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有效参与/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研究文库

封面

作者:胡莲芳

页数:213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6157804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我国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享有的诉讼权利与地位并不匹配,需要从观念和制度层面予以矫正。本书从刑事诉讼模式入手,剖析了传统刑事诉讼模式的分析障碍,提出“被害人参与模式”这一理论分析工具,并搭建了动态的“四方诉讼构造”,为被害人重返刑事诉讼中心现场找寻很便捷的路径,推进人权保障事业的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

  胡莲芳,女,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2015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法学和司法制度,公开发表学术研究文章30余篇。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参与概述

第一节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变迁

第二节 现代各主要法治国家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概览

第三节 我国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透视

第二章 被害人参与刑事诉讼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报复正义理论

第二节 主体性原则理论

第三节 符号互动理论

第四节 恢复性司法理论

第三章 传统刑事诉讼模式的缺陷及被害人参与模式的提出

第一节 刑事诉讼模式概览

第二节 传统诉讼模式的分析障碍

第三节 被害人参与模式的提出

——基于对犯罪控制和正当程序模式的补充

第四章 动态的“四方诉讼构造”对我国被害人参与模式的承载

第一节 我国被害人参与模式的提出

第二节 “三方诉讼构造”之无法承载被害人参与模式

第三节 可转换的动态“四方诉讼构造”对被害人参与模式的结构支撑

第五章 被害人在刑事公诉程序中的有效参与

第一节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主要权利

第二节 被害人在审前程序的参与

第三节 被害人在审查起诉程序中的参与

第四节 被害人在审判程序中的参与

第五节 被害人在刑罚执行程序中的参与

第六章 被害人在其他诉讼程序中的有效参与

第一节 被害人在自诉程序中的有效参与

——公诉与自诉之间的有序流转

第二节 被害人在损害救济程序中的有效参与

第三节 被害人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的有效参与

参考书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有效参与/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研究文库》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64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