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郭齐家
页数:279页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7010729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分四部分, 内容包括: 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私学 ; 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官学 ; 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书院 ; 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考试制度。
作者简介
郭齐家,1938年生,湖北武汉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法政学院教授。曾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会顾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教育和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主讲“中国教育史”课程。1989年主持的“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质量建设”项目获北京师大优秀教学成果奖。1997年被评为北京师大“师德先进个人”。先后培养硕士生17名(其中英国留学生1名)、高访学者和进修生10名(其中韩国、日本高访学者各1名)、博士生13名(其中韩国留学生2名)。专著有《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思想史》(简体字版、繁体字版和英文版)、《中国古代学校》、《中国古代考试制度》、《中国古代教育家》、《中国古代学校和书院》、《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教育——文明薪火赖传承》等,合著有《简明中国教育史》、《中国远古暨三代教育史》、《陆九渊教育思想研究》等,参编有《中国教育思想通史》(并任第三卷主编)、《中国教育魂——从毛泽东教育思想到邓小平教育理论》等,主编有《中外教育名著评介》、《中国小学各科教学史丛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全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实务全书》等,共同主编有《中国教育通史·宋辽金元卷》、《中国教育史研究·宋元分卷》、《中国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基本问题研究》等。
目录
总序
导言
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私学
一、中国第一代知识分子和教师群出现
二、孔子首创儒家私学
三、古代民办高校——经师聚徒讲学
四、古代民间小学——私塾蒙学及蒙养教材
五、古代私学的特殊形式——家庭教育
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官学
一、汉代太学与欧洲的雅典大学同处于最古老地位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学促进各民族文化教育大交流
三、隋唐时期官学制度完备,留学生教育成功
四、宋辽金元时期的官学教育改革
五、明清时期官学的发展与演变
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书院
一、书院的萌芽——新的教育组织出现
二、宋代书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三、元代书院的积极作用
四、书院组织和管理制度及在教学上的特色
五、明清书院的发展与沉寂
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考试制度
一、从汉代的“察举”到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官人法”
二、隋唐的科举考试制度——“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三、宋辽金元的考试制度——士人的“得意”与“失意”
四、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弊端与终结
后记
新版后记
导言
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私学
一、中国第一代知识分子和教师群出现
二、孔子首创儒家私学
三、古代民办高校——经师聚徒讲学
四、古代民间小学——私塾蒙学及蒙养教材
五、古代私学的特殊形式——家庭教育
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官学
一、汉代太学与欧洲的雅典大学同处于最古老地位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学促进各民族文化教育大交流
三、隋唐时期官学制度完备,留学生教育成功
四、宋辽金元时期的官学教育改革
五、明清时期官学的发展与演变
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书院
一、书院的萌芽——新的教育组织出现
二、宋代书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三、元代书院的积极作用
四、书院组织和管理制度及在教学上的特色
五、明清书院的发展与沉寂
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考试制度
一、从汉代的“察举”到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官人法”
二、隋唐的科举考试制度——“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三、宋辽金元的考试制度——士人的“得意”与“失意”
四、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弊端与终结
后记
新版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