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欧之德
页数:347页
出版社:云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5990371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云南作家精品文库 欧之德文集 第3卷》是纪实文学。作者以一个出生在四川、青年在云南当兵的作家的独特视角,细说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大批四川人在云南的奋斗、工作、生活的故事,从一个全新的层面解读了这一特殊时代带来的社会影响和研究价值。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彩云的时空穿越
第二章 高原的体温
第三章 神灵守护的大山
第四章 瑶池群落高原
第五章 天上的“景泰蓝
第六章 仙女抛下的腰带
第七章 红土地献出的珍品
第八章 “国家级”的诱惑
第九章 属于全人类的遗产
第十章 云南的未来更美丽
丽江那古城
第一章 撩开一道神秘的帷幕
第二章 宝地占尽好风水
第三章 古朴纯风话商贾
第四章 飘扬在古城的云霞
第五章 文献名邦傲三迤
第六章 民族建筑的艺术奇葩
第七章 八百年名城的保护者
第八章 悲喜风情女儿国
第九章 千年古城打开大门
第十章 一顶金灿灿的桂冠
尾声
瞬间的永恒——高黎贡山照片释义
远渡重洋唱大风——红塔烟进入国际市场走笔
节选
《云南作家精品文库 欧之德文集 第3卷》: “喀斯特”,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上的石灰岩高原的地名,那里有发育典型的岩溶地貌。“喀斯特”一词即为岩溶地貌的代称。 喀斯特的始作俑者是水,物质基础是碳酸盐类岩石(如石灰石、白云岩、石膏和岩盐等),在云南尤其是滇中和滇南地区的大山,分布很广。 大自然苍海桑田后给云南留下众多地上地下的奇特容颜,裸露在地面的石林、石笋、石峰,是“喀斯特”呈献给太阳的古怪礼品;而深藏在大山腹中的石柱、石幔、石钟乳,是万千年含而不露的绝美珍品。 云南一个又一个的溶洞奇观,按科学解释,它是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石的层面或断层进行溶蚀和侵蚀而形成的地下孔道;而从旅游视角,它是众仙居住的洞中乾坤、摄人心魄的神来之境,天下的所有神话可以聚于一洞之中,人们的所有想象可以凝于一石之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你似梦似幻、如痴如醉。云南的喀斯特大山中,山山“肚中有货”,只不过还没有或者还不能全部开发,仅公开展示其千古容颜的有天生洞(沾益)、阿泸古洞(泸西)、九乡(宜良)、白龙洞(石林)、燕子洞(建水)、观音洞(丘北)等,一洞一世界,一洞一乾坤。洞中瀑布俨然从天而降,雷鸣般轰响;洞中河流不知来自何处去往何方,游船如在天河中飘然行驶;洞中大厅宛若皇宫广场,可供千人歌舞万人集会,清风徐徐凉意悠悠,品茗喝茶也惬意;洞中更多更广泛的是那些动辄数百万、上亿年的钟乳石,“修炼”到了成精成怪的程度,当代人再配以彩色灯光,一个个光怪陆离、诡谲神幻的世界使人分不清是仙境还是人间。一块巨石,时而变人,时而成兽,时而静,时而动,变幻莫测,景随人移。谁能在几步之内把一座诺大的峰峦变成悟空,转眼又变成八戒呢?谁又瞬间描绘得出活灵活现一个“太白金星”、转过角度又化为“嫦娥仙女”呢?眼前一个个实实在在的石笋石柱石禽石兽,仙界凡间瑶池宫殿,也在清醒中白日做梦,或者,你怀疑这是一场梦游。你不得不赞叹大自然“天造地设”之神奇,冥冥之中似乎有一位看不见的导演在操纵这世间万象、洞中舞台。有“故事”、有“人物”、有“角色”、有“背景”,整台节目便活跃起来,浪漫起来,便有思想性和艺术性。当你在那些不知边际不知方向的“魔洞”“仙洞”中穿越几个小时,回到现实的洞外时,仿佛经历了一场人生轮回,仙家转世,半晌都没搞明白自己是神耶,人耶。 借助卓越的想象和隐喻的翅膀而使那些钟乳石、石幔变得灵动,并常常呈现出神灵的神秘主义色彩,赋予洞中的所有景象以诗意、以神意,为参观者注入了硕大的空间能量,去领略那似真似幻的超自然魅力以及喀斯特地质的天然塑造与“艺术”活力。不要导游的引诱而自己观赏,或许更能激发你的天赋、激发你的智慧,为大自然的力量和美感所折服。美是经过岁月风雨后的永恒。 被命名为“神田”的碳酸石形成的乳白色梯田中,清澈的地下水涌出来,透明得像玻璃一样在上面滑行流淌,旁边则悬挂着“白雪”覆盖的伞帐、横卧的“黄狗”以及垂钓的“老翁”,形成一幅颇有乡村气息的冬日闲图。 当然还不止这些,喀斯特地貌的美丽和浪漫还有它洞外的景色,也是一片独特的经典之地。 尤其是秋天,金红的火把果、金黄的枫叶,在灰白色的崖石上点缀得如此醒目耀眼,如此恰到好处,就像一幅蓝莹莹的挂毯上镶嵌着星星点点的红黄宝石一样可爱动人。那些有点儿秃顶的山坡上,醒目地招摇着一株红枫,如一团火熖在绝壁上燃烧,简直是一种惊心动魄之美。你徐徐行走在绿树丛中,视线中突然又有几株金红色的秋槭出现,就像一位或几位红衣少女兀自向你招手微笑,她或她们在撩拨你,在勾引你,你能不心跳动容?而庙宇旁、山谷中、小溪畔,一蓬蓬一簇簇红彤彤的火把果,把那些溶洞的外貌装饰得又妖娆又热情,似乎在提醒人们,在沉迷洞中诗画美感之时,洞外的风光是这片神奇土地的整体美。当然,还不可忽视头顶的这片阳光以及阳光下的山村田野的另一种返朴归真的奇妙。 你从洞中的魔法世界出来,不妨抬头眺望四周的真实山水,在一座座不高的山丘隆起的地方,裸露着一些喀斯特显著的灰白色胎记,犹如一尊尊雕刻粗放的人脸、野兽,一动不动地享受着阳光的抚摸,身边的水牛则是游动的哨兵,生怕那些岩石受不了这般艳福会瘫软下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