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日知录集释

封面

作者:(清)顾炎武撰(清)黄汝成集释栾保群

页数:3册(1791页)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10114426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次出版,全面吸纳了《刊误》《续刊误》《校正》《续补正》《小笺》《校记》,及张京华《日知录校释》、陈垣《日知录校注》的整理和考辨成果,后出转精,兼顾了通俗性(详尽注释)和学术性(校记、订正误字、恢复原貌、附录所收史料),雅俗共赏。
具体来说,较此前《日知录》的各个整理本做出了如下改进:
1.进行了更精良的版式设计,既遵古本又完善有序,不同层级之间区分清晰朗目。
2.更全面地恢复了顾氏原书的原貌,将刊刻者为避文字狱而删改的违碍字句逐一恢复和指明;广泛采厕传世资料,订正原文误字。
3.增加大量注释,包括的人名、书篇名和卷数的细化,题解,完整文献的征引,对事典、故实、史事等的详尽说明。为读者提供便利,扫清阅读障碍。
4.吸收了目前评价较好的几个《日知录》整理本的研究成果,后出转精。(有陈垣《日知录校注》、张京华《日知录校释》,以脚注形式体现。)
5.新增附录,收入全祖望、《清史稿》、黄汝成、章炳麟对顾氏及本书的评价,是重要史料。进一步完善版式和体例,兼顾顾氏原意的完整性和采辑后人注解的全面性。

作者简介

顾炎武(1613—1682),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明亡后决意不仕,力倡经世致用之学,奠定了整个清代的学风基础,开朴学一脉先河。
黄汝成(1799-1837)字庸玉,号潜夫,江苏嘉定(今上海)人,廪贡生。对顾炎武《日知录》一书深有钻研,综顾氏同时暨后贤著撰,广为搜择,融贯条系,成《集释》32卷,《刊误》4卷。
栾保群,原河北人民出版社编审,知名学者,著有《中国神怪大辞典》《山海经详注》《扪虱谈鬼录》《中国古代的谣言与谶语》等著作,点校整理有《困学纪闻》《陔余丛考》《陶庵梦忆》《古今谭概》《智囊全集》等古籍。

本书特色

《日知录》是顾炎武最重要的代表作品。顾氏把写这部书比作“采铜于山”,历时三十余年始成。顾炎武本人对此书极为看重,自言“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上篇经术,中篇治道,下篇博闻,共三十二卷,凡经义、吏治、财赋、史地、艺文等,皆探其原委,考正得失,论据精详,文理通达,是一部名山绝业之作。道光年间,黄汝成以遂初堂三十二卷本为底本,参以阎、沈、钱、杨四家校本,并收录道光前九十余家学者对《日知录》的研究成果,成《日知录集释》一书,是关于《日知录》的一部集大成的著作。
此次整理以西溪草庐道光十八年剜改本《日知录集释》为底本,参校以陈垣《日知录校注》和张京华《日知录校释》等,不仅在校勘、标点上做到后出转精,而且酌加一些注释,在大量勾勒引文出处之外着重于对事典的提示,形成一个更便于学者研读的新版本。该书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巨大,确如潘耒在《日知录序》中的评价:“先生非一世之人,此书非一世之书。”

目录

上册
黄汝成叙
潘耒原序
先生初刻《日知录》自序
日知录集释卷一
三易
重卦不始文王
朱子周易本义
卦爻外无别象
卦变
互体
六爻言位
九二君德
师出以律
既雨既处
武人为于大君
自邑告命
成有渝无咎
童观
不远复
不耕获不茁畲
天在山中
罔孚裕无咎
有孚于小人
损其疾使遄有喜
上九弗损益之
利用为依迁国

包无鱼
以杞包瓜
巳日
改命吉

艮其限
鸿渐于陆
君子以永终知敝
……
中册
下册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日知录集释》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158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