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高桥则夫
页数:604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6209418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日本有名学者高桥则夫教授撰写的刑法学著作,全书包括:章刑法学序说,论述了刑法的规范构造,刑法学的对象,刑法解释论,刑法的机能,刑法的沿革。第二章刑罚法规,论述了罪刑法定主义,刑法的效力,刑法的理论。第三章犯罪论序说,论述了犯罪论体系,犯罪论的基础理论。第四章行为,论述了行为论的诸学说,从社会行为论看行为概念,行为概念的内容。第五章构成要件,论述了构成要件的概念,构成要件的理论,构成要件的机能,构成要件的构造,法人的刑事责任。第六章实行行为。第七章构成要件性结果,论述了犯罪的性质(罪质),刑法中的结果概念,犯罪论中的结果之地位,犯罪的结果与犯罪的终了。第八章因果关系。第九章不作为犯。第十章故意。第十章过失。第十一章事实的错误。第十二章违法阻却事由。第十三章责任论概说。第十四章未遂犯。第十四章共犯。第十五章罪数。第十六章刑罚的概念。第十七章刑的适用等。
作者简介
作者:高桥则夫 1951年出生于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法学部教授,日本刑法学会常务理事,日本被害人学会会长,日本犯罪社会学会、日美法学会、日本医事法学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规范论与刑法解释论、恢复性司法,以日文、德文、英文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多篇,独立出版学术专著十余部,是享誉世界的刑事法学者。 译者:李世阳 1987年出生于福建南安,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教授,刑法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早稻田大学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刑法解释学、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交叉问题、网络犯罪。在《中国法学》《法律科学》《政治与法律》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独立出版专著两部。
本书特色
高桥则夫教授的《刑法总论》是一部专著性教材。本书的特色是,在维持教科书的基本体例的同时,将规范论的分析框架引入刑法解释论之中。简言之,刑法规范最为完整地体现了“行为规范+制裁规范”这一规范论的构造形式,行为规范以面向将来的法益保护为目的,坚持事前判断,而制裁规范以积极的一般预防为导向,坚持事后判断。由此,推导出了事前判断与事后判断的对应原则。刑法中的所有概念都可以在这一规范论框架中寻求自己的位置,并将规范论的分析模式注入刑法解释论中。本书正是规范论和刑法解释论相融合的典范,正如高桥则夫教授所笃信的:没有规范论的刑法解释论虽然是可能的,但却是没有灵魂的。
目录
总序二
中文版序言
序
初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三版前言
凡例
第一编 序论
第一章 刑法学序说
第一节 刑法的规范构造
第二节 刑法学的对象
第三节 刑法解释论
第四节 刑法的功能
第五节 刑法的沿革
第二章 刑罚法规
第一节 罪刑法定主义
第二节 刑法的效力
第三章 刑法的理论
第二编 犯罪的理论
第一章 犯罪论序说
第一节 犯罪论体系
第二节 犯罪论的基础理论
第二章 行为
第一节 含义
第二节 行为论的诸学说
第三节 从社会行为论看行为概念
第四节 行为概念的内容
第三章 构成要件
第一节 构成要件的概念
第二节 构成要件的理论
第三节 构成要件的功能
第四节 构成要件的构造
第五节 法人的刑事责任
第四章 实行行为
第一节 含义
第二节 实行行为与危险概念
第三节 作为行为规范违反的“实行行为”与作为制裁规范发动条件的“具体危险”
第四节 实行行为概念的展开过程
第五节 实行行为概念的崩溃过程
第五章 构成要件结果
第一节 犯罪的性质(罪质)
第二节 刑法中的结果概念
第三节 犯罪论中结果的地位
第四节 犯罪的结果与犯罪的终了
第六章 因果关系
第一节 含义
第二节 条件关系
第三节 相当因果关系
第四节 从相当因果关系说到客观归属论
第五节 判例中的因果关系
第七章 不作为犯
第一节 作为犯、不作为犯的概念
第二节 不作为的因果关系
第三节 不作为犯的成立要件
第八章 故意
第一节 含义
第二节 构成要件故意
第三节 对于“该当于构成要件的事实”之认识
第四节 故意的种类
第九章 事实错误
第一节 含义
第二节 构成要件错误
第三节 具体的事实错误
第四节 抽象的事实错误
第十章 过失
第一节 含义
第二节 过失犯的行为规范
第三节 过失犯的构造——旧过失论、新过失论、新新过失论
第四节 注意义务违反
第五节 信赖原则
第六节 过失的标准
第七节 过失犯的实行行为
第八节 监督过失
第九节 过失的竞合
第十节 结果加重犯
第十一章 违法阻却事由
第一节 含义
第二节 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
第三节 可罚的违法性理论
第四节 正当化事由(违法阻却事由)
第五节 正当行为
第六节 正当防卫
第七节 紧急避险
第八节 超法规的正当化事由
第十二章 责任论概说
第一节 含义
第二节 责任是什么
第十三章 责任阻却事由Ⅰ——责任能力的欠缺(以及减少)
第一节 总说
第二节 无责任能力与限定责任能力
第三节 原因上的自由行为
第十四章 责任阻却事由Ⅱ——不存在其他责任要素
第一节 总说
第二节 不存在责任故意或责任过失
第三节 不存在违法性意识可能性
第四节 不存在期待可能性
第十五章 可罚性阻却、减少事由
第十六章 未遂犯
第一节 总说
第二节 未遂犯的处罚根据
第三节 实行的着手
第四节 不能犯
第五节 中止豸巴
第十七章 共犯
第一节 总说
第二节 间接正犯
第三节 共犯的基础理论
第四节 共同正犯人
第五节 教唆犯
第六节 从犯(帮助犯)
第七节 共犯的诸问题
第十八章 罪数
第一节 犯罪的个数
第二节 科刑上一罪
第三节 并合罪
第三编 刑罚的理论
第一章 刑罚的概念
第一节 刑罚是什么
第二节 刑罚与修复
第三节 刑罚的种类与内容
第二章 刑的适用
第一节 法定刑及其加减
第二节 刑的量定、宣告、免除
第三章 刑罚执行与执行犹豫
第四章 刑罚的消灭
第五章 保安处分
事项索引
判例索引
译者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