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金银器收藏知识30讲-我爱收藏

封面

作者:邵磊

页数:155

出版社:荣宝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50031058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黄金和白银,是金属中“天生丽质”的贵族。黄金,拥有天然艳丽的色彩.炫目耀眼的光泽,以及锦缎一般清秀的纹理,其高雅华美,常使人有不敢逼视之感。白银,则以其洁白清亮的色泽,素来象征着纯洁无瑕的高尚情操,为人们所歌称道。中国古代金银工艺史是一部绚丽多彩,华光四射的发展史,每一时代无不以其独特的面貌卓然标举,各领风骚。

目录

1.与世界范围内其他地区金银器相比,中国古代金银器具有哪些特点?其价值应如何评价?

2.商周时期,中原王朝与北方部族对黄金制品的使用存在着不同价值观,这种差异是如何造成的?

3.作为商代黄金制品南方系统的三星堆金器的发现,有着怎样的文化意蕴?

4.带钩在重视衣冠礼仪的古代社会具有重要功用,金、银是如何在带钩上展现其天然美丽的色彩的?

5.金银容器的萌现堪称东南地区对中国责金属工艺的重大贡献,这一贡献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6.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高原的金银器受到了来自斯基泰文化的巨大影响?

7.金银最初介入流通领域的形态是怎样的?在使用上有什么特点?

8.两汉黄金货币的规范化有何特点?汉魏以来的黄金货币有哪些用途?

9.为什么说益寿封禅是汉代金银器具异军突起的动因?

10.最能代表汉魏金银器工艺杰出成就的技术有哪些?

11.魏晋南北朝时期,金银器的使用在秉承东汉余绪的基础上出现了哪些新气象?

12.鲜卑金银器的造型。装饰有何特点?对汉地金银制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3.魏晋南北朝时期,萨珊系统的西方金银器大量涌人中国,这些舶来品有何特点?

14.唐代金银器展现出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达到了中国金银器制作的顶峰。唐代金银器何以蔚为大兴?

15.金银器制造业性质的变迁对唐代金银器产生了哪些影响?

16.唐代中后期金银器的区域性风格是如何形成的?怎样区别?

17.唐代典雅的饮茶时尚与豪饮之风是如何反映在金银器上的呢?

18.唐代金银器是如何与炼丹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19.唐代以贵金属装扮的法身法器在规模、种类乃至用法上都有了怎样的变化?

20.唐代金银器曾经受到哪些地区金银工艺的深刻影响?

21.宋代金银器商品化的前提是什么?是如何表现的?

22.宋代金银器在造型与工艺上有何特点?为什么说宋代金银器的民族风格最为完美?

23.宋代佛教用具出现了哪些新式风貌?

24.宋代至明代金银器常见的鸡心形饰件,文献称之为霞帔坠子,它究竟有什么用途?

25.辽代金银器的种类、形制有何特点?

26.西夏、金、大理金银器有何特点?

27.元代金银器制造业在商品经济和手工业发展基础上,涌现了一批名匠,其代表作有哪些?

28.明代金银器的突出成就是什么?表现在以冠帽为主的装饰品上有何特点?

29.清代融会中国金银器制作工艺之大成,其具体表现如何?

30.如何鉴别金银器的真伪?

节选

1.与世界范围内其他地区金银器相比,中国古代金银器具有哪些特点?其价值应如何评价?

黄金和白银,是金属中“天生丽质”的贵族。黄金,拥有天然艳丽的色彩≮炫目耀眼的光泽,以及锦缎一般清秀的纹理,其高雅华美,常使人有不敢逼视之感。白银,则以其洁白清亮的色泽,素来象征着纯洁无瑕的高尚情操,为人们所讴歌称道。正因为如此,活动地域包含今西亚、埃及和希腊半岛的古地中海人近乎偏执地将黄金视为至高无上的太阳神的化身,而分布于今墨西哥、秘鲁、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的古美洲人则认为白银象征着脱俗冷艳的月亮之神。

黄金、白银是古代最贵重的金属,而用金银加工制成的器玩,更是最华美珍贵的质料与最精致繁复的技艺的结晶,富丽堂皇,光灿辉耀,具有财富和艺术的双重价值。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金银制品出现于古地中海区域,在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高拉遗址欧贝德末期(约公元前4000年)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金片制成的环、花饰和新月形饰物。在公元前2900年一公元前2370年前的萨尔贡时代的麦斯卡拉木都墓中出土的用娴熟的细线刻镂的假发金盔,则突出反映了苏美尔人精湛的贵金属工艺。公元前l352年埃及新王国时代的图坦卡蒙王陵——黄金之墓的随葬品,标志着古地中海金银工艺发展的最高峰。

古代美洲亦是传说中的黄金之国,在秘鲁境内的一些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早期工场遗址内,就已经发现了锤打过的碎金片和精致的锻接金制品。而继起的玛雅文化、印加文化更是创造了相互关联而又各具风格的金杯、金刀、金面具、金手套、人像等黄金制品,其种类与成就堪与地中海区域相媲美。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金银器收藏知识30讲-我爱收藏》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5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