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一带一路”视野下京津冀区域文化史研究

封面

作者:王越旺

页数:52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2036328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地方区域交通的变迁、科技的发展与交流、宗教信仰、民俗风情、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几个主题的分析,展开对京津冀区域文化史的研究,它抓住京津冀地区历目前是草原文明、农业文明、海洋文明交汇的区域,是草原丝绸之路与海洋丝绸之路连接的重要纽带。尤其是将京津冀区域文化的研究放在“一带一路”的大视野下进行探讨,分析“一带一路”外来文化对京津冀区域形成的文化影响以及京津冀区域文化通过“一带一路”对外的传播作用,彰显本地区文化协同发展及对世界文明的独特贡献。研究立足河北,辐射京津,通过大量史实分析突出主题,梳理线索,鉴往知来,在继承很好传统史学文化基础上,结合现在“一带一路”的倡议,本身既具有传承和发展意义,同时又具有现实与实践意义。

作者简介

王越旺,男,1964年生,河北省三河市人,河北省历史学会理事。1985年7月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1999年获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任廊坊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书记、教授。主要研究世界近代早期区域经济和文化史。先后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郑州大学学报》《东北亚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相关论文分别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转载,出版《河北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等著作,并与人合作编著4部。近年主持河北省教育厅科研课题3项。
陈新海,陕西省西安市人。教授。主讲历史地理学、城市地理研究等课程。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中国历史地理学会会员,中国历史文献学会会员。主持完成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河北省社科联及教育厅课题3项;参与多项省级及厅局级项目的研究。主要从事燕赵文化研究。近年出版《任侠与节义:燕赵文化研究》《青藏高原历史地理研究》等专著,在《青海民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京津冀区域文化的时空演变
序言
第一节 邺城:南北朝时期的中西方交通
第二节 北京:元明清时期的中西方交流
第三节 张家口:明末民初的茶道
第四节 天津:近代以来的中西海上交通

第二章 京津冀区域科学技术发展与对外交流
序言
第一节 元代及以前京津冀区域的对外科技交流
第二节 明清时期中外科技交流
第三节 近代以来京津冀区域的对外科技交流

第三章 京津冀区域的宗教文化与传播
序言
第一节 佛教
第二节 伊斯兰教
第三节 基督教

第四章 京津冀区域民俗文化的沿袭与发展
序言
第一节 对外交流中的元以前京津冀地区民俗文化
第二节 对外交流中的元明清时期京津冀民俗文化
第三节 清末民初中西文化交流视域下的京津冀民俗文化
第四节 民国时期中外文明交流视域下的京津冀民俗文化

第五章 京津冀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演变
序言
第一节 蔚县剪纸:融会中西的美丽之花
第二节 景泰蓝:中西合璧的传统工艺
第三节 北京同仁堂的医药文化:走向世界的传统中医药
第四节 中西文化交流视域下的冀中笙管乐:基于继承和创新的考察
第五节 京剧:外国人眼中的”北京歌剧”
第六节 李派太极拳:中西碰撞之际诞生的武学宗派
第七节 中西结合之路上不断演进的吴桥杂技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一带一路”视野下京津冀区域文化史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66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