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田旭东、周苏平、王美凤
页数:364页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4398134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平王东迁后的政治形势、霸主政治的兴衰、公室与私家势力的消长、盟誓制度、军事制度、世官制度及其变革等。
作者简介
李学勤,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教授。致力于汉以前的历史文化研究,注重将传世文献与考古学、出土文献研究成果相结合,在甲骨学、青铜器、战国文字、简帛学,以及与其相关的历史文化研究等众多领域,均有卓越建树。
田旭东,历史学博士。现为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历史学系教授,硕士和博士生导师。曾编著《逸周书汇校集注》《司马法浅说》《二十世纪中国古史研究主要思潮概论》《先秦齐国兵学成就渊源》等。
周苏平,长期执教于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曾任肇庆学院副校长、教授。学术兼职有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委员、肇庆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副会长。
王美凤,2001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获专门史博士学位,于1990年开始从事教学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关学、中国思想文化史、儒释道三教关系史,兼任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陕西省文史研究馆)特聘研究员。
本书特色
由知名历史学者李学勤及其团队编撰,清晰梳理了春秋时期的周以及各主要封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关系各方面的发展变化脉络,将春秋这一中国历史上动荡变化激烈时期的各个方面动态的展现给读者,将极精细的考证结果以通俗的文字写出,视野宏阔,精义纷呈,有较高的学术和文化普及价值。
丛书以详实的资料为基础,揉合作者多年研究心得,视野宏阔,精义纷呈,行文通俗晓畅,兼具知识性与普及性。
目录
一 “春秋”名称的由来和春秋史的起止年代
二 春秋时期历史文献
三 春秋时期考古发现及其整理
四 二十世纪春秋史研究述要
五 春秋时期的主要特征
第一章 平王东迁后的政治形势
一 周王室丧失控制权
二 春秋初年各诸侯国的内乱和纷争
第二章 霸主政治的兴衰
一 齐桓公首霸中原
二 宋襄公图霸
三 晋文公称霸
四 秦穆公独霸西戎
五 楚庄王问鼎中原
六 弭兵运动
七 吴越争霸
八 大国争霸的实质及其意义
第三章 公室与私家势力的消长
一 三桓专鲁
二 田氏代齐
三 三家分晋
第四章 盟誓制度
一 盟誓的历史源流
二 盟誓的礼仪
三 盟誓的社会功能
第五章 军事制度
一 军队组织
二 作战方式
三 军事制度的变革
第六章 世官制度及其变革
一 宗族体系与政权组织
二 宗族政治与贵族世官制度
三 宗族政治的瓦解与官僚制度的出现
第七章 国野制度与村社组织
一 春秋列国的拓疆活动
二 县的设置
三 村社组织的变化
第八章 农业发展与土地制度的变化
一 铁器的出现和推广
二 耕作技术的进步和兴修水利
三 井田制的演变
第九章 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
一 铁器与青铜铸造业
二 玉石器、漆器和纺织业
三 手工业官营、私营制度
四 商业和金属货币的发展
第十章 社会生活
一 衣食住行
二 婚姻礼俗
三 城市生活
第十一章 各族关系与“华夷之辨”
一 各族分布
二 华夷关系
三 华夷之辨
第十二章 区域文化特质
一 齐文化
二 鲁文化
三 楚文化
四 秦文化
五 晋文化
六 吴越文化
第十三章 春秋时期的士
一 士阶层的出现
二 士的职守
三 士的特点
四 士与“五霸”
第十四章 法律制度的变化
一 各派法律思想的出现
二 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的活动
三 公布成文法引起的争议
四 成文法公布的意义
第十五章 思想文化的过渡性质
一 官学与私学
二 “天人之辩”思潮的兴起
三 朴素辩证思维的发展
四 “气”的学说雏形和“物精”说的出现
五 礼治思潮
第十六章 孔子及其学说
一 孔子及其生平
二 孔子及其思想研究状况
三 孔子的思想内容
第十七章 老子及其学说
一 《老子》的成书时间及思想源流
二 《老子》思想学说
第十八章 科学与技术
一 天文历法的进步
二 数学方面的成就
三 物理学知识的产生
四 医学的发展和传统医学理论的确立
五 地理学的初创
六第一部总结手工业技术的专著一一《考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