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昌远、陈隆文著
页数:26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01022101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商史研究是先秦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古文字与古文献资料,本书对先商文化渊源与殷先公迁徙,“汤始居亳”与垣曲商城、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关系,郑州大师姑城址性质与夏商鼎革再认识,黄河变迁、敖山与隞都地望,“盘庚迁殷”与洹北商城的价值,“三监”人物疆地及其地望,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地望与进军路线等商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富有价值的探索。本书作者认为商族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奠基者之一,商族及商史在中华远古文明发展目前占有特殊地位,探讨商族起源与商文化的发展、演变与衰落对于研究中国远古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师从中国当代历史地理学泰斗史念海先生。现为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先秦历史、历史经济地理 、中国货币史和中原历史环境变迁研究。在《考古》、《中国国家地理》、《人文杂志》《史学月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郑州大学学报》《中原文物》《华夏考古》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中国历史地理简编》(河南大学出版社)、《先秦货币地理研究》(科学出版社)、《郑州历史地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四部,曾获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和郑州市社科优秀成果奖多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河南省级项目2项。
目录
序一
序二
第一章 先商文化渊源与“汤始居亳”地望
第一节 先商文化渊源及其殷先公迁徙之历史地理考察
第二节 山西垣曲商城遗址与“汤始居亳”之历史地理考察
第三节 商族起源地望发微
第四节 偃师商城遗址为汤都西毫考
第五节 山西垣曲商城西城门的建筑特色
第六节 伊尹出生栾川说
第二章 夏商鼎立
第一节 夏族起源、活动区域与禹都阳城探索
第二节 郑州大师姑城址性质与夏商鼎革的再认识
第三章 商代王都与城邑
第一节 谈敖山与瞰都地望
第二节 小双桥遗址与商代庇都地望新论
第三节 盘庚迁殷地望与洹北商城
第四节 卜辞缶方地望考辨
第五节 关于商周管邑地望问题
第六节 “三监”人物疆地及其地望辨析——兼论康叔的始封地问题
第七节 卫都帝丘与戚邑
第四章 武王伐纣与牧野之战
第一节 从《利簋》谈有关武王伐纣的几个问题
第二节 牧野之战“牧野”地望发微
第三节 再谈武王伐纣进军路线
第四节 牧野之战地望考辨
附录
忆念恩师
我是陈昌远教授的关门弟子
后记
序二
第一章 先商文化渊源与“汤始居亳”地望
第一节 先商文化渊源及其殷先公迁徙之历史地理考察
第二节 山西垣曲商城遗址与“汤始居亳”之历史地理考察
第三节 商族起源地望发微
第四节 偃师商城遗址为汤都西毫考
第五节 山西垣曲商城西城门的建筑特色
第六节 伊尹出生栾川说
第二章 夏商鼎立
第一节 夏族起源、活动区域与禹都阳城探索
第二节 郑州大师姑城址性质与夏商鼎革的再认识
第三章 商代王都与城邑
第一节 谈敖山与瞰都地望
第二节 小双桥遗址与商代庇都地望新论
第三节 盘庚迁殷地望与洹北商城
第四节 卜辞缶方地望考辨
第五节 关于商周管邑地望问题
第六节 “三监”人物疆地及其地望辨析——兼论康叔的始封地问题
第七节 卫都帝丘与戚邑
第四章 武王伐纣与牧野之战
第一节 从《利簋》谈有关武王伐纣的几个问题
第二节 牧野之战“牧野”地望发微
第三节 再谈武王伐纣进军路线
第四节 牧野之战地望考辨
附录
忆念恩师
我是陈昌远教授的关门弟子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