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金融工具视角的土地财政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封面

作者:周彬

页数:263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2035638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认为土地财政的本质是金融而不是财政,是负债而不是资产。研究发现,土地财政依存度的增加降低了区域内的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存度增加会提高企业的过度负债概率;土地财政具有提前去工业化的效果;土地财政对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总体呈现抑制效应;企业因房地产投机动机而配置的金融资产对实体经济的挤出也很持久。后土地财政时代,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很重要的是完善经济激励体系。未来应把土地财政更多地和民生发展、地方公共服务支出挂钩联系在一起。制造业充分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绩,应防止出现盲目去工业化。减少地方金融分割,统一金融市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扬有抑,另一方面需要斩断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交互放大的渠道,回归住房的“房子是用来住的”商品属性。

作者简介

  周彬,1980年生,安徽利辛人,经济学博士,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民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曾在《财贸经济》《财经研究》《经济学家》等CSSCI核心期刊发表20多篇论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新华文摘》转载。在《联合早报》《经济观察报》《农民日报》以及央视网等媒体发表10多篇财经评论。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多项。曾获得2016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

本书特色

林毅夫教授曾经在不同的场合说过世界经济的中心经历从英国转到美国的过程,经济学研究的中心也随之而变,按此逻辑将来中国经济超过美国是大概率事件,所以中国是经济学研究的中心也指日可待。这倒也符合实践论,但是也不能太乐观,因为学者的表现很难预测,国外看印度或者阿根廷的经济学研究都比本国经济要好,国内则存在不少解释中国模式的迎合之作——这些断然不是真正的研究。正如没有西方物理学和东方物理学一样,如果认为市场经济运行有规律,那就尊重规律就好。
当然规律的表现可能不一样,也必须承认中国也有自己的特殊的地方,比如土地财政。土地财政提高了地方政府收人,有利于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扩大招商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同时指责土地财政推高房价、腐蚀实体经济、带来腐败的观点也屡见不鲜。经济新常态下实现高质量发展亟需研究土地财政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分析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背后的财政机制和激励体系,以便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
本书认为土地财政的本质是金融而不是财政,是负债而不是资产。研究发现,土地财政依存度的增加降低了区域内的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这正是土地财政虽然人人喊打但生命力十分顽强的原因之一;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存度增加会提高企业的过度负债概率,可能带来一定的金融风险;土地财政具有提前去工业化的效果,损害了长期的经济增长;土地财政对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总体呈现抑制效应,但在有些机制上反而促进创新;企业持有房地产性投资资产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很大,企业因房地产投机动机而配置的金融资产对实体经济的挤出也□持久。
可见,不能简单化看待土地财政,应扬长避短。根据我们的研究应重新看待土地财政的金融作用,土地财政在现行的财政体制和土地制度下,对于经济发展影响不仅通过直接的土地资源配置这一渠道,也通过土地市场化引起的区域金融市场变化这一间接渠道起作用。引申开来,土地财政包括房地产价格是对一个城市的未来进行的下注,满意这个地方的现在、看好这个地方的未来,这样房地产价格才会有持续上涨的基础。
后土地财政时代,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的是完善经济激励体系。适当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完善国家财政治理体系。土地财政是分税制改革留下的一个尾巴,未来应把土地财政更多地和民生发展、地方公共服务支出挂钩联系在一起。鉴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存行为可能会引发金融风险,以及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倾向政策虽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地方企业的融资能力,但同时亦挤出了实体经济盈利能力以及创新驱动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产品的涌现机会。因此,完善地方政府在土地市场上的垂直监督,地方政府要合理调整土地出让策略,建立公开透明的土地收支制度,适当后缩政府干预之手。应推进包含土地市场在内的要素市场的市场化改革,减少土地市场上的要素价格扭曲行为,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为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在谨慎的前提下增加市场配置土地的空间和力度。财政体制方面增加中央支出责任的同时赋予地方更多的自主性,完善地方税体系。同时改良地方政府官员的激励和考核办法,探讨替代土地财政这种隐含政绩标准的指标例如人口流人数量、就业指标等作为新的地方官员考核指标。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
第二节 相关研究梳理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土地财政具有重要的金融工具性质
第一节 房地产市场的金融性
第二节 财政和金融的关系
第三节 土地财政的本质是金融
第四节 房地产泡沫

第三章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更要重视发展实体经济
第一节 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重要性
第二节 实体经济发展的困境
第三节 金融和房地产过度发展
第四节 实体经济发展的国际借鉴

第四章 土地财政、内生货币和企业融资成本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说
第四节 模型设定和基准回归
第五节 内生性讨论和稳健『生检验
第六节 机制检验
第七节 结论和政策含义

第五章 土地财政、企业杠杆率与债务风险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特征事实与研究假说
第四节 实证研究设计
第五节 回归结果和进一步分析
第六节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第六章 土地财政、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第一节 引言和文献综述
第二节 特征事实和理论分析
第三节 模型设定、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第四节 回归结果和进一步分析
第五节 结论和政策含义

第七章 土地财政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第一节 引言和文献综述
第二节 特征事实和理论分析
第三节 数据、模型和回归结果
第四节 稳健陛检验
第五节 机制分析
第六节 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八章 持有金融资产抑制了实体经济发展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特征事实和理论假设
第三节 计量模型与实证分析
第四节 进一步分析
第五节 机制分析
第六节 结论和政策含义

第九章 重塑“后土地财政”时代的激励体系
第一节 财政体制改革
第二节 土地制度改革
第三节 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金融工具视角的土地财政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59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