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蒲志兰
页数:18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50861081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医养生学有几千年的历史,养生学的书籍从古到今汗牛充栋,但也难免鱼龙混杂,精华与糟粕共存。由当代中医学泰斗蒲辅周之女、著名中医蒲志兰编著的“四季中医养生”系列读物,力求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客观真实地把中医养生学的真谛、精华介绍给读者,使你能够一看就懂,懂了就能做,做了就有效,从而帮助大家学会养生,拥有健康的生活。
《春季中医养生》为此系列读物的春季卷,作者以严实、易懂的文字,从春季的特点及养生原则、春季的精神养生、春季饮食调摄、春季生活保健,以及春季的运动锻炼和春季易感疾病及对策等六个方面,给出了一份切实可行的健康养生指南。
作者简介
蒲志兰,出生于中医世家,著名中医学家蒲辅周之女。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在治疗中始终贯彻天人合的原则,并极力推崇中医预防为先“治未病”的学术观点,潜心研究中医养生学说,并将中医的养生学与临床防病治疗相结合,使中医养生学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应用。
相关资料
插图:
插图:
不可不知的几大中医名词(一)
本书的读者一定是一个喜欢中医、希望掌握一些中医知识的人,那么请你一定认真看看下面这些名词,可能有些枯燥,请耐心读完。如果你能够基本读懂,祝贺你已经入门了,达到“中医基础初级”水平!
一阴阳
前面多次提到要健康就要“阴阳平衡”的概念,要维持“阴阳平衡”,首先要理解“阴阳”是什么。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看,说得多么重要啊!就是说阴阳是自然界万物生长、变化、发展的根本法则、变化规律,相当重要,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基本工具,不可不知啊!
那阴阳到底是什么呢?这里就来解释一下。
1阴阳的产生
阴阳,它最初的含义是非常朴素的。古代的人们对天上的太阳十分崇拜,因为太阳升起,大自然就变得光明、温暖,有太阳的地方种子就会发芽,树木就会生长,河水就可以流动。随着人们总结出越来越多的类似现象,就给它们的共同属性起了一个名字——阳,与之相反的属性就被称为“阴”。所以,这世界上的事物不是阳就是阴。有一个脑筋急转弯问题:“世界上有几种人?”回答:“两种——男人和女人。”阴阳也可以这样形象地理解,问:“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可以分为几类?”回答:“两类——属阴的和属阳的。”
2阴阳各自的特点
一般说来,属阳的事物会具有以下特征——运动的、温热的、活跃的、刚强的、兴奋的、积极的、光亮的、无形的、机能的、向上的、向外的、轻的、增加的等等。
属阴的事物会具有以下特征——静止的、寒凉的、不活跃的、柔和的、抑制的、消极的、晦暗的、有形的、物质的、向下的、向内的、重的、减少的等等。
其实阴阳就是人们对万物的分类方法。当自然界的任何两件事物发生联系时,都可以把它们分为阴阳。例如,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男为阳,女为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
本书特色
掌握真正的中医养生方法,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目录
一 中医养生的理论基础——不朽的中医著作《黄帝内经》
二 中医养生的特点
三 中医养生的具体方法
四 中医养生的核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不可不知的几大中医名词(一)
一 阴阳
二 五行
三 藏象
第一章 春季的特点及养生原则
一 春季的划分
二 春季的特点及养生原则
第二章 春季的精神养生
一 何为精神养生
二 春季的情志特点——喜舒畅,恶抑制
三 情志致病
四 精神养生的调养大法——生
五 制怒的几个小绝招
第三章 春季饮食调摄
一 春季的饮食原则
1 温补阳气,助阳升发
2 清解郁热,补充津液
3 护肚养脾
二 春季的有益食物
1 果蔬类
2 水产类
3 肉类
4 稻米类
5 其他
三 春季饮食养生因人而异
1 助阳升发篇
2 清解生津篇
3 疏肝健脾篇
第四章 春季生活保健
一 睡眠篇
1 夜卧早起身体好
2 现代人的睡眠怎么样?
3 应该这样睡眠
4 春困的原因
5 怎样消除春困?
6 春天怎么睡好觉?
二 穿衣篇
1 “春捂”的道理
2 春季着装要领
三 家居篇
1 开窗透气杀细菌
2 家养花草有说道
四 洗漱篇
1 学会洗脸
2 选择适合自己的化妆品
3 小梳子,大道理
4 沐浴与足浴 跟春季干燥的皮肤说byebye!
五 自我保健按摩篇
1 沐浴按摩
2 全身保健按摩
3 足疗
六 出游篇
七 春季房中应有道
第五篇 春季的运动锻炼
一 春季运动养生的原则
1 动静结合,形神共养
2 贵在坚持
3 过犹不及
4 循序渐进
5 因时制宜
6 因人而异
二 传统运动——气功
1 源流
2 分类
3 基本方法——调身、调息、调心
4 练功注意事项
三 实用健身功法
1 八段锦
2 六字诀
第六章 春季易感疾病及对策
一 春季常见的外来致病因素
1 风邪
2 疠气
二 春季内在的致病因素——饮食和情志
1 饮食致病
2 情志致病
三 春季常见传染病与疾病
1 疠气致病——传染病
2 春季过敏性皮肤病
3 春季易复发的疾病(胃病、精神病)
4 心脑血管疾病之脑溢血(中风)
后记
节选
《春季中医养生》为此系列读物的春季卷,作者以严实、易懂的文字,从春季的特点及养生原则、春季的精神养生、春季饮食调摄、春季生活保健,以及春季的运动锻炼和春季易感疾病及对策等六个方面,给出了一份切实可行的健康养生指南。中医养生学有几千年的历史,养生学的书籍从古到今汗牛充栋,但也难免鱼龙混杂,精华与糟粕共存。由当代中医学泰斗蒲辅周之女、著名中医蒲志兰编著的“四季中医养生”系列读物,力求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客观真实地把中医养生学的真谛、精华介绍给读者,使你能够一看就懂,懂了就能做,做了就有效,从而帮助大家学会养生,拥有健康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