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西北地区先秦时期的自然环境与文化发展

封面

作者:韩建业

页数:483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50102456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西北地区先秦时期的自然环境与文化发展》综合考察了中国西北地区全新世环境演变过程,全面梳理了黄土高原区、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区和西北内陆干旱区先秦时期的考古学文化谱系、聚落形态和经济形态状况,并深入探讨了西北地区先秦时期自然环境和文化发展的辩证关系。认为西北地区先泰时期自然环境及其变化对文化发展有明显的制约,反过来,多样性的人类文化多数时候都能够有效适应环境特点及其变化,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有限。先秦时期这种比较和谐的人地关系,成为西北地区数千年文化持续发展的基础机制。

作者简介

韩建业,甘肃通渭人,1967年出生。1987年考入北京大学考古学系,2000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教授,主要从事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考古学研究。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在《考古学报》、《考古》、《文物》、《北京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五帝时代——以华夏为核心的古史体系的考古学观察》、《岱海考古(一)——老虎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集》、《岱海考古(三)——仰韶文化遗址发掘报告集》、《驻马店杨庄——中全新世淮河上游的文化遗存与环境信息》等。

本书特色

《中国西北地区先秦时期的自然环境与文化发展》将西北地区划分为三区,即半干旱半湿润的黄土高原区,贺兰山以东的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区和贺兰山以西直到新疆的西北内陆干旱区。首先考察了每一区的自然环境及其在全新世期间演变的情况,接着考察各区考古学文化的演变发展,最后讨论自然环境与文化发展的关系,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某些对策性意见。所以《中国西北地区先秦时期的自然环境与文化发展》既是一部环境考古的综合性著作,又对当前西北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概况

一、黄土高原区

1.地形地貌

2.气候特征

3.土壤植被

二、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区

1.地形地貌

2.气候特征

3.土壤植被

三、西北内陆干旱区

1.地形地貌

2.河湖水系

3.气候特征

4.土壤植被

第二节 全新世环境演变

一、黄土高原区

(一)早全新世回暖期(距今11500~8500年)

(二)中全新世适宜期(距今8500~3000年)

1.波动升温期(距今8500~7000年)

2.较稳定暖湿期(距今7000~5500年)

3.波动降温期(距今5500~3000年)

(三)晚全新世降温干旱期(距今3000年至今)

二、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区

(一)早全新世回暖期(距今11500~8500年)

(二)中全新世适宜期(距今8500~3000年)

1.波动升温期(距今8500~7000年)

2.较稳定暖湿期(距今7000~5500年)

3.波动降温期(距今5500~3000年)

(三)晚全新世降温干旱期(距今3000年至今)

三、西北内陆干旱区

(一)早全新世回暖期(距今11500~8500年)

(二)中全新世适宜期(距今8500~3000年)

1.波动升温期(距今8500~7000年)

2.较稳定暖湿期(距今7000~5500年)

3.波动降温期(距今5500~3000年)

(三)晚全新世降温干旱期(距今3000年至今)

四、小结

第三章 黄土高原区的文化发展

第四章 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区的文化发展

第五章 西北内陆干旱区的文化发展

第六章 自然环境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第七章 结语

后记

英文摘要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西北地区先秦时期的自然环境与文化发展》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6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