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又辛方有国
页数:284
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6219761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研究汉字发展历史的著作,主要分为三部分:部分,阐释文字,包括世界多种文字和汉字,研究汉字史的资料,汉字字体演变,六书与三书;第二部分,按照汉字发展历史研究商代甲骨文,周代文字的发展、秦代的“书同文字”政策、汉代文字的发展、魏晋以后文字的发展等;第三部分,探讨与汉字有关的几个问题。总体来看,全书对汉字的构字法提出了新的见解,并结合世界其他文字的构字法来论证汉字独特的优势,从根本上有力地反驳了西方认为汉字(表形文字)是落后文字的谬论,而且还对汉字教学提出了新的看法。
作者简介
刘又辛,著名语言学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曾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四川省语言学会副会长。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大,1952年起任教于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主要著作有《通假概说》《训诂学新论》《文字训诂论集》《汉语汉字答问》《汉字发展史纲要》《古书里的假借字》《治学纪事》《刘又辛语言学论文集》等13部,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曾荣获国务院、新闻出版署、国家教委、四川省、重庆市等颁发的科研优秀成果奖。
本书特色
《汉字发展史纲要》是第一语言学家刘又辛和他的学生方有国沉淀40余年的成果。刘又辛专注汉字研究多年,有不少汉字研究的著作问世。方有国从事古汉语教学和研究多年,发表过不少古代汉语相关的论文。《汉字发展史纲要》摒弃了传统以“书法字体”变迁为线索的做法,从汉字的构造方式和结构变化来研究汉字的变迁,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书”说,并将汉字的发展史划分为三个阶段:表形阶段、以表音字(假借字)为主的阶段和以形声字为主的阶段,不仅厘清了汉字发展的历史,还解决了许慎“六书”说因分类标准不一而导致的混乱,最重要的是,该书纠正了西方学者认定汉字是落后文字的谬论,为汉字正名,提高了汉字在世界语言之林的地位。该书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和实用价值都第一高,是一部第一的文字学著作。
目录
第二章 世界各国文字和汉字
第三章 研究汉字发展史的资料
第四章 汉字字体的演变
第五章 “六书”和“三书”
第六章 商代的甲骨文
第七章 甲骨文与纳西象形文字比较
第八章 周代文字的发展
第九章 秦代的“书同文字”政策
第十章 汉代文字的发展(上)
第十一章 汉代文字的发展(下)
第十二章 魏晋以后的文字发展
第十三章 几个问题的探讨
本书所引书刊简称表
跋
附录1 关于汉字发展史的几个问题
附录2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成果要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