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在家庭暴力干预体系中的合理定位
第三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同其他家庭暴力干预主体的工作衔接
一、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在干预家庭暴力各阶段的工作衔接对象
二、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同其他干预主体进行工作衔接的必要性
三、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同其他干预主体工作衔接上的联动机制
第四章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的工作机制
第一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的功能定位
一、科学定位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干预家庭暴力功能的参酌要素
二、科学定位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干预家庭暴力功能的理性选择
第二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的工作原则
一、专门规定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干预家庭暴力工作原则的重要价值
二、干预家庭暴力工作原则同《反家庭暴力法》基本原则之间的关系甄别
三、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开展家庭暴力干预活动应当遵行的工作原则
第三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的主要职责
一、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干预家庭暴力职责的立法考察
二、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干预家庭暴力职责的学者建议
三、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干预家庭暴力职责的科学设计
第四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的具体措施
一、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适用一般干预措施干预家庭暴力的立法梳理
二、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适用特殊干预措施干预家庭暴力的理论证成
第五章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的保障机制
第一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的职业培训
一、关于家庭暴力干预培训立法及其实践的国内外考察
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培训的必要原因
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培训的主要特点
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培训的具体内容
五、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培训的基本机制
第二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的经费支持
一、家庭暴力干预经费支持的立法比较
二、家庭暴力干预经费筹措的具体渠道
三、家庭暴力干预经费用途的合理安排
四、家庭暴力干预经费使用的基本制度
第三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的立法完善
一、完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立法的路径选择
二、完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立法的具体建议
三、完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干预家庭暴力立法的积极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