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
页数:154
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11416113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目前,我国公路交通发展到“网络化运行”和“在线式服务”的新阶段,本书着重对部省两级公路网运行监测与管理工作进行阐述与指导。本书共由7 章组成,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公路网运行监测与管理的基本概念、总体框架以及指标体系、业务体系、技术体系等内容,并对“智慧路网”的建设进行了展望。附录收录了全国公路网运行监测与管理政策制度,以及公路网运行监测对象、灾害预警、突发事件等内容。本书可供从事公路网运行监测与管理的工作人员、相关科研工作者及社会公众阅读参考,并可作为公路网运行监测与管理业务的辅导用书使用。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001
第一节 现状与态势………………………………………………………………………… 002
第二节 问题与需求………………………………………………………………………… 005
第三节 目标与方向………………………………………………………………………… 007
第二章 公路网运行监测与管理基本概念…………………………………………………… 009
第一节 基本理论框架……………………………………………………………………… 010
第二节 核心定义…………………………………………………………………………… 011
第三节 内涵与外延………………………………………………………………………… 011
第四节 目标与对象………………………………………………………………………… 013
第五节 层级与内容………………………………………………………………………… 013
第六节 业务与边界………………………………………………………………………… 016
第七节 职责与定位………………………………………………………………………… 018
第八节 制度与机制框架…………………………………………………………………… 020
第三章 公路网运行监测与管理总体框架…………………………………………………… 023
第一节 总体框架设计……………………………………………………………………… 024
第二节 业务与功能框架…………………………………………………………………… 025
第三节 逻辑与关系框架…………………………………………………………………… 026
第四节 系统与技术框架…………………………………………………………………… 027
第五节 数据架构体系设计………………………………………………………………… 028
第四章 公路网运行状态评价指标体系……………………………………………………… 031
第一节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032
第二节 指标体系层级架构………………………………………………………………… 033
第三节 路段级评价单项指数测算………………………………………………………… 034
第四节 路网级综合评价指数的测算……………………………………………………… 041
第五节 路网综合评价指数的等级划分…………………………………………………… 044
第六节 2018 年全国公路网运行状态综合评价(示例) ………………………………… 044
第五章 公路网运行监测与管理业务体系…………………………………………………… 051
第一节 公路技术状况监测(检测)与评定……………………………………………… 052
第二节 公路网运行监测与预警…………………………………………………………… 055
第三节 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与协调…………………………………………………… 063
第四节 公路交通出行服务………………………………………………………………… 072
第六章 公路网运行监测与管理技术体系…………………………………………………… 077
第一节 公路网运行状态多维感知技术…………………………………………………… 078
第二节 公路网交通流状态研判与预测技术……………………………………………… 085
第三节 公路网联动与协同运行控制技术………………………………………………… 092
第四节 公路网运行云控平台构建技术…………………………………………………… 098
第五节 车路协同与自动驾驶辅助技术…………………………………………………… 104
第六节 公路网运行监测与管理平台建设(示例) ……………………………………… 107
第七章 面向交通强国的“智慧路网”发展展望…………………………………………… 113
第一节 “智慧路网”的发展愿景………………………………………………………… 114
第二节 “智慧路网”的发展战略………………………………………………………… 115
第三节 “智慧路网”的实施路径………………………………………………………… 116
第四节 “智慧路网”的五大任务………………………………………………………… 116
附件……………………………………………………………………………………………… 119
参考文献………………………………………………………………………………………… 127
第一节 现状与态势………………………………………………………………………… 002
第二节 问题与需求………………………………………………………………………… 005
第三节 目标与方向………………………………………………………………………… 007
第二章 公路网运行监测与管理基本概念…………………………………………………… 009
第一节 基本理论框架……………………………………………………………………… 010
第二节 核心定义…………………………………………………………………………… 011
第三节 内涵与外延………………………………………………………………………… 011
第四节 目标与对象………………………………………………………………………… 013
第五节 层级与内容………………………………………………………………………… 013
第六节 业务与边界………………………………………………………………………… 016
第七节 职责与定位………………………………………………………………………… 018
第八节 制度与机制框架…………………………………………………………………… 020
第三章 公路网运行监测与管理总体框架…………………………………………………… 023
第一节 总体框架设计……………………………………………………………………… 024
第二节 业务与功能框架…………………………………………………………………… 025
第三节 逻辑与关系框架…………………………………………………………………… 026
第四节 系统与技术框架…………………………………………………………………… 027
第五节 数据架构体系设计………………………………………………………………… 028
第四章 公路网运行状态评价指标体系……………………………………………………… 031
第一节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032
第二节 指标体系层级架构………………………………………………………………… 033
第三节 路段级评价单项指数测算………………………………………………………… 034
第四节 路网级综合评价指数的测算……………………………………………………… 041
第五节 路网综合评价指数的等级划分…………………………………………………… 044
第六节 2018 年全国公路网运行状态综合评价(示例) ………………………………… 044
第五章 公路网运行监测与管理业务体系…………………………………………………… 051
第一节 公路技术状况监测(检测)与评定……………………………………………… 052
第二节 公路网运行监测与预警…………………………………………………………… 055
第三节 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与协调…………………………………………………… 063
第四节 公路交通出行服务………………………………………………………………… 072
第六章 公路网运行监测与管理技术体系…………………………………………………… 077
第一节 公路网运行状态多维感知技术…………………………………………………… 078
第二节 公路网交通流状态研判与预测技术……………………………………………… 085
第三节 公路网联动与协同运行控制技术………………………………………………… 092
第四节 公路网运行云控平台构建技术…………………………………………………… 098
第五节 车路协同与自动驾驶辅助技术…………………………………………………… 104
第六节 公路网运行监测与管理平台建设(示例) ……………………………………… 107
第七章 面向交通强国的“智慧路网”发展展望…………………………………………… 113
第一节 “智慧路网”的发展愿景………………………………………………………… 114
第二节 “智慧路网”的发展战略………………………………………………………… 115
第三节 “智慧路网”的实施路径………………………………………………………… 116
第四节 “智慧路网”的五大任务………………………………………………………… 116
附件……………………………………………………………………………………………… 119
参考文献………………………………………………………………………………………… 127















